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办发[2004]140号颁布时间:2004-04-28
2004年4月28日 卫办发[2004]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
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
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
收费等不正之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部制定了《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
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实施方案,结
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务求纠风工作取得实
效。
附件: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
设,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卫生部决定,在全国范围
内,开展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
正之风的专项治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对人民高
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纠正医疗服务
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维护好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集中整顿和专项治理,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三项任务。
一个目标:在所有医疗机构中有效遏制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
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三项任务:
(一)弘扬正气,倡导先进,树立一批医德高尚、服务优良、医术精湛、无收受
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风管理制度,包括负责人责任制度、医院评价制度、
医务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形成医院、主管部门和社会群众
相结合的行风监督机制。
(三)严肃纪律,追究责任,坚决查处严重违规违纪的医务人员和疏于管理、听
任不正之风盛行的医院或卫生部门领导。
三、治理措施
(一)加强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坚决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不正之风,是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
政工作会议确定的2004 年纠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
机构都要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切身
利益的高度,提高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各级卫生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根据党
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治理
的目标、措施和责任,广泛宣传发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二)大力弘扬正气,树立先进典型。
大力弘扬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中表现出的崇高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认真总结宣
传先进典型,倡导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
成”、拒收“红包”和严禁乱收费的强大舆论氛围。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深入调查,发现和树立一批自觉抵制医
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力宣传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加强正面
引导、促进行风建设。
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直属、直管医院向社会公开做出承诺,坚决
执行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严格内部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发挥行业带头作
用,争创行风先进模范。
(三)明确各项纪律和要求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向所属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务人员进一步明确纠风工作的各
项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并向社会公布。
1、严禁医务人员收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医务人员对患者馈
赠钱物当时难以谢绝的,必须于24小时内上交医院指定部门,由指定部门及时退还
患者。难以退还的,由医院统一处理。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告、不上交的,视同收
受“红包”处理。
2、严禁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
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当利益。
3、严禁医务人员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
收取回扣和提成。
4、严禁医疗机构对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报告及其他特殊检查等实行“开单提
成”办法,或与科室、个人收入挂钩。
5、严禁医疗机构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和项目之外,巧立名目乱收费。
6、医疗机构内部一切财务收支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取消科室承包的收入
分成办法,科室不准设立“小金库”。
(四)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
坚持防范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剖析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成因,完善相
关管理制度、建立合理运行机制,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铲除不正之风滋生土壤,建立
纠风长效机制。
1、强化医疗机构负责人纠风工作责任,建立院长一手抓医院管理、一手抓医德
医风的“一岗双责”制度,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作为院长的重要职责。
2、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善医疗质量管
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责任奖惩制度,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
行为。
3、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
人第一”的理念,把“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充分尊重患
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医患沟通,事先将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告知患者。树立
“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
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营造让患者安全、
放心的就医环境。
4、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重点检查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收费行为、医生处
方、开单检查情况。建立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定期将评价和监督
信息向社会公布,引导病人自主选择就医,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
5、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制度,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医
疗收费及药品的价格公示制和查询制,增强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透明度。通过“公告”、
“住院须知”等形式向患者和社会宣传行风纪律规定,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
召开座谈会或书面征求患者对医德医风的意见。确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接受患者和
群众的投诉,及时核查处理。
(五)强化行政监管职责,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加强监管。设立向社会公开的举报电
话和举报信箱,指定专人负责处理群众的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有责必究,件件有核
实、有处理、有反馈。对提供证据、经核查属实的举报者,给予一定奖励。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物价、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和
收费行为的日常监督。对医务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收受“红包”、药品回扣、
“开单提成”等违纪行为,查实一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
规定,责令暂停执业活动;重犯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六)严格纠风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纠风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
落实并收到实效。对医疗机构纠风工作不力,疏于管理,医务人员顶风违纪,继续收
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并追究领导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对本
地区纠风工作指导不力,监督不严,不正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或对群众举报不
认真核查,不严肃处理的,要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四、具体安排
2004年的专项治理工作分以下步骤进行:
(一)开展自查自纠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今年6月底前,组织所属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党和
国家关于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部署和要求,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
本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对自查出来的问题,依照有关规定
酌情处理,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各直属、
直管医院带头做好自查、自纠工作。
(二)组织检查
卫生部将于7月初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群众举报。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
织对部属、部管医院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专项治理情
况开展检查。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告。
(三)总结完善
四季度,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纠风专项治理情况开展检查,检查情况向
全国通报。今年年底前,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专项治理责任制的要求,向卫生部
报告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卫生部将根据各地专项治理的情况写出报告,提出明年
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报告国务院和中央纪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