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保护法规 > 正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试行)

颁布时间:1989-05-02

     1989年5月2日   第一条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和其他有关文件精神, 为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特制定本原则与 方法。   第二条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目的是:加强评价单位的财务管理, 合理收取评价费用,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   第三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收费额,应由建设项目的规模、行业特点、建设 项目所在地地域环境复杂程度等要素决定所需投入的实际工作量,并根据合理适度的 原则确定。   第四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根据国家计委“关于颁发试行《工程设计收 费标准》的通知”总说明中规定,从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费用中列支,用于本规定附 件中所列各项评价费用。   第五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接受各 级财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已完成的评价 项目进行工作量与评价收费的定量分析。并以辖区内物价部门批准的气象、水文、卫 生、环境监测等收费标准作为依据。核定该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   第七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提出,由同级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定,并报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国家环 境保护局备案。   第八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内容及计费原则见附件。   第九条本原则与方法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各地区、各部门已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凡与本文有 抵触的,一律以本文为准。   第十一条本原则与方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内容及计费原则   为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收费管理,根据近几年对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情况的剖析, 提出主要评价工作内容分项收费的计费原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结合辖区内具 体情况,制定收费标准。   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视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提要》编制评价大纲, 并根据评价大纲内容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中列出对应项目的收费额,汇 总后与评价大纲同时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费用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调研、监测、实验、测试费:包括大气、气体、噪声、振动、土壤、作物、 放射性物质的采样人工费和监测分析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程概况及人群健康 状况调查,以及气象、水文、地质、生物等实验费和观测工作费。   调研、监测、实验、测试费应统一按照辖区内经物价部门批准的气象、水文、卫 生、环境监测、科研等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合理收取。   2.评价与报告编写费:包括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费和评价大纲、 报告书或报告表编写费(不包括实验、测试和上税费)。评价与编写费应以评价单位 的综合评价能力核定。   由于评价与报告编写费主要受约于建设项目的规模和行业特征,以及所在区域的 环境特征,为便于确定评价费,依据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和项目拟建 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将建设项目评价与报告书编写工作分为三类:   1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并邻近于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 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界区的大中型以 上建设项目。   2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并地处非敏感区域的大中型建设项目。   3类:可能造成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并地处非敏感区域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和环 境影响较大地处敏感界区附近的小型建设项目(含乡镇工业)。   其费用标准按下表填写(详见表1)。   3.管理费:包括评价技术合同手续费、评价工作管理人员工资及补助费、税金。   (1)评价技术合同手续费应按本地区技术市场有关规定核计。   (2)评价工作管理人员工资和补助费:按实际参加评价管理工作人数及国家有 关规定核计。   (3)税金:按国家规定交纳税金,其税金由评价总承担单位一次付清,协作单 位不再另交税金。   4.杂项费:包括差旅费、资料费、计算费、印刷费、交通费、运杂费、室外采 样仪器折旧费、不可预见费。   (1)差旅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出差地区标准确定驻勤补贴和野外津贴。不 包括专家参加审查会的差旅费。   (2)资料费:所需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物价部门批 准的计价办法,按不同类型的资料收费标准支付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