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29日 厦地税函[2002]76号
各区地方税务局、直征局、外税分局、稽查局、信息技术分局:
近接部分基层局反映,对个人出差(含境内外)报销出差费用并领取出差补贴或
采取包干方式报销出差费用,其个人所得税政策难以准确把握,执行中存在较大阻力。
为进一步规范个人差旅费津贴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执行,现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不
予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上述差旅费津贴是指按照或参照《关于调整厦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差旅费开支标准的通知》(厦财文[2001]85号,见附件一)和《财政部、外
交部关于印发〈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1]
73号,《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见附件二)规定的限额发放的伙
食费、公杂费(含市内交通费、通讯费等)。
三、采取以有效凭证实报实销方式报销伙食费及公杂费的,其另外取得的差旅费
津贴,以及超过上述两份文件规定限额发放的部分必须并入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
得税。
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以前已进行税务处理的,维持原处理决定,不再补税
或退税。
附件1:厦门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厦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标准的通
知
2001年10月22日 厦财文[2001]85号
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各区财政局:
为了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出差人员工作与生活的需要,根据财政部差旅费改革思路,
经调查研究,现对市财政局《厦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
[厦财事[1996]72号]有关差旅费开支标准做部分调整,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开支标准
(一)住宿的等级标准。
项目 住宿费限额标准(元)
等级标准 一般地区 省内(不含 直辖市省会 经济特区
职务 福州市区) 市单列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副市长以上,以及 220 220 280 350
相当职务人员
正副局长,以及相 120 120 150 200
当职务人员。被聘
任或任命为市级机
关局总工程师,高
等学校教授,科研
单位研究员,医疗
卫生单位主任医师,
文化艺术单位艺术
一级人员,职务工
资在五级(含水量
五级)以上的高级
工程师,高级经济
师、主任医师,艺
术一级人员,以及
相当以上技术人员。
其余人员 100 80 120 150
(二)市级机关一级局的副局长以及享受相当于这一级待遇的被任命、聘任的正副
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人员,出差住宿等级标准,一律按“其余人员”执
行。
二、公杂费(含市内交通费、通讯费等杂费,不得再凭据报销邮电费、通讯费)
包干标准
出差地区 标准
省外地区 每天30元
省内地区 每天20元
1、副市长以上干部因公出差的公杂费可实行包干,也可凭据实报实销。
2、对出差人员经批准乘坐飞机者,其乘坐往返机场的客车(不含出租车小汽车)
费用可凭据报销。
三、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
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费,不分途中和住宿,每人每天补助标准:
地区 经济特区、北京、 直辖市、省会市、 一般地区
上海市 计划单列市 省外 省内(不含福州)
补助标准 (元) 60 50 40 30
四、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会议,除会议通知伙食费自理的可凭据享受出差伙食补助
费,其余不得享受出差伙食补助费。
五、工作人员出差,只能凭交通工具和住宿费的发票按规定标准报销有关差旅费,
学习考察费、会议费等票据原则上不予报销,由考察组团单位和旅行社开出的发票也
不予报销。
六、差旅费标准提高后增加的支出从各单位部门预算日常公用经费定额中自行消
化,财政不再给予追加预算,希望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加强出差的审批,从严控制
出差的人数和天数。
七、各区可根据上述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标准,报市财政局备案。
八、本通知自二○○一年十一月一日起实行,除以上规定外,其他出差的有关规
定仍按市财政局《厦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厦财事
(1996)72号]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厦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
(1996年11月8日 厦财事[1996]72号印发,1997年1月1
日起执行;厦财文[2001]85号部分调整)
第一条 为了保证出差人员工作与生活的需要,并贯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出差人员的住宿费实行限额凭据报销,超支自理的办法,按出差的的实际
住宿天数计算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实行包干办法,按出差的自然(日历)
天数计发。各单位要加强对差旅费的管理,对出差人员要定任务、人数、地点、时间。
如因特殊情况,出差实际天数超过原定计划天数的,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否则,其超
过计划天数的费用,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第三条 工作人员出差的交通费和住宿费开支标准。
(一)乘坐车、船、飞机和住宿的等级标准。(略)
(二)表列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小汽车。
(三)处级以上人员出差可乘坐飞机,其余人员须经单位领导批准。
(四)市级机关二级局的副局以及享受相当于这一级待遇的被任命、聘任的正副
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人员、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和住宿等级标准,一律按
“其余人员”执行。
(五)1993年工资制定改革前,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总和在189.5元以
上(含189.5元),出差已享受软席等待遇的,现工资等级尚未达到五级的高级
工程师及相当技术职务人员,仍维持原有待遇不变。
第四条 住宿费开支办法
(一)出差住宿费在规定的限额标准内报销,实际住宿费超过规定限额标准的全
部自理。
(二)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免费接待(含会议)或住在亲友家,无住宿费凭证的,
一律不予报销住宿费。
第五条 交通费开支办法
(一)乘坐火车,从晚八时到次日七时之间,在车上过夜六小时以上的,或连续
乘车时间超过12小时的,可购同席卧铺票。
(二)副市以上及相当职务的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以乘坐火车软
席或轮船、飞机一等舱位。
(三)市内交通费包干标准
出差地区 标准
省外地区 每天六元
省内地区 每天三元
1、副市长以上干部因公出差的市内交通费凭据实报实销。
2、对出差人员经批准乘坐飞机者,其乘坐往返机场的客车费用可在出差人员市
内交通费包干的范围外凭据报销。
(四)下列人员出差不实行市内交通费包干办法:
1、到基层单位实(见)习、支援工作、挂职锻炼,以及各种工作队,医疗队等
人员;
2、到外地参加会议(不包括订货一类会议)和各种训练班的人员;
3、自带交通工具或接待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出差人员;
4、各单位认为宜实行本办法的出差人员。
第六条 乘坐符合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而不买卧铺票的,按本人实际乘坐的
火车硬席座位票价(另外加收空调费用不计人座位票价之内)的下列比计发给个人补
助费:
(一)乘坐火车慢车和直快列车的,分别按慢车和直快列车硬席座位票价的60
%计发;乘坐特快列车的,按特快车列硬席座位票价的50%计发;乘坐新型空调特
快列车和新型空调直达特快列车的,分别按新型空调特快列车和新型空调直达特快列
车硬席座位票价的30%计发。
(二)符合乘坐软席卧铺条件的,如果改乘硬席座位,也按本条(一)款规定的
硬席票价比例发给;但改乘硬席卧铺的,不执行本规定,也不发给软卧和硬卧票价补帖。
第七条 夜间乘坐长途汽车、轮船最低一级舱位(统舱)超过六小时的,每人每夜
按第八条(一)款规定的标准加发一天的伙食费。
第八条 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
(一)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费,不分途中和住宿,每人每天补助标准:(略)
(二)到基层单位实(见)习、工作锻炼、支援工作以及各种工作队(含社教工
作队)、医疗队、讲师团等人员,在基层工作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每人每天标准:
地 区 经济特区、北京市 省外 省内
补贴标准(元) 10 7 4
(三)大中专毕业生下基层锻炼伙食补贴标准:
分配到机关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下基层锻炼,即到同安、集美、杏林区锻炼,
按在基层锻炼的实际天数每人每天补助4元。
(四)工作人员出差到同安县;集美区、杏林区每天补助6元,岛外工作人员到
市区出差的每天补贴6元。各单位要严格控制出差补贴,如接待单位安排伙食的,则
不得报销出差补贴,出差不足一天,按半天发给补贴。
(五)为鼓励出差人员乘坐火车,不乘飞机,以节约开支,并鉴于在途期间伙食
费用较高等原因,凡符合乘机条件改乘火车的,在途乘车超过12小时(含12小时)
的,可凭车票每满12小时,加发30元伙食补助费。
(六)出差人员在飞机、舰艇上工作,必须吃空勤灶、舰艇灶的,除个人负担2
元外,差额部分可凭证明回所在单位报销。
(七)市委办公厅机要交通处的机要交通员在押运途中的伙食补助费,不分乘何
种交通工具,按途中一般地区省内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00%发给,即每人每天
30元。
第九条 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会议,会议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住宿费应由主持召开会
议单位统一报支,不得回所在单位报销。但对到外地参加各单位召开的订货、配件、
物资分配、产品验收、鉴定、评比和小型调查研究会等,其伙食补助费、住宿费、市
内交通费由参加务会议人员回所在单位按差旅费开支规定办理。会场租赁费、会议公
杂费、材料费、空房费等均由召开会议的单位开支,不得开具证明要与会人员分摊会
议费,转嫁负担。
第十条 工作人员趁出差或调动工作之便,事先经单位领导批准就近回家省亲办事
的,其绕道车、船费,扣除出差直线单程车、船费,多开支的部分由个人自理。扣除
标准:火车按快车(包括特快)票价计算,符合乘坐硬席条件的,含硬席中铺票价,
符合乘坐火车软席卧铺条件的,含软席卧铺票价;轮船按三等船位票价计算,符合乘
坐二等船位的,按二等船位票价计算。如果绕道车、船费少于直线单程车、船费时,
应凭车船票按实报支。不发绕道和在家期间的出差伙食补助费、住宿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十一条 工作人员调动工作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除按以上有关规定
执行外,其他开支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同居的父母、配偶、十六周岁以下的子女和必须赡养的家属,随同调动时
所需的交通费、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均按被调动工作人员的标准报销。已满十六周
岁的子女随同调动的各项费用,按一般工作人员标准报销。
(二)夫妇双方都是工作人员而又同时调动的,其交通费、住宿费均按职务高的
一方的标准报销。
(三)工作人员调动工作,不得乘坐飞机。
(四)工作人员调动工作的行李、家具等托运费,不分工作人员和家属,每人在
不超过50O公斤的范围内按实报支(其中:生活上急需的物品,每人可在50公斤
的范围内托运快件)。超过部分由个人自理。个人的书籍、仪器运费,可在以上限量
之外凭据报销。行李、家具等包装费用,均由个人自理。工作人员调动工作可以使用
集装箱托运行李、家具等,但报销的金额应以上述规定行李重量的运费为限,超过部
分自理。集装箱内如有个人的书籍、仪器,因其运费无法分开计算,故不得作为限量
之外报销。
(五)工作人员(包括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干部)调动时,本人及其同行家
属的旅费(包括行李托运费),由调出单位按合理路线、规定标准计算发给,到达调
入单位后结算,多退少补,作为增加或减少单位的差旅费处理。
(六)被调动工作人员的随同居住家属,应与工作人员同,暂时不能同行经调入
单位同意的,可暂留原地,以后迁移时的旅费,以及被调动人员的非随同居住家属,
按照规定,经批准迁到被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差旅费,均由调入单位发
给。
第十二条 职工搬迁家属路费,按有关政策规定,并经组织批准,将原未随同本人
居住的配偶(非工作人员)及其亲属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的,由工作人员所在单位按
第十一条有关规定标准发放给旅费。
第十三条 工作人员出差期间,因游览或非因工作需要的参观而开支的一切费用,
均由个人自理。出差人员不准接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用公款进行的请客、送礼、
游览。各接待单位要根据各类人员出差住宿费限额标准和伙食补助费标准适当安排,
不得以任何名义免收食宿费或只象征性收费,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违反规定的,
按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暂行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各县(区)部门可根据上述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七年一月一日起实行,市财政局(92)厦财事宇第
37号《厦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和(92)厦财事宇
第63号《关于<厦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的补充通知》
同时废止。
附件2:
财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
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