会计准则问答:如何判断某一事项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
录入时间:2001-05-18
【中华财税网北京05/18/2001信息】 (4)同一性质的事项,可能是调整事项,
也可能是非调整事项,这不仅仅取决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而且还取决于
有关状况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和资产负债表日前)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
例如,准则中"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的范围没有数量的界限,同样50万元的
投资对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的公司可称为巨额投资,而对注册资本为1亿元的公司
就不能称为巨额投资。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来决定是否属于巨
额投资。
如果确认发生变化的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就已存在,则应调整会计报表;如果确
认发生变化的事项直到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就不应将资产负债表日的信息并到会
计报表中去,只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反映即可。例如,企业上年度报表中大额应收帐
款的主要客户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破产,是否一定要调整会计报表中的应收帐
款与坏帐准备呢?这要根据其顾客破产的原因而定。如果能够确定该顾客破产是由于
日益恶化的财务状况引起的,这一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就已存在,只是该企业不知道
而已,那么企业就应在上年年末报表上调整该损失。如果企业确定该顾客在上年年末
前财务状况良好,而破产是因为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意外事件(如水灾)引起的,那么企
业只需在年末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即可。第一类期后事项要求调整报表,是因为
它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前,代表了一种延续多时的情况。第二类期后事项一般不调
整会计报表,但如果该期后事项对企业十分重要(如影响资本结构),为了充分披露其
影响,可以编制补充的会计报表(一般只编资产负债表),以说明假如该期后事项发生
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将会造成什么结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