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辅导:比率预测法在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中的应用
录入时间:2001-02-01
【中华财税网北京02/01/2001信息】 比率预测法是根据销售额与资产负债表中
各有关项目的比例关系,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原理,通过预
计资产负债表来预测企业预测期的外部筹资的增加额的一种方法。
在应用比率预测法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以下解题顺序:
1、将资产负债表项目划分为敏感项目与非敏感项目两大类。凡是资产负债表项
目的金额变动与销售增减有直接关系(即表现为一定的比例关系)的项目,称为敏感项
目;反之,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变动与销售增减没有直接关系的项目称为非敏感项
目。因此,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称为敏感资产(敏感项目的构成分类),
而应付费用、应付账款等称为敏感负债,其它资产负债表项目(固定资产净值项目比
较特殊,下面再谈)都属于非敏感项目。
2、确定固定资产净值是否应划为敏感资产。这种确定与现有固定资产的利用情
况有关:如果固定资产已经满负荷运转(即百分之百地利用),产销量的增加必然导致
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增加,此时固定资产净值应列为敏感资产;如果固定资产并未
满负荷运转,而且产销量的增长未超过固定资产生产能力的限度,则产量增加就不需
要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此时固定资产净值不应列为敏感项目;如果固定资产未满负
荷运转,但产销量的增长己超过固定资产生产能力的限度,则产量增长超过增加固定
资产生产能力的限度的部分就要相应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此时固定资产净值就应列
为敏感项目。
3、确定敏感项目与销售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将基期各敏感项目的金额分别除
以基期销售额,计算敏感项目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4、确定留存收益的增加对企业外部筹资的影响。留存收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项
目,它虽然也随产销量的增长而增长,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我们既不
能把它列为敏感项目出不能列为非敏感项目。实际上,我们应根据基年税后净利润占
基年销售额的比例,乘以计划销售额确定计划年度税后净利润的数额。如果计划年度
不对投资者分配利润,则税后净利润就是留存收益的增加额;如果计划年度对投资者
分配利润,则税后净利润应乘以(1-分配率)才是留存收益的增加额。应注意的是,
如果以现金形式进行分配,则按确定的分配率计算即可;但如果以非现金形式(如股
票股利等形式)进行分配,则分配率应进行如下调整:分配率×(1-非现金分配比例)。
5、如果存在固定资产折旧问题,那么当年折旧计提数与当年折旧使用数的差额,
应调增或调减外部筹资额。年度内零星现金支出的需求,也增加外部筹资额。
于是,我们可以教材第75页的公式为基础,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后,确定外部筹资
额。
某公司1998年销售收入为800万元,获税后净利536000元,发放股利375200元。
该公司1998年设备利用率为80%,根据经验,设备充分利用后,销售每增加10万元,
设备投资也将随之增加5000元。该公司199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资产 金额 权益 金额
现金 25000 应付账款 89000
应收账款 123000 应交税金 27000
存货 245000 长期负债 240000
设备原价 400000 普通股本 300000
累计折旧 80000 优先股本 100000
设备净值 320000 留存收益 137000
长期投资 150000
无形资产 30000
资产总额 893000 权益总额 893000
若该公司1999年销售总额增至1080万元,但销售净利润率和股利发放率不变(其
中现金股利为70%,股票股利为30%),该公司综合折旧率为10%,当年折旧计提数
中60%用于设备改造。假设零星现金支出需要量为18000元。
要求:确认1999年外部筹资额。
解:
外部筹资额=(敏感资产占销售百分比-敏感负债占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额
-基期销售额)+设备增加而增长的资金需求-(折旧计提数
-折旧使用数)-留存收益增加+零星现金支出
=[(2.5+12.3+24.5)/800-(8.9+2.7)/800]
×(1080-800)+(80÷10×0.5)-(40+80÷10×0.5)×10%
×(1-60%)-(53.6÷800)×1080×[1-(37.52÷53.6)
(1-30%)]+1.8
=9.695+4-1.76-36.9036+1.8
=-23.1686万元
即该公司内部筹资不仅已完全满足公司的需要,而且还有剩余,可以归还以前年
度的借款或进行短期证券投资。 (g20010118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