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土资源法规 > 正文

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

颁布时间:1998-12-17

  为培育和规范建设用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土 地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强建设用地信息服务,增加土地使用权交易透明度,促进 土地管理部门廉政建设,国土资源部决定从1999年起,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 布制度。12月7日,国土资源部就有关问题发出通知。   一、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是培育规范土地市场的重大举措,是土地市场 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重要手段,对于引导市场投资方 向,促进土地资源、资产的合理利用有重大意义。   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合理制订土地供给和收购政 策,正确引导土地需求;也有助于解决现行建设用地供应和使用权交易中存在的 情况不明、交易不公的问题,促进政务公开化和土地管理部门廉政建设。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重要意义, 把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作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土地市场的基础 性工作来抓,并争取在近期抓出成效。 二、建设用地信息发布的内容   目前发布的信息主要是土地供给总量信息、已供给土地宗地信息、已供给土 地综合信息、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信息、市场预测信息和政府供地限制目录等。   (一)土地供给总量信息:包括拟供给的新增和现有建设用地方案、农用地 转用安排以及有关土地的规划用途和用地条件。   (二)已供给土地宗地信息:包括政府出让、出租、划拨的宗地面积、使用 人情况、出让金、租金或征地补偿费、位置等内容。   (三)已供给土地综合信息:包括土地供给总面积、供给形式分类情况、用 地类型、土地使用者类型、用地涉及的投资额等,不同地区的土地供给总量、各 宗地概况、类别对比、用地涉及的投资额等内容。   (四)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信息:包括出让及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 抵押的宗地信息和综合信息。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宗地信息,包括交易面积、交 易金额、交易人的有关情况。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综合信息包括交易总面积、交 易总金额、交易土地分类等内容。   (五)市场预测信息:包括对土地市场供给和需求作出的具体分析和预测, 对未来土地市场价格、供给、优先方向等状况的数据指标以及有关分析、预测图 表。   (六)政府供地限制目录:包括依据政府产业政策制定的划拨供地目录、限 制供地目录、禁止供地目录等。 三、建设用地信息发布的要求   建设用地信息发布是土地市场管理的新工作,各地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 地开展工作,大胆探索。目前,信息发布暂按以下要求进行。   (一)发布格式。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必须采用规范的书面印刷格式,也可同 时采取新闻发布和上网的形式。发布内容要以文字、表格和图形的方式表达。   (二)发布时间。省级土地管理部门每季度发布一次,市、县土地管理部门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发布时间。市场预测信息和政府供地限制目录的发布可定 期,也可不定期,但每年至少要发布一次。   (三)发布程序。土地市场管理部门按要求收集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分类, 做好发布前的审核,经有关领导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四)信息上报。建设用地信息采取逐级备案的形式上报。地方土地管理部 门在土地市场信息发布之日起15日内,报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省级土地 管理部门将本辖区发布信息汇总后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四、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实施   今年年底,各地要切实开展创建工作,力争发布今年第四季度或全年的已供 给土地宗地信息和综合信息。从明年起,分两个阶段实施。   2000年之前,市、县土地管理部门要按规定格式向社会发布土地供给总 量信息、已供给土地宗地信息和已供给土地综合信息。省级土地管理部门要按规 定格式向社会发布已供给土地综合信息,并上报备案。   2000年之后,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将土地供给总量信息、已供给土地宗 地信息、已供给土地综合信息、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信息、市场预测信息和政府 供地限制目录等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布。   各省(区、市)土地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工作,并在人员、 资金和设备方面给予保证,现有的点对点传输系统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信息的传 输使用。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必须如实发布和上报建设用地信息,不得弄虚作假和 瞒报,切实做到信息发布真实、及时,逐步实现土地信息社会享。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