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务院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3]63号颁布时间:2003-07-10

     2003年7月10日 国办发[2003]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即毒鼠强)、 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硅、甘氟等剧毒杀鼠剂(以下统称毒鼠强)仍然屡禁不止, 因毒鼠强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为在2003年内彻底消除毒鼠强的危害,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 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   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是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地区、各部门要从讲政治、保稳定、 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毒鼠强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运用法律、 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对生产源头、销售渠道和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整治,在年内 彻底消除毒鼠强的危害。   由农业部牵头,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有关部门, 组成全国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检查各地专项整治工作。专项 整治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报告。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要统一部署,建立相 应的协调组织和工作机制。专项整治工作要坚持上下联动、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奖 惩并用和禁疏并举原则。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解决。   二、分工协作,明确专项整治工作表任   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 迅速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 按照《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农药管理 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地区、 各部门应进一步明确从生产、销售、使用、污染防治、事故应急处置、中毒人员救治, 到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犯罪活动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把监管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同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监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玩忽职守,疏于监管 而造成非法生产、销售活动猖獗,或发生重大案件和事故的地区,要追究有关人员的 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精心组织,突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要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环节和重点线索,突出抓好以下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由公安机关牵头,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毒鼠强的违法行为,配合有关行政主 管部门彻底捣毁生产、销售毒鼠强的“黑窝点”。对工商、质检、农业等部门移送的 涉嫌犯罪案件,公安机关要及时立案侦查,追查源头,依法严惩,对重大案件要挂牌 督办。二是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对全国现有杀鼠剂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核查,对工厂 库存和市场销售的杀鼠剂进行抽检,对含有毒鼠强成份的产品立即扣押,对有关责任 人依法从严查处。三是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牵头,对杀鼠剂经营点进行排查,坚持经 常性检查和突击性检查相结合,坚决取缔非法销售的经营单位和摊点,严肃查处走街 串巷兜售杀鼠剂的不法商贩。对销售毒鼠强的行为,要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例》等规定从严查处,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四是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对本地区流失在社会上的毒鼠强进行彻底清查清缴。要教育群众 上交个人持有的毒鼠强,对拒不上交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查处。应发动群众举报非法 生产、销售、藏匿毒鼠强的案件线索,对举报有功人员要给予奖励。   四、严密防范,完善重大突发事件预防、报告和处理机制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涉及毒鼠强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制 度,以及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事故排查工作,查找安全隐患, 堵塞管理漏洞,防范投毒事件的发生。应指导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解毒急救药品、医 疗器具和卫生检验设备,确保中毒救治工作迅速有效展开。对发生的投毒、中毒等重 大安全事件,必须及时、稳妥处理,并查清毒源和有关原因、责任,迅速上报,不得 瞒报、漏报。   五、加快设施建设,确保及时完成毒鼠强处置工作   对已收缴和废弃毒鼠强的处置工作,由环保部门组织协调。各地区要加快建设或 认定废弃危险化学品无害化处置设施。对已收缴的毒鼠强要尽快彻底销毁,所需经费 由省级人民政府解决。应加强对处置设施的监管,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对发生的污染 事故,要迅速采取消除污染的有效措施并立即上报。   六、完善监管制度,从根本上消除毒鼠强危害   (一)加强审批和登记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严格杀鼠剂审批登记要求, 对已审批登记的产品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检,发现有毒鼠强等违禁成份的,要立即 取消登记,依法吊销生产批准证书或生产许可证,追查毒鼠强来源,依法追究有关责 任人的责任。对杀鼠剂生产企业,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鼓励合法生产厂家生产既 符合国家环保安全要求,又经济实用的杀鼠剂。   (二)实行经营资格核准和统一购买发放制度。2003年9月1日以前,对部 分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且具有农药经营资格的单位,要完成其杀鼠剂经营 资格的核准和定点工作。杀鼠剂经营资格核准和经营的指导工作,城市由市爱卫会负 责,农村由县级或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负责。爱卫会和农业部门应将核准的经营单位报 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经营杀鼠剂实行呵追溯管理制度,杀鼠剂合法经 营的定点单位,应当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并必须建立健全经 营台账。对杀鼠剂实行统一采购和发放,城市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农村由县级政府指 定单位负责。统一采购单位不得从中谋取利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销杀鼠 剂。对未经核准擅自从事杀鼠剂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没收其非法物品, 并处以罚款;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生产企业不得向未获得核准资格的 经营单位销售杀鼠剂,否则从严查处。   (三)实行统一标签和标识。从2003年9月1日起,杀鼠剂产品一律使用统 一标签和标识,这项工作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实施。对2003年9月1日以前生产的 杀鼠剂要进行检查登记,属于合法产品的,由生产企业加贴新的标签后准予销售。 2003年9月1日以后生产的未使用新标签、标识的杀鼠剂产品,一律不准销售。   七、加强培训,开展统一灭鼠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及杀鼠剂等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树 立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城乡居民识别违禁杀鼠剂的能力和科学灭鼠水平。建立完善的 鼠害测报网络体系,鼓励和支持灭鼠技术的研究开发。   各地政府要坚持属地化原则,实行灭鼠工作分级负责制。根据国家、集体、个人 共同分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长效机制,持久开展统一灭鼠工作。 2003年适当时候,各地区要开展一次统一灭鼠示范活动。争取从2004年开始, 按照城乡结合、统一时间、统一培训、统一供药、统一检查的原则,在每年春秋两季 开展全国统一灭鼠行动。城市灭鼠工作由爱卫会负责,农村灭鼠工作由农业部门负责。   八、加强宣传工作,形成高压严打毒鼠强的舆论氛围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宣讲毒鼠强的社会危害和科学灭鼠知识,交流各地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经验,动员 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要通过对重大案件和典型事件 曝光,教育群众,震慑犯罪分子。   九、健全交流机制,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本通知印发之日起一个月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提出本行政区域内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加强与全国毒鼠强专 项整治工作小组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每月月底向全国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农业 部)报告本地区工作进展情况。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