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10-11
从伏羲庙到麦积山石窟,从甘谷大象山到武山水帘洞,天水这座城市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在刚刚结束的“十一”“中秋”双节旅游旺季,天水市各个景区迎来了客流量高峰,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为地方旅游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为助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确保景区旅游经济主体充分享受税惠政策红利,天水市税务局主动作为、上门辅导、靶向发力,梳理优惠政策清单,积极开展税费政策宣传,推动景区旅游经济行稳致远。
税惠润企 奏响文旅“新乐章”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近年来,随着麦积区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全国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麦积山景区2023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25.8万人次,2024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64.4万人次,2025年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约139.8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和拓展税收职能,聚焦文旅市场发展诉求,跟进优化税费服务,助力打造旅游度假胜地,天水市麦积区税务局主动深入景区企业,及时为景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积极响应景区涉税诉求,帮助规避涉税风险。截至目前,天水市麦积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享受政策优惠46万元,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享受政策优惠37万元。
服务加码 铸牢发展“防护网”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景区以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公祭大典、非遗展演、文创开发、文化交流等多元形式,努力将伏羲文化打造为世界级文化品牌。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体验“文旅+非遗活化”“文旅+品牌IP打造”“文旅+生态康养”等多元化旅游模式。
面对新业态层出不穷、混合经营、促销活动频繁的复杂情况,天水市秦州区税务局为伏羲庙景区量身定制了涵盖房土优惠、联营分账、发票管理的涉税指引,并且由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辅导,引导企业实现不同业务的开票品目区分、成本分摊规范,及时防范了易错风险点。“有了这份指引,日常财税管理更规范,我们能更专注于提升消费体验。”伏羲庙景区财务负责人李宁民说道。
厚植沃土 共绘文旅“风景线”
甘谷县大像山景区位于天水市甘谷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迹之一,是很多游客来甘谷的首选打卡地。景区以一尊高达23.3米的唐代大佛为核心,古佛依山凿刻,气势恢宏,与周围的石窟建筑群、古朴栈道共同构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大像山景区游客量持续增长。2023年农历“四月八”朝山盛会期间,景区单日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今年“十一”“中秋”双节假期,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4%,显示出其持续的吸引力。
为支持景区长远发展,甘谷县税务局依托“大像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进活动现场,开展集税费宣传、政策解答、意见征集为一体的宣传辅导。2021年至2024年期间,大像山景区服务中心及其关联企业已累计享受税收优惠上百万元。仅大像山景区服务中心,今年就享受到了40万余元的税收优惠,这些资金被用于景区基础设施改善、文物修复和保护、扩大旅游宣传等方面,有效保护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下一步,天水市税务局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精细服务、智慧赋能等一系列举措,为景区旅游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用税费红利与真情服务助力天水市景区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作者:天水市税务局 刘琪明
上一篇:黑龙江税务:强化纳税信用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