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法规 > 正文

审计署、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资金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

审农发[2004]60号颁布时间:2004-10-13

     2004年10月13日 审农发[2004]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局)、农业银行分行:   2002年7月,《审计署、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中国农 村扶贫开发纲要〉做好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的意见》(审农发[2002]88号) (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以来,各级审计机关按照《意见》的要求,认真开展了新 时期的扶贫资金审计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这项工作取得了新进 展。同时也应看到,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目前开展还不平衡,有的地方、单位对新形势 下做好扶贫资金审计、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没有或没有很好落实定 期审计制度;有的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不够,等等。为进一步做好扶贫资金审计、 监督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新阶段扶贫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时间更紧迫。到 20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 扶贫资金审计、监督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更好 贯彻落实,不断加强和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 各有关部门应将扶贫资金审计、监督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 视,加强协调配合,以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审计、监督工作的积极作用。   二、坚持全面审计,加大审计力度   各级审计机关应认真落实《意见》中所提出的扶贫资金分层次和定期审计的要求, 实现扶贫资金审计经常化、制度化。应有计划地对扶贫资金管理部门和使用扶贫资金 的单位特别是重点单位进行全面审计。对扶贫建设项目,特别是项目规模较大、资金 较多的重点项目进行抽审,扩大延伸审计面。   为了加大审计力度,审计机关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采用和推广“上审下”、 “交叉互审”等审计组织方式,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上级审计机关既应按要求认真 组织开展和直接进行扶贫资金审计,又要通过加强调查研究等多种途径,积极指导下 级审计机关开展扶贫资金审计。   审计机关应与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及时反映、通报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的重要情 况和查出的重要问题,认真听取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各 级扶贫办、发改委、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 使用的监督检查,并支持和配合扶贫资金审计工作开展,及时提供扶贫开发工作有关 信息、资料,在确定财政扶贫项目计划、拨付资金时和落实信贷扶贫计划后,将有关 文件、资料抄送同级审计机关。   三、推进审计工作发展,提高审计效果   为了不断深化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提高质量和效果,各级审计机关在对扶贫资金 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同时,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效益审计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 (项目)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应逐步建立效益评价 标准和体系,力求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深刻揭示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 效益的因素,为扶贫工作决策和扶贫规章制度建设服务;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大力 推进计算机审计在扶贫资金审计中的应用,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计算机审计指 审计机关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财务会计核算系 统和与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各级扶贫办、发改委、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应积极与审计机关建立扶贫资金和扶 贫项目库等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既为审计机关开展扶贫资金审计创造条件,又为有关 部门更好利用审计成果提供便利。   四、搞好整改,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   各级审计机关应跟踪检查扶贫资金审计决定的落实和了解工作整改等情况。各级 扶贫办、发改委、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对审计查出的违法违规等问题,要严肃处理, 会同有关部门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同时应认真进行工作整改,促进扶贫工作的政策落 实、管理加强和制度完善,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扎实、有效开展,为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做出新贡献。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