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7日 商务部令2005年第1号
《商务部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试行)已于2004年12月29日经第18次
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于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 薄熙来
附件:商务部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务部行政处罚的实施,保障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护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根据《
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处罚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商务部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处罚是指,商务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所给予的惩戒。
第四条 商务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并保障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的陈述权、申辩权、要求举行听证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五条 商务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并依照法定
程序实施。
第六条 行政处罚由商务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商务部所属机构(包括内设机
构、各特派员办事处、直属事业单位等)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的规定,商务部不得委托《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
定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第七条 商务部对警告和人民币3万元以下(含3万元,下同)罚款的行政处罚
(以下简称较轻行政处罚)实行案件调查和案件审理合一的制度。
对除第一款以外的行政处罚(以下简称重大行政处罚)实行案件调查与案件审理
分开的制度。
第八条 商务部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机关是案件所涉及的业务部门。必要时,该业
务部门可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调查案件。
第九条 商务部有关部门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
时,应及时展开调查工作。
第十条 行政处罚案件调查终结后,拟处以较轻行政处罚的案件,调查机关应根据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书面通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
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当事人要求陈述和申辩的,应当在收到书面通知后3日内提出。调查机关应当充
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对有关情况进行复核。
第十一条 调查机关在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复核后,认为应当给予较轻行政
处罚的,由调查机关起草《行政处罚决定书》,征求商务部法制工作机构意见后上报
部领导。
第十二条 在按照第十一条征求意见时,法制工作机构认为应当处以重大行政处罚
的,由调查机关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行政处罚案件调查终结后,拟处以重大行政处罚的,调查机关应当制作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连同案件全部材料一并移交商务部行政处罚委员会。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应写明案件的事实情况、调查过程、相关证据及违反的法
律规定,并对案件的处理及依据提出初步意见。
第十四条 商务部设立行政处罚委员会,作为商务部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机构。
行政处罚委员会通过召开听证会、审理会等方式审理行政处罚案件。
商务部法制工作机构是商务部行政处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安排行政
处罚委员会的审理会和听证会,制作相关法律文书,承担行政处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五条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及案件材料移送行政处罚委员会后,由法制工作
机构进行初步审查。
第十六条 法制工作机构认为案件中个别事实不清的,可以要求调查机关作出解释、
说明。
必要时,法制工作机构可以直接向有关单位及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第十七条 法制工作机构经过审查,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调查
机关补充调查。
第十八条 法制工作机构经审查,认为案件主要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应依法提
出初步处理意见。拟作出行政处罚的,应当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书
面通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
辩的权利。
当事人要求陈述和申辩的,应当在收到书面通知后3日内提出。法制工作机构应
当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对有关情况进行复核。
第十九条 商务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的行政处
罚决定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第二十条 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由商务部行政处罚委员会按照《行政处罚法》
第五章第三节的规定举行听证会。
第二十一条 复核或听证结束后,由法制工作机构将案件的全部材料提交行政处罚
委员会,由行政处罚委员会召开审理会对案件进行审理。
第二十二条 行政处罚委员会对案件的下列内容进行审理:
(一)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二)证据是否确凿;
(三)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四)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理由是否成立;
(五)应当适用的法律规定;
(六)处罚种类和幅度。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处罚委员会经集体讨论,充分协商,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分别提
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交由调查机关报部领导批准后移送司法机关;
(二)认为违法事实不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四)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由法制工作机构按照行政处罚委员会的
审理意见起草《行政处罚决定书》,报部领导批准。
第二十四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后,由调查机关按照《行政处罚法》第四十
条和《民事诉讼法》第七章第二节的规定,当场交付当事人或在《行政处罚决定书》
作出之日起7日内送达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调查机关应当保存送达回执,待案件
结束后一并归档。
受送达人应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收到的日期,并签名或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
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商务部可采取《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措施,
予以执行。
第二十六条 商务部在执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时,应当实行罚缴分离
的制度。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应交至商务部在罚款收缴机构设立的罚没款专用账户,
罚没款应全部上缴国库。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在《行政处
罚决定书》规定的缴款日期前向调查机关提出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财务报
告)。
第二十八条 调查机关收到申请后,会同商务部法制工作机构研究并提出意见,
报部领导批准后,作出《延期、分期缴纳答复书》。
第二十九条 经批准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当事人应在《延期、分期缴纳答复书》
确定的期限内缴纳罚款,并不得再次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
申请未获批准的,当事人应在《延期、分期缴纳答复书》确定的期限内缴纳罚款。
第三十条 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后,调查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立
卷归档的材料主要包括: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行政处罚预先告知材料、当事人陈述申
辩材料、听证笔录、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相关证据材料等与行政处罚案件相
关的材料。
第三十一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商
务部网站上公布,备公众查询。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不适用于商务部对部机关各单位工作人员所做的行政处分及其
他人事处理决定。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