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法规库 > 正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通知

卫办妇社发[2004]163号颁布时间:2004-10-15

     2004年10月15日 卫办妇社发[2004]163号 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 州、云南、陕西省(自治区)卫生厅: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感染者和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从高危人群 向一般人群扩散,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也在增加,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和儿 童的健康。国务院于2004年3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 通知》(国发[2004]7号),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 部于2003年启动了全国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 其中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是示范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实施预防艾滋 病母婴传播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推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示范区应将预防母婴传播作为艾滋病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在现有健康教育、 社会动员、咨询检测、高危人群干预等工作中增加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内容。明确各 有关部门的责任,疾控部门要对新婚人群和孕产妇HIV检测及确认给予积极的配合 和指导。妇幼保健机构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承担辖区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工作的技术指导、组织培训、信息收集、汇总等工作。同时,及时将发现的阳性孕产 妇情况报告疾控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对符合条件和要求的产妇给予积极的抗病毒治 疗。各示范区办公室要加强领导和部门协调工作,在中央下发到各示范区的工作经费 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宣传、培训、随访等。   二、以实施方案为指导,科学规范推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根据试点工作经验,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各地要参照该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并组 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将针对新婚妇女、孕产妇的健康教育、自愿咨询检测、 随访及婴儿保健等工作,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注意收集病例、及时总结经验 教训。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联系。   卫生部正在组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试剂药品招标采购,各地要密切配合。 各示范区对本地育龄妇女及新婚期、孕产期妇女的情况进行了解,合理估计预防艾滋 病母婴传播咨询与检测的工作量及检测量,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工作。   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信息管理   各地要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各类登记、记录。及 时、完整、准确地填写和上报项目报表。各省(自治区)负责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 妇幼保健机构要及时汇总本省(自治区)各示范区有关数据,并于每月15日前将汇 总表格及个案表格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并抄报全国艾滋病综合 防治示范区管理办公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指导组联系电话: 010-64298634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3号A座 附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