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冀国税发[1999]252号颁布时间:1999-11-16
1999年11月16日 冀国税发[1999]252号
各市国家税务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1999]189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国税局涉外税收管理机关与进出口税收管理机关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共
同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工作。现明确职责如下:
各市国税局涉外税收管理机关负责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退税的手工审核;进出口
税收管理机关负责对有关退税凭证的微机审核,并根据微机审核结果输审批退库手续。
附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1999年10月8日 国税发[1999]1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出
口,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精神,现对1993年12月31日前批准成立的外商投资
企业(以下简称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税收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办法问题
自1999年11月1日起,老外商投资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由原出口免税
办法改为出口退税办法。具体退(免)税的计算办法按现行自营生产企业“先征后退”
或“免、抵、退”税办法执行。
如老外商投资企业要求对出口货物继续免税,可在1999年11月底前向主管
征税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同意后,其出口货物在2000年底前,也可继续按照财
政部、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1993年12月31日前批准成立的外商投
资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184号)的规定执行。从
2001年1月1日起,其出口货物改按退税办法。
二、关于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后几个具体政策问题
(一)来料加工、进料加工退(免)税问题。
老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承接来料加工复出口的,免征本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老外
商投资企业承接来料加工后委托其他外商投资企业或国内企业加工再收回复出口的,
可持凭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出具的“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免征消费税和委托加工工缴
费的增值税。
老外商投资企业以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生产出口货物的,可分别按如下公式调整计
算应退税款:
1.执行“先征后退”办法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
价×征税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
税税率)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当期海关核
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税率
2.执行“免、抵、退”税办法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
率-退税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税率)
其具体计算步骤及公式仍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税收若干问
题的补充通知》(财税字〔1997〕014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上述征税税率和退税税率是指复出口货物所适用的征税税率和退税税率。
(二)中标机电产品退(免)税问题。
对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通过国际招标由老外商投资企业中标的
机电产品,实行“先征后退”管理办法。对其申报退税所需凭证及审核、审批程序等
具体管理办法,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
知》(国税发〔1994〕03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
税若干问题的具体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9〕10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出口保税区货物退(免)税问题。
对老外商投资企业运往保税区的货物不予退(免)税。保税区内企业从区外老
外商投资企业购进货物时必须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备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关内容,
待该批货物出口或加工后再出口,再按规定办理退(免)税。
(四)钢材“以产顶进”退(免)税问题。
老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已免税“以产顶进”钢材加工生产的出口货物,比照现行有
关加工贸易税收管理办法进行征、退税管理,具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关于
印发〈钢材“以产顶进”改进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国税发[1999]68号)
第十八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修理修配业务退税问题。
老外商投资企业承接国外修理修配业务,修理修配劳务收入免征增值税,不退税。
对其用于修理修配的零部件、原材料等,按照购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适用退税税率办
理退税。
(六)“免、抵”税款调库问题。
老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对其“免、抵”的税款,按照财
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实行“免、抵、退”税办法有关预算管理
问题的通知》(财预字〔1998〕242号)进行调库处理。
三、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问题
(一)老外商投资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4〕031号文件的
规定,持工商营业执照等有关资料在1999年底前向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退税
登记手续。未办理退税登记手续的企业一律不予办理出口货物的退(免)税。
老外商投资企业如发生撤并、变更情况,应于批准撤并、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
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注销或变更退税登记手续。
(二)老外商投资企业应设专职或兼职办理出口退税人员(以下简称办税员),
经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办税员证》。没有《办税员证》的人员
不得办理出口退税业务。企业更换办税员,应及时通知主管税务机关注销原《办税员
证》。凡未及时通知的,原办税员在被更换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一切退税活动和责任
仍由企业负责。
(三)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退(免)税的日常管理,如办证、检查、清算及资料
的审核、保管等工作,由各地国家税务局涉外税收管理机关具体负责。涉外税收管理
机关负责按月接收“免、抵、退”企业退(免)税预申报及“先征后退”企业纳税申
报和退税申报,并审核办理免、抵、退税及应纳税额或将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
期继续抵扣的手续。进出口税收管理机关负责按季接收“免、抵、退”企业退(免)
税汇总申报及按月接收“先征后退”企业退税申报,并审核审批免、抵及退税额,通
知征税机关调整免、抵税额,办理退税手续。
(四)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退(免)税,实行计算机管理,具体按照《国家税务
总局关于印发〈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6]79号)
执行。
四、关于出口货物清理问题
(一)各地要对实行退(免)税办法的老外商投资企业1999年11月1日前
出口的货物进行清理。企业1999年11月1日前报关离境,1999年11月1
日后在财务上作销售的出口货物,仍按出口免税办法执行。
(二)对1999年11月1日前购进,目前尚未核销的进口料件,老外商投资
企业应持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等有关凭证,到其主管退税机关补申请开
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