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北省税收政策法规 > 正文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1998年工商税收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冀国税发[1999]25号颁布时间:1999-01-26

     1999年1月26日 冀国税发[1999]25号 国家税务总局:   1998年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 持下,全省各级国税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党组“一个中心、三加一减”总体工作思 路,全面实施“素质工程”和“堵漏增收工程”,积极清缴企业欠税,再次提前15 天、全面、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收入情况及特点   据快报统计,全省全年累计组织工商税收收入185.35亿元(总局计划口径、 下同),占总局调整计划的100.8%,比计划超收1.47亿元;比上年增收 20.19亿元,增长12.2%。其中: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分别完成159.5 5亿元和17.01亿元,两税合计176.56亿元,占年计划的102%,比上 年增收17.6亿元,增长11.1%。涉外所得税2.4l亿元,占年计划的 135.3%,比上年增收0.71亿元,增长41.6%。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完成0.74亿元,占年计划的105.3%,比上年下降3.3%。金融保险营业 税完成5.65亿元,占年计划的110.7%,比上年增收2.07亿元,增长 57.8%。海关代征收入4.65亿元,比上年增长4.6%。   总的看,继1996和1997年之后,全省再次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这是全省国税干部坚定政治态度和坚强党性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全省国税系统科学的 工作思路和得体的工作方法的结果。   收入中主要特点:   一是全省11个市均提前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特别是衡水市提前1个月率先完成 全年收入任务。    二是各税种全面完成收入计划。其中国内增值税、涉外所得税和金融保险营业税 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2.4%、135.3%和110.7%。   三是税收收入的增长高于经济增幅。全省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12.2%,高于 国内生产总值增幅1.5%个百分点。   二、收入中主要增减收因素   1998年收入任务的完成;是在全省经济形势不利、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的极 其严峻形势下,通过全面实施“堵漏增收工程”、积极清缴企业欠税等一系列行之有 效措施取得的。在全年收入的增收因素中,以征管型增收为主体。   1.增收因素计32.6亿元。     ①经济发展增收11.8亿元。1998年我省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内需不足等 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放慢,在上半年全省GDP仅保持了一位数的增长,全年GD P比上年增长11.8%,分别比计划要求和上年增幅低0.2和1.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全省物价指数也呈负增长态势;制约了经济对税收的拉动。   ②实施“堵漏增收工程”和清理欠税等两项征管型增收20.8亿元。一是加大 稽查力度,全面实施“堵漏增收工程”,全年查补税款增收15.7亿元。其中,堵 漏增收工程”增收14.45亿元,查处南宫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增收 5542.9万元。二是积极帮助企业协调流动资金,清理以前年度欠税5.2亿元, 比上年增收5.1亿元。   “堵漏增收工程”和“清理欠税”是我省完成今年税收任务的主要因素。如果没 有这两项措施,全省就不可能完成总局两次追加指标,不可能实现提前超收,更不可 能使全省税收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幅。   2.减收因素计12.4l亿元。   ①政策性因素增减相抵后净减收7.11亿元。如:卷烟消费税税率调整减收 1.28亿元,电力企业取消部分价外收入减收2.52亿元,纺织企业限产压锭减 收1.3亿元,石油企业以税还贷及原油价格下降减收1.32亿元,廊坊管道局、 中化公司及三个炼油厂因价格下降减收3.59亿元。上述几项减收合计9.81亿 元,抵减因期初库存抵扣减少而增收2.32亿元、商业增值税及运费抵扣减少增收 0.6亿元等因素后,政策性减收因素计7.11亿元。   ②消化虚收因素减收5.3亿元。消化虚收是我系统一贯的指导思想。1998 年在加大稽查力度、堵塞税收漏洞、减少税收差额的前提下,为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 题5.3亿元,大大支持了企业发展。   三、1998年组织收入工作   面对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收入任务,自年初开始全省国税系统就以讲政 治统揽税收工作全局,明确提出向管理要收入、向稽查要收入,采取了一系列组织收 入措施。   (一)以讲政治统揽税收工作全局,树立完成收入任务的坚定信心。今年是贯彻 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新一届政府换届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在 我们的紧急报告上作出了重要批示,并批转全省,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 进一步激发了全省国税干部的工作热情。为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巩固发展来 之不易的大好形势,省局领导明确表示:组织收入困难再大、矛盾再多,也决不畏惧, 决不退缩,要竭尽全力确保完成。这不单单是任务能否完成、完成多少的问题;而是 严肃的党性观念、大局观念、纪律观念问题。各市局也与省局保持了高度一致,特别 是石家庄、沧州、保定、邯郸和衡水市在省局分别调增任务21320万元、972 0万元、2960万元、2700万元和2300万元后,都明确表示:坚决按省局 的意见办。为确保任务的完成,全省上下层层实行了税收任务、堵漏增收、清缴欠税、 重点税源、难点单位等责任制,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人身上有压力。经过全省 上下的共同努力,在衡水市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后,保定、邯郸、廊坊、秦皇岛 等市相继告捷,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收入任务的完成。   (二)认真贯彻“一个中心、三加一减”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和 “堵漏增收工程”c年初,省局党组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确立了“一个中心、 三加一减”总体工作思路,就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快征管改革,加大稽查力度, 加强队伍建设,减少税收差额。其出发点就是确保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高质量地 完成全年收入任务,核心内容就是加强税收管理、提高税收质量、堵塞税收漏洞、减 少税收差额。全省上下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形成了政令畅通、步调一致、 环绕中心、狠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努力提高于部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严格执法水平。提 高税收质量,完成收入任务,关键要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年初在全省范围内全 面启动了以提高干部业务素质为目的的“素质工程”第一战役,组织了1.8万名稽 查、征收、涉外人员的业务考试,使广大干部职工产生了强大的压力和动力,实现了 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性转变,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在5月份总局对全国 国税系统公务员培训工作考评中,我省荣获第三名。这一举措,国务院办公厅、总局 和省委、省政府都转发了我们的经验,各大新闻媒界也相继作了报道。提高于部政治 素质为目的的“素质工程”第二战役,主要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收费管理,解决人 情税、关系税问题,促进了各级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素质工程”的全面启动, 为全省“堵漏增收工程”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深入开展“堵漏增收”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差额。从今年7月份开始, 全系统抽调1.5万名税务人员,深入开展了以商业,漏征漏管户、电力、加油站、 私营企业、福利校办企业、涉外企业、“以退促收”八项税收清查为重点的“堵漏增 收”工程。全省共投入1.5万名税务干部,检查36.1万纳税户,查出有问题的 15.7万户,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14.75亿元,实际入库14.15亿元。 并对偷逃税情节严重的华北石油综合六处农工商公司、邯郸市广通物资有限公司等7 家企业在河北电视台曝光,取消了5户一般纳税人资格。全省国税系统还从维护改革、 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捍卫税制,维护税法,坚决严肃认真地查处了南宫市虚开增 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并在邯郸查获了外地流窜犯伪造倒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大 案件。南宫案件的查处,全国共为国家挽回损失1.32亿元,其中我省补税罚款入 库5429万元。“堵漏增收”工程的实施,不仅查出了大量有形税款,更重要的是 起到了以查促收的强大无形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纳税申报率、申报准确率和税款入库 率的提高。同时,打击了非法收入,维护了经济秩序,优化了经济环境,促进了经济 发展。   (三)积极清缴企业欠税。自年初以来全省就将防欠、清欠做为确保全年收入任 务完成的重要措施来抓。在4月份全省税收管理工作会议上,省局就下发了《关于加 强清理企业欠税工作的通知》,对缓缴税款的审批权限、清理欠税的重点等都做了明 确规定。在7月份之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清欠要求, 相继成立了清理欠税办公室和清理欠税特殊办公室,一方面加强对清欠工作的领导, 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资金。年内省局帮助企业协调流动资金4.9亿元,使企 业应缴税款及时入库。到年底全省企业欠税余额由年初的11.8亿元下降到6.6 亿元,年内清理陈欠5.2亿元,有力地保证了全省收入任务的完成。   (四)加强收入调度工作。一是省局分别于4月份和7月份召开了全省收入调度 会议,分析研究了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下一步组织收入措施。二是先后下达了 上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分月收入调度指标,保证了收入的均衡入库。三是自6月份 以来相继实行了收入五日报和收入日报制度,及时掌握了各地收入进展情况,促进了 全省收入的提前、全面完成。   在不平凡的1998年度,全省国税系统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具有特殊意义的 1999年已经到来。全省国税系统要加倍努力,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更加圆满地 完成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国税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国50周年和澳门 回归祖国。 附:1998年全省国税系统工商税收完成情况表(五张)(略)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