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暂行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3年第9号颁布时间:2003-12-01
2003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3年
第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
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
管制条例》和《有关化学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办法》,制订《敏感物项和技
术出口经许可证暂行管理办法》,经2003年11月14日商务部第6次部务会议
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商务部 部长 吕福源
海关总署 署长 牟新生
附件: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规范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经营秩序,加
强对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国家
有关出口管制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有关出口管制法规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
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
管制条例》和《有关化学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办法》。
第三条 依据国家有关出口管制法规,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敏感物项和
技术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以下简称《管理目录》),并作为本办法的附件另行公
布。
第四条 《管理目录》中敏感物项和技术分两类。第一类为能与海关商品编码相对
照的敏感物项和技术,海关将要求出口经营者出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第二
类为目前无准确海关商品编码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该类货物时,出口经营者应当
向海关出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对未向海关出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
出口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出口经营者负责。
第五条 对《管理目录》内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经营者以任何贸易方式出口到
任何国家(地区),均应按规定申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领取敏感物项和技术
出口许可证,并在向海关申报时主动出示,海关凭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接受申
报并办理验放手续。
海关有权对出口经营者出口的货物是否属于敏感物项和技术提出质疑,出口经营
者应按规定向商务部申办出口许可或不属于管制范围的相关证明。出口经营者未能出
具出口许可证或相关证明的,海关不予办理有关手续。
第六条 根据有关出口管制法规的规定,出口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出口的物
项和技术将被接受方直接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系统目的的,无论该物项和
技术是否列入《管理目录》,都应当申请出口许可。
出口经营者在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过程中,如发现拟出口的物项或技术有可能被
接受方用于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系统目的的,应及时向商务部报告,并应
积极配合采取措施中止合同的执行。
第七条 从事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向商务部(科技司)提交敏感物
项和技术出口申请,获批准后,凭商务部签发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到商务部
授权的发证机构(以下简称“发证机构”)领取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
第八条 商务部收到齐备有效的申请材料后予以受理,并在相关出口管制法规规定
的审查时限内做出许可出口或不许可出口的决定。许可出口的,由商务部向出口经营
者签发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不许可出口的,由商务部通知出口经营者。
第九条 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申请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经营登记证书复印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申请表》正本一份;
(三)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证明正本和中文翻译件各一份;
(四)合同副本一份;
(五)申请出口的敏感物项和技术的技术说明一份;
(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和签字样本一份;
(七)经办人和主要经营管理人的身份证明各一份;
(八)由最终用户出具的公司简介。包括业务范围、主要产品及经营状况等说明
文件一套,出口经营者应提供相应翻译件。如有最终用户的网站、宣传手册等,应一
并提供;
第十条 商务部审查出口申请时,有权向出口经营者质询。必要时,可要求出口经
营者补充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商务部视不同情况决定签发出口截止日期分别为三个月、六个月或一年
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自签发之日起计算)。出口经营者应在敏感物项和技
术出口批复单签发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发证机构领取相应有效期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
口许可证,逾期自动失效。
第十二条 出口经营者在申领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时,应如实申报,不得弄
虚作假,严禁以假合同、假信用证等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敏感物项和技术的出
口许可。
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不得买卖、转让、伪造和变造。
第十三条 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逾期自动失效。敏感
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跨年度使用时,在有效期内只能使用到次年二月底,逾期发证
机构将根据商务部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提示的许可证有效期换发相应敏感物项
和技术出口许可证。
第十四条 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实行“一证一关”制和“一批一证”制。同
一合同如需分批出口,出口经营者应在出口申请中提出,由商务部核准后,签发相应
份数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同一申请最多分批不超过十二次。
“一证一关”制系指每证只能在一个海关报关使用;“一批一证”系指每证只能
报关使用一次。
第十五条 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一式四联,第一联为办理海关手续联;第二
联为海关留存核对联;第三联为银行办理结汇联;第四联为发证机构留存联。
第十六条 发证机构收到出口经营者书面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并经核对无误
后,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发放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
第十七条 领取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商务部签发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原件;
(二)出口经营者领证人员本人的有效工作证件及出口经营者公函(介绍信)原
件;异地办理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因特殊情况需要托他人办理的,代办人应
提供出口经营者的委托代办公函(委托函应注明委托原因及受托人身份)原件及有效
身份证明。
第十八条 许可证应当仅限于领取许可证的出口经营者使用。出口经营者应妥善保
存有关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的原始单据,五年内不得销毁,以备商务部抽查。
第十九条 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一经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改证面内
容,如需对证面内容进行更改,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交回原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
许可证,并书面说明理由,重新申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后,凭原证及新的敏
感物项和技术出口批复单向发证机构领取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
第二十条 大宗、散装的敏感物项在报关时溢短装数量不得超过敏感物项和技术出
口许可证所列出口数量的5%。
第二十一条 赴国(境)外参加或举办展览会运出境外的非卖展品,参展单位(出
口经营者)应凭批准办展的文件,按规定申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敏感物项和
技术出口许可证备注栏内应注明“展览”字样。海关凭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和
出口货物报关单监管验放。参展单位应在展览会结束后六个月内,将非卖展品如数运
回,由海关凭有关出境时的单证予以核销。在特殊情况下,可向海关申请延期,但延
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二条 赴国(境)外参加或举办展览会运出境外的展卖品,视为正常出口,
参展单位(出口经营者)应凭批准办展的文件,按规定申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
第二十三条 运出国(境)外敏感物项和技术的货样或实验用样品,视为正常出口,
出口经营者应按规定申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备注
栏内应注明“货样”字样。
第二十四条 通过对外交流、交换、赠送、援助、服务等形式出口敏感物项和技术
的,视为正常出口,有关单位(出口经营者)应按规定申请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
第二十五条 已领取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发生遗失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及
时书面通知商务部及海关。如有需要,须重新履行申请手续。
第二十六条 发证机构应按照商务部联网核查的规定,每月向商务部(科技司)上
报发证数据,同时通知海关,并对海关反馈的核查数据认真核对,定时检查敏感物项
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的使用情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七条 未经许可或擅自超出许可范围出口敏感物项和技术的,以及违反本办
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商务部将依照国家有关出口管制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商务部或海关举报出口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出口管制法规
和本办法规定出口敏感物项和技术的行为。商务部和海关将为举报人保密,并依法对
违规者予以查处。对查证属实的举报,主管机关可给予举报人奖励。
第二十八条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目录》进行调整。
第二十九条 商务部对授权的发证机构进行调整时,自调整之日起,原发证机构不
得再发放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出口经营者在发证机构调整前申领的敏感物项
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二○○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