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查处技巧:新税制下避税引起的后果

录入时间:2001-11-28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8/2001信息】 避税与逃税,尽管在法律性质和表现形式 上有所不同,但就其造成的危害而言,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1.避税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减少政府税收收入。无论是避税还是逃税,都能使 纳税人最终的税收负担减轻,并同时引起国家税收收入的相应减少。为了弥补避税、 逃税所引起的收入流失,确保财政支出的需要,新的增税措施便会频频出台,或者是 提高原有税种的税率,或者是开辟新的税源,或者是既提高原有税种的税率又开征新 的税种。这样,一国的税收制度日趋复杂化,不便于纳税人和税务人员对税收制度的 理解,增加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使税收成本不断提高,造成额外的收入损 失。国家在提高税率和增加税种的同时,还会将避税和逃税推向更深层次的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一国税收制度越复杂,细则规定越详细具体,税收漏洞产生的可能性就越 大,纳税人从事避税活动就越方便;一国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越大,纳税人进行逃税 活动就越容易;一国的税种越多、税率越高、税负越重,就越会刺激纳税人产生避税 逃税的动机。此外,当一部分纳税人找到某种避税策略进行避税,而税务部门又很难 对纳税人进行有效阻止,法庭又不能根据法律裁定其为“非法”时,避税方法就会很 快在社会上流行和普及,人人竞相效仿,使更多的人用更多的精力去从事避税活动。 这时,不仅政府要付出税收收入减少的代价,还会使纳税人付出思想作风败坏的代价。 如果逃税避税带有国际性质,那么,这不仅损害资本输出国的税收利益,也妨害 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的发展中国家预期取得的经济效益。目前,跨国纳税人利用发展中 国家税务人员缺乏国际税收经验和涉外税收征管制度不完善的弱点,在享受税收优惠 的同时进行逃税和避税的做法,已经日益引起有关国际组织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 2.避税形成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失平。纳税人之间税负失平,违背了税负公平 原则,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避税与逃税行为的发生, 可使一部分纳税人通过精心筹划而少掏钱,将收入和财富重新分配给那些成功地进行 了逃税和避税的纳税人;而另一部分纳税人实实在在地向国家缴纳每一分税款,相对 来说,税负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税负的轻重是影响竞争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 进行国际避税逃税的纳税人,由于其实际税负可能远低于一般正常税负标准,因而获 得某种不正当的竞争优势,这样,那些诚实守法的纳税人便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3.避税还会造成经济福利的损失。避税和逃税,都要耗费纳税人的时间。纳税 人花费一定的时间对自己的事务进行调整,虽有利于避税逃税,但并不一定符合商业 上或经济上的要求。所有这方面的努力和重新安排将造成减少经济福利。例如,它会 冲淡纳税人精心制定生产经营决策、加强经济核算、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活动效益的 念头。又如,它有时会以牺牲纳税人的某种偏好为代价。在我国税收实践中,一些单 位曾经以福利的名义发放实物奖金,以逃避奖金税。但是,职工对实物不一定感兴趣, 这就使他们牺牲了对货币的偏好,造成了经济福利的损失。 4.避税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减轻了纳税负担,纳税人获得了更多的可支配收 入。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财产或收入,而纳税则将纳 税人的收入单方面转移给政府,而且是无偿的所有权转移。避税则可以使纳税人可支 配收入增加,同时使国家蒙受税收收入减少的损失。 5.避税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避税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来增加纳税人可支配 收入,容易歪曲政府税收政策的分配意图。同时,由于避税行为所产生的增加收入要 扣除纳税人避税成本,加上财政收入反避税成本,真正的收入增加要比想象的少,而 损失则要多,从而导致更为复杂的再分配,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在国际避税情况下,纳税人时常利用转移定价和其他手段跨国转移利润所得,从 而往往造成国际资金流通秩序的混乱,使有关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在这种 情况下,有关国家就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外汇管制措施,限制本国资本外流,这样就会 影响正常的国际资金流转。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避税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采取避税的办法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在知法、守法甚至用法方面比逃税偷税无疑进 了一大步。这对于促进税收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纳税人避税的机会越多, 说明税法已被发现的漏洞越多,完善税制的迫切性越强。经过不断地堵塞漏洞,税收 制度也会日益完善。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