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外汇管理法规 > 正文

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制度

颁布时间:1997-06-16

     1997年6月16日   为了解各分局履行外汇金融监管职责情况,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金融机构外 汇业务经营情况及风险状况,切实防范、化解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风险,使金融机构外 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逐步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报送年度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计划   (一)各分局应根据总行和总局对金融监管及外汇金融监管工作的要求,结合上 年实际状况,制定下一年度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计划,于每年12月底 前报送总局。   (二)年度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下一年度对加强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拟采取的措施;   2.下一年度对所辖分支局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组织、监督和指导 计划;   3.下一年度拟开展调查研究的课题。   (三)总局将各分局上报计划汇总后,结合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于每年二月底之 前下发当年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年度要点和调研课题。   二、报送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报表和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   (一)各分局应按规定及时催报并上报有关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报表,所报报表要 求完整、准确;总局除催报各直辖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报表外,应及时汇总全国金融机 构外汇业务报表。   (二)各分局应按季度上报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报送时间为 季后15天或年后25天内。该工作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经营情况:   (1)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审查情况,包括报告期初经营外汇金融 机构总数;报告期内新批机构数、到期换证机构数、扩大和减少业务范围换证机构数、 机构减少数、报告期末机构合计数等。要求分机构类型,级别分别加以说明;   (2)辖内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经营状况,包括报告期末外汇资产余额、本期变化 额及变动幅度,并分别说明外汇贷款和外汇投资等主要项目的变动情况;报告期末负 债余额、本期变化额及变动幅度,并分别说明外汇存款、对外借款等主要项目的变动 情况;   (3)量化指标考核情况,重点放在外汇资产质量、盈利水平、资产流动性三个 方面,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评价各金融机构外汇资产质量状况和到期债务支付情 况。   外汇资产质量考核指标为:不良资产比率(不良资产总额/外汇总资产);到期 资产回收率(累计收回资产总额/累计到期资产总额);逾期贷款比率;呆滞贷款比 率;呆帐比率。   盈利水平考核指标为:外汇收益率;外汇资产盈利率;外汇资本盈利率。   资产流动性考核指标为:流动比率(外汇流动资产/外汇流动负债);速动比例 (三个月内可变现资产/外汇总资产)外汇流动资产/外汇总资产。   根据上述考核情况,对所辖地区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经营状况、外汇业务风险进 行分析、评比和排名。   (4)对本辖区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经营状况、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外汇业 务风险的总体分析和评价,针对问题确定下期监管工作重点和重点监管机构名单。   年度报告还应说明当地主要经济指标,如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利用外资总额(分 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债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银行年结售汇总量、进出口核销量 等。   2.在报告期内执行本监管制度及完成总局布置的监管工作情况。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报告期内对总局下发的主要金融监管政策制度是否逐条落实;采取了哪些 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并分析这些政策、制度对本地区外汇金融状况的影响。   (2)完成总局布置的报告期内各项监管工作的情况;应逐项说明是否完成。采 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如未完成,要说明未完成的原因,已完成程度,及何时完成。   (3)对总局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各项规定、措施的反馈意见。   (三)总局应按上述第(二)条有关要求完成直辖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 并将各分局上报的监管工作报告及时进行汇总分析,于季后45天或年后60天内完 成季度或年度全国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   三、报送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年度工作总结。   各分局应于12月底以前,向总局报送本年度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 总结。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   1.外汇金融监管人员配备情况;   2.贯彻执行有关外汇金融监管政策规定情况;   3.外汇金融非现场监管工作中有特色有创新的成功经验;   4.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5.下一步工作设想。   分局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本年度工作总结可同时报送,但应分作两份材料,一式 两份。   总局应于次年1月底以前完成全国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总结。   四、做好全国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机构监管信息调研工作。   各分局应围绕总局下发的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活动,原则上要求各分局每年至少上 报两份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信息调研材料。总局对分局上报的调研材料应及 时进行信息处理。   五、建立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资料档案。   总局和各分局应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各类办法和规定、文件、重要领导批件、 监管报告、金融机构基础资料(包括内部规章制度)、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报表及其分 析报告、金融机构外汇从业人员变动情况等建立基础档案,并加强对内部档案资料的 管理。   六、建立重大外汇金融事件报告制度。   凡本地区金融机构发生重大外汇事件,如外汇经营发生巨额亏损、出现外汇支付 困难、发生外汇案件或经济纠纷、高级外汇业务管理人员更换等,各分局应迅速上报 总局。总局对此应及时进行处理。   七、建立外汇金融非现场监管检查评比制度。   总局将根据以上工作内容对各分局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成果进行能 度检查评比,对按时完成工作且工作成绩突出的分局,予以表彰,对不认真执行本制 度、影响全局工作进度的分局及其有关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   本制度自1997年7月1日起实行。                (6)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