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部法规 > 正文

农业部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

农经发[2005]5号颁布时间:2005-04-30

     2005年4月30日 农经发[200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厅(局、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计划单列市农业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精神,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意义   通过发展合作与联合,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是世界各国农业发 展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做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大农户在 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组织起来、自主兴办了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这是中国特色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形式,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 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 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组织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提 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有利于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 增收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互助合作,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有 利于形成群体规模,获得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益,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由之路。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成为农民与科研机 构、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 质,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机制,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各 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积极引 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边发展边规范、以 规范促发展的思路,大力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着力引导其增强自身活力和服务功能, 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把握的基本条件是:以依法享有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农户 为主体,建立了民主管理机制,有成员自主制定的章程,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 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 动。符合上述条件的,都应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要正确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 度,必须长期坚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不改变 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的财产所有权。   坚持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 民办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生命力所在。要坚持以依法享有家庭承包 经营权的农民为主体,由农民自愿自主地参加劳动合作、技术合作、营销合作和资本 合作。民管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凝聚力所在。要实行民主管理、民 主决策、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 民受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吸引力所在。要通过合作经营和服务获 取更高经济效益,按照惠顾返还原则,增加成员收入,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坚持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要尊重群众的创造,鼓励多种形式发展,积极引导成 员以入股形式开展紧密的合作,也可以采取入会形式松散半松散的合作。既可以开展 单项的技术、信息合作,也可以兴办加工、流通实体,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合作 与贸易服务;既可以在本地、本专业范围内开展合作与联合,也可以跨地域、跨所有 制开展合作与联合。要积极发挥农村能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乡镇基层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服务部门和推广服务人员、农业科研院所等在资金、技术、 信息、流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支持他们发起或参与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 作组织。要把加快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 来,努力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中 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示范引导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项新生事物,其发展有一个过程, 要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和农民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要把功夫下在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生产和经营上,有条件的可以自下而 上自愿地联合,但不能靠行政手段,强行推进。要通过试点示范,不断增强专业合作 组织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正确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推动落实各项政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 见》(中发[2004]1号)要求:“从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 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 务。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 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财政可适当给予贴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 指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 减免有关税费。”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也专门制定了鼓励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 展的政策意见,明确了有关税费减免、绿色通道、农资供应、用地、用电、注册登记 等方面的扶持措施。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抓好典型示范引导。要扎实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发 挥示范效应,引导面上发展。要加强示范项目跟踪指导,深入项目单位,认真解剖典 型,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对国家扶持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和平调。省、市、县 也可以开展试点,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扶持规模, 扩大扶持试点范围,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增强为成员服务的功能,引导更多 的农户参与和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三)农业项目积极支持。要注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 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形成全方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 展的良好环境和合力。牢固树立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就是扶持和服务农 民的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 化、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超级稻标准化示范区、农业科技入 户工程等农业财政扶持项目建设,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按规定的程序申 报,经评审合格的项目可优先纳入扶持范围统筹予以安排。   (四)构建良好服务平台。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 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建 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网站,实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网,搭建公共信息服务 和网络营销平台。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采收、加工、分级、 贮藏、运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自检,开展农产品质量 安全追溯管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 机食品认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树立品牌意识,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 维护其经济利益。   (五)加强规范化建设。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帮助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制订好章程。章程主要应当载明组织的宗旨和原则;名称和住所;业务活动内容;成 员资格、加入和退出的条件;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等事项。 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三会”制度建 设,坚持召开一年一度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要向成员(代表)大会 书面报告当年度组织发展、业务经营、财务收支、盈余分配和监督审计等情况。要指 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独立核算,逐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实行社务公 开和财务公开。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会计业务辅导,加强审计监督,切实保护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不受侵犯。要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 和业务经营状况等统计报表制度,全面了解和掌握发展动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 供科学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定期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相关统计资料,及时 报送经成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理事会和监事会年度报告。   四、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和宣传活动   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普及合作经济基本知识,增强合作意识,是保障农民专业合 作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制定培训规划,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 方法灵活的要求,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力争用3年时间培训1万名农民合作经济事业 的业务指导骨干和能手。农业部重点对省级业务骨干和示范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地的 县、乡基层业务辅导员进行培训,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重点对市、县业务指导人员 进行培训,市、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重点对乡村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进 行培训。通过培训教育,使各级业务指导骨干熟悉合作理论、合作政策和合作实践, 提高正确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工作的水平,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增强带 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普及合作经济的基本知识, 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典型以及优秀带头人热心为民、乐于奉献、带领农 民致富奔小康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并共同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 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 关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把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作为 一件大事纳入重要日程。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和充实业务指导力量,使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指导管理工作制度化、具体化。要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深入基 层调查研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参与研究和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要主动搞好有关方面的协调和配合,督促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形 成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合力。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