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印发《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农机发[2000]2号颁布时间:2000-04-03
2000年4月3日 农机发[200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
近年来,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对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减少粮食损失,促进
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模式,为
了加强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规范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现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
业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规范跨区作业市场秩序,保证适时收获
农作物,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民和机手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指驾驶操作各类自走式和悬挂式联合收
割机跨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邻县除外)进行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收获作业。
第三条 凡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以及与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活动有关的单位、
人员,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是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
内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管理、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保障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顺利进行。
第六条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对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
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要有组织地进行。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根据本辖区
内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数量组建若干跨区作业队。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机
专业协会等农机服务组织,经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批准,可以牵头组建跨区作业队,
并纳入统一管理。凡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必须参加跨区作业队。
第八条 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必须获得《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经农机监
理机构注册登记,领取号牌和行驶证,并经年度检验合格。
第九条 凡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同,须由机主到所在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或农
机专业协会等农机服务组织申请,经当地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核发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
第十条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由农业部统一制作,全国范围内使用,当年有
效。作业证应随联合收割机携带,一机一证,严禁涂改、转借、仿造和倒卖。
第十一条 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应熟练掌握联合收割机作业技能,熟
悉基本农艺要求和作业质量标准,持有农机监理机构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件,并经年度
审验合格。
第十二条 跨区作业队的组织者要与机手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跨区
作业队要确定专人负责,统一标志,统一联系作业任务,统一调度和指挥。跨区作业
队要配备相应数量的技术服务人员,为参加本跨区作业队的联合收割机落实维修、零
配件和油料供应等服务。规模较大的跨区作业队要配备指挥服务车辆和通讯工具。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收取的服务费要按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 跨区作业期间,引进联合收割机作业的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在本县范
围内设立接待服务站,负责到达本辖区内的联合收割机的接待和服务工作,保障外来
机车和机手的安全和利益。
第十四条 需要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的用户,一律由乡镇、村农机服务组织向县农
机管理部门申报用机数量。县级农机管理部门根据各乡镇、村农机服务组织的需求数
量,将引进的联合收割机落实到乡镇、村。
第十五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上路拦截过境的联合收割机,诱骗、强迫机手进行
收割作业。
第十六条 引进联合收割机作业的乡镇、村农机服务组织,要做好收割前的各项准
备工作,合理安排作业顺序,核实作业面积,协调处理纠纷。
第十七条 跨区作业期间,县级农同管理部门要协调组织有关单位做好农机维修及
油料、零配件供应等服务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流动服务车送修、送油、送件到
田间地头。
第十八条 跨区作业期间,农机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机执法检查,维护
作业秩序,搞好安全生产。严禁无牌无证、牌证不全的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
第三章 信息服务和作业合同
第十九条 各地要建立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收集和发布联合收割机的
需求量、农作物成熟时间、作业收费价格等信息,引导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
第二十条 组织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前,供需双方要签订跨区作业合同。跨省
的联合收割机作业合同要由供需双方的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签订。
第二十一条 跨区作业合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联合收割机数量和型号、作业地
点、作业面积、作业收费价格、作业时间、双方责任和义务以及违约处理等。
第二十二条 供需双方签订的作业合同,要做到总量供需平衡,合理确定引进或派
出联合收割机的数量。合同签订后,要分别报上一级农机管理部门备案。双方要按作
业合同约定的条款严格执行,省、地(市)农机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对在跨区作业中因组织、服务工作不力或不严格履行作业合同,造成
不良后果的单位或个人,上级主管部门要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第四章 安全生产与作业质量
第二十四条 从事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必须保持技术状态完好,安全防护装置齐
全有效,并符合《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严禁拼装劣质和
安全技术不合格的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
第二十五条 从事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发动机排气管
必须安装火星收集器,并按规定清理积炭。作业区严禁烟火,夜间作业不准使用明火
照明。
第二十六条 跨区作业队在进行长距离转移时,要统一编队,合理安排路线,注意
交通安全,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服从交警指挥,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第二十七条 联合收割机作业必须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一)收割小麦,割茬高度要符合当地农艺要求;在作物直立、草谷比为0.8 ̄1.2、
籽粒含水率为10% ̄20%、茎秆含水率为10% ̄25%的条件下,总损失率不得超过3%,
破碎率不得超过3%,含杂率不得超过3%。
(二)收割水稻,割茬高度要符合当地农艺要求;在作物直立、草谷比为1.0 ̄2.4、
籽粒含水率为15% ̄28%、茎秆含水率为20% ̄60%的条件下,总损失率不得超过4%,
破碎率不得超过3%,含杂率不得超过3%。
(三)收割玉米,割茬高度要符合当地农艺要求;在籽粒含水率为25% ̄30%、
植株倒伏率低于5%、果穗下垂率低于15%的条件下,籽粒损失率不得超过3%,果穗
损失率不得超过4%,籽粒破碎率不得超过1.5%。
对作物、地形、土壤、天气等条件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其作业质量标准可由用机
户与机手在作业前协调确定。
第二十八条 参加跨区作业的各种联合收割机要要求农艺要求,安装秸秆切碎还田
装置,秸秆切碎合格率大于90%。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或依法委托
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按照《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有关规定处罚。联合
收割机在跨区作业或转移中发生事故,参照《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的
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组
织其它农业机械参加跨区机耕、机播等作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