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个体纳税申报整顿检查验收情况通报
石国税发[2003]第92号颁布时间:2003-05-15
2003年5月15日 石国税发[2003]第92号
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
根据石国税发[2003]34号《关于加强纳税申报管理开展个体工商户纳税
申报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局于4月份对全市个体纳税申报整顿工作进行了检查
验收。市局共抽查了24征管单位的38个税务所的个体工商户申报征收情况,经检
查,3月份全市办证户申报率平均为89.87%,逾期申报处罚率为68.35%,
罚款79701.3元。其中元氏县槐阳所、鹿泉市铜冶所、无极县城关所、藁城市
梅花所、辛集市属所办证户申报率达100%,个别所申报率仅为48。17%。通
过此次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使各单位提高了对个体税收的重视程度,加强
了管理;二是促进个体税收增长。虽然整顿时间短,但各单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狠抓个体税收收入,一季度全市共完成个体税收59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8.5%,增收470万元,呈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三是提高了征管质量。通过层
层督导验收,强化了纳税申报制度,加强了日常监控,纳税人主动申报的意识有所增
加;四是为推行多元化报税工作打下了基础。各单位能将整顿工作与下步推行多元化
报税工作相结合,摸清底数,广泛宣传,为推行多元化报税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现将
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层单位较好的作法
从检查结果看,多数单位能够认真组织,并结合市局十项整顿重点,积极开展了
个体税收清理整顿,强化个体税收征管。一是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宣传,创造了良好的
整顿环境;二是落实各项措施认真组织,使整顿工作取得了实效;三是发现问题认真
总结,寻找不足制定措施。在检查中,还发现了一些有益的作法。
(一)澄清底数查漏管。澄清底数、摸清税源是一切征管工作的基础,只有摸清
了底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各单位能从关键环节入手,确保了整顿工作有序进行。桥
西区局结合整领工作,重新划分了所与所间的管辖范围,清理出了近千户漏征漏管户;
高邑县出动各所人力,进行了拉网式整顿,申报率明显提高,与二月份相比申报户数
增加了400户;桥东放射路所建立一月一周一片清查制度,汇同办事处等相关部门,
进行综合整治;平山县健全各类台帐和各环节信息传递,对个体户实行分类管理,征
管底数非常清楚;正定县及时与工商局核对户数,查出18户应变更税务登记而未变
更税务登记的业户。南三条所根据市场特点调整作息时间,早晨6点上班,加强了对
市场监管力度,并结合整顿重新进行了典型调查,为下步调定额及集贸市场整顿打下
基础。
(二)夯实基础促管理。元氏县结合整领,对基层所个体管理一系列的制度、措
施落实情况进行了验收,提出十二项整改措施;新乐局及时制定了征收管理规程、桥
西局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个体征管办法;藁城市针对季节性强、零星的(专业村)税
收,申报率低的情况,推行了代征管理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行业整顿见实效。不少单位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研究专项整治或管
理方法,堵塞了漏洞,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晋州市从抓重点行业入手,针对
织布、冶炼等行业的生产特点,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定额,减少了税款的
流失;鹿泉市对滑石粉等行业制定了专项管理办法,实现增收10万元;深泽狠抓了
砖窖行业管理,公平税负;正定县加强了废塑料加工行业的管理,制定了管理办法,
税收成倍增长;高新、裕华区加大了对摩托车销售专业市场整治,克服各种阻力,全
面实行了按票征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坚持考核保质量。不少单位通过运行征管质量考核软件,建立并落实微机
考核制度,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桥西局坚持微机考核不松劲,每月下发各率考核
结果,改变了过去听汇报,看手工报表的考核方式,既增加了考核次数,又提高了考
核的真实性;高新局个体一所、桥东局正定大街所、新华赵陵铺所、赞皇局城区所等
单位,全面应用征管软件,将所有征管业务置于微机管理之中,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
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经检查发现,多数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少数单位还存在着组织不
力,走过场,整顿不深不细,达不到市局要求,从而影响了市局下一步的统一部署。
主要问题:
(一)基础管理方面。由于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存在着重收入轻管理思想,放松
管理,不注重培训,致使一些上级制定的制度、办法、措施,得不到较好的落实或在
落实中走样。
1.底数不清。有的局、所对所辖户数的变化情况掌握不准;甚至有的局根本就
不掌握基层所临时征收业户的户数;有些所无税务登记底册,只是以各个管理员手中
掌握的征收台帐代替,给 各级考核检查带来难度,且易产生漏洞。
2.资料不全。有的单位各类征管台帐、清册不健全,应有的信息传递手续不完
备,造成各环节脱节。
3.信息滞后。税务登记内容与业户实际经营情况不符,纳税人的信息末及时变
更,又产生了新的“垃圾信息”。
4.流于形式。只发给个体户进销货粘贴簿不指导正确使用,形同虚设,起不到
应有的效果。
5.考核缺乏力度。有的区县局未能落实按季考核制度,有的只是由基层所上报
自行考核结果。
(二)申报纳税方面
1.征期内的催报催缴现象还较为普遍,部分业户还形不成按期、主动上门缴税
习惯,纳税人自觉纳税还是征管工作中的难点。尤其是农村税收,相当部分需要管理
人员持完税证上门收税,虽然保证了入库率,但征收方式较落后。
2.农村业户中多数亦商亦农,纳税意识淡薄,漏征漏管现象较为严重。
3.纳税定额不够合理,有的单位个体定额普遍偏低,与业户的实际经营情况不
符。
4。大量失踪户的清理不及时。旧户倒闭、迁移后未主动办理变更、注销登记手
续,管理人员跟踪不到位,后续管理上无好的解决办法,影响了申报率。
5.由于征管力量不足,代征单位无积极性,个别单位忽视农村集贸市场的管理,
致使集贸市场税收跑冒滴漏严重。
6.停业的真实性仍是管理薄弱环节,个别业户有假停业现象。
(三)发票管理方面
1.定额加发票征收方法在一个县区局范围内掌握不统一,有的局所与所间执行
的不同。
2.有的单位未实行定额结合发票征管制度,对超过定额范围之外的销售收入既
不补征税款,也不调整税额。
(四)执法程序方面
1.对逾期申报业户处罚手续不全,不制作相应的处罚文书。
2.有的单位不按照定额核定程序进行调整定额,不重程序,无《经营情况典型
调查表》。
3,委托代征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
4.有的单位将失踪户转为非正常户时手续不全,无稽查通知及认定表。
(五)违章处罚方面
有的单位对逾期申报的处罚力度不够,甚至对逾期申报的纳税人未进行处罚;也
有的对逾期申报的业户只加收滞纳金,不做处罚,形成了恶性循环;还有个别单位将
罚款换算成税款入库,造成混淆,易使纳税人产生误解。
(六)征管软件应用程度不高。由于信息化意识弱,征管软件本身运行有问题,
未及时升级系统,满足不了批量打票等原因,征管软件在个体征管中的应用不理想,
系统中的信息更新的差,存在着大量的垃圾数据,多数税务人员还没有形成依靠微机
查信息的习惯。
三、整改要求
针对整顿验收情况,市局将制定、完善个体征管措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基层
征管质量的考核,加大对各项征管措施、办法落实情况检查力度。各单位对检查中发
现的问题,要对号入座,举一反三,深入分析,找准症结,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行
之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一、提高对个体税收的认识。个体税收是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同时个体税收管
理难度大、漏洞多也是现实。因而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个体税收的认识程度,从组
织领导、管理手段、人财物等方面入手,以申报征收环节为突破口,加强个体税收管
理,常抓不懈,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实现个体税收今年能有大幅度的增长。
二、完善措施,强化管理,堵塞漏洞。在整改中,一是各单位要将各级制定的有
关征管规程、办法,根据本地情况,重新梳理,规范调整、统一完善,建章立制,并
组织好培训,使基层人员能正确操作,不走样。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开
展调研,把握本地区行业特点,摸索规律,从而制定一些符合本地特色、可操作性强
的行业管理的办法。
三、加强对新办户的管理。针对失踪户类型主要是新办户的特点,各单位要建立
新办户的追踪管理制度,对新办户管理要有侧重,明确专人巡查,及时掌握新办户的
经营变化和动向,搞好宣传,加强管理,对因故迁移歇业的,要及时提醒、督促其办
理有关手续,减少失踪现象的发生。
四、加大对申报违章处罚力度。各单位要明确申报违章处罚的标准,确保处罚尺
度一致性;同时要加大处罚,做到应罚尽罚,以促使纳税人提高纳税意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