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邓楠副部长在西部科技需求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科发农社字[1999]551号颁布时间:1999-11-26
1999年11月26日 国科发农社字[1999]5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委,有关部门科技司:
1999年11月5日至6日,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在北京召开了“西部科
技需求座谈会”,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的代表和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科技部邓楠副部长在会上做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贡献力
量”的讲话。现转发给你们,供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参考。
附: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贡献力量(邓楠副部长在西部科技需求
座谈会上的讲话 1999年11月5日)
同志们,各位专家:
今天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召集西部十省(区、市)的代表和相关专家,在这里
召开“西部科技需求座谈会”。会议的目的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
战略部署,讨论研究科技如何更好地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贡献。下面我讲几点
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要深刻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意义
近年来,江泽民总书记对西部大开发做了多次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前不久,江
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中明确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已基本具
备。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重要历史机遇,从现在起有关部门应加紧进行研究。要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发展的主
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要方针政策,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
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1997年8月,江总书记在考察西北地区时指出:
“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
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
改变。经过一代一代人的长期持续的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
实现的。”今年3月、6月和8月,江总书记又多次指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
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从现在起,即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朱镕基总理最近几年也多次讲到西部开发的问题,而且多次专赴西北调研。最近,
朱总理考察了甘肃、青海、宁夏,并就西部大开发做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加快中
西部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在90年代初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
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设
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还指出:“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
著增强,东部沿海地区有了很大发展,现在有必要也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
度。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江泽民总书记指示精神上来,精心研究,
统筹规划,科学地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任务、政策和步骤。”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
重要指示,深刻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1.西部大开发是建设共同富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朱总理在关
于西部大开发的讲话中,讲到了小平同志在90年代初提出的两个大局,一个大局是
东部先发展,另外一个大局就是,当东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
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现在东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到了考虑另外一个
大局的时候了,西部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
就是说,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所有的人都要富起来。实现共同富裕,靠大锅饭不行。
大锅饭就是大家都一块儿穷。我们采取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是一个大局。
但是,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帮助后面的人,这也是一个大局。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
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的责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中,具有中国特
色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2.西部大开发是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国民经济
已经进入调整结构,提高素质的重要时期。提高素质和质量是针对全国而言的,西部
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和重庆等
10个省区市,10个省区市的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5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22%,GDP占全国GDP的14%。这10个省区市人口较少,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
富,但远离海洋,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不发达,社会文化事业落后,恰恰是整个经济
中素质效益最差的,结构也很不合理。要使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国
民经济的素质。提高质量,调整结构,不在西部下功夫,这个目标是达不到的。
从发展的角度看,西部没有大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
制约因素。首先是扩大内需,如果西部还很穷的话,怎么扩大内需?所以要扩大内需
必须加快西部发展。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这个问题关系中华
民族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比如长江流域的大洪水,北方地区日益严重的
沙漠化;比如滇池,滇池现在是富营养化,蓝藻已经快一米厚了,船都靠不上码头。
开始的时候我们注意不够,现在要治理滇池,要花多少钱?我看几百亿都不够,现在
已经投了几十亿了,蓝藻还那么多。治理滇池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你仅治了点源污
染,点源污染只占10%。还有面源污染,面源污染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城市污
水;一方面是农业污染。农田面源污染治理起来更难。滇池的水体一年还可以换四分
之一,我们还有很多湖泊根本没有来水,是死湖,没有办法换水。要是污染的话,根
本就没办法。西北的荒漠化,河流、湖泊的干枯是重要原因。湖都变成了沙漠,再恢
复就很困难。生态环境一旦破坏,许多东西是不可逆转的。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是我
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所以从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加
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意义也十分重大。
3.西部大开发对于巩固国防,保障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广
大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又多为沿边和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巩固
国防,保障国家安全,巩固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保持安定的社会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江泽民同志把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
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不仅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都具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前面我谈到了江总书记和朱总理关于实施西部
大开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中,都强调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机已经成
熟,条件已经具备。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西部开发的高度重视,必将为加快西部发展注
入强大的动力。
第二,改革开放20年,国家实力有了巨大增强,广大西部地区也取得了很大进
步,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力的增强使我们有能力对西部的开发给予比
较大的支持。过去我们想搞西部大开发,可实力不够,现在东部地区已经比较富裕了,
我们有一定的实力来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目前,虽然东西部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但是从西部自身来说,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三,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工作取得
了大量的科技成果,科学技术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例如,在
农业领域,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42%。科学技术对于西部发展的
重要作用,也是为人们所共识的。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也能够为西部大开发提供
更好的技术支撑。
现在,关于西部大开发,在全国各界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我相信,在党中央
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和西部地区人民的积极努力,我们能
够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好。
三、科学分析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西部大开发到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和不利因素?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从有
利的因素来看,一个是国家重视,已经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同时西部地区也有这样
的要求,积极性很高。这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第二个有利条件,就是西部地区资源
丰富,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第三个有利条件就是已经有了比
较切合西部实际情况的西部开发大思路。关于西部大开发,朱镕基总理特别讲了四个
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二是切实加强生态环
境保护和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是西部大开发的
关键。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新时期、新形势
决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不应是我们过去开发东部的思路,而必须根据国内和国际以
及西部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路创新。过去我们开小煤矿,小炼焦,小化肥,小造
纸等“五小”企业,当时对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严重
的污染。这些事情可以进行认真的总结,作出科学全面的评价,到底是贡献大还是浪
费大?当时可能对于积累资金发挥了作用,但是它带来的问题,如破坏资源、污染环
境,可能把它带来的收益都抵消掉了。这到底合算不合算,值得探讨。有些东西,当
时看起来是好事,现在看就不一定是好事。第四个有利条件是西部劳动力的成本低,
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劳动力优势已经没有了。第五个有利条件是西部的科技积累也
有了一定的水平,而且已经建立了许多有优势的科技产业。
刚才胡鞍钢博士说要多谈有利条件,但我觉得还要谈不利条件。谈到不利条件,
人们经常讲西部地区人才缺乏、科技落后,地理条件封闭,生态环境恶化,还有基础
设施比较薄弱等。我认为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两个:一个是时机,一个是观念。为什
么?东部当时发展的时候,也是靠生产一些低水平产品来积累资金的。在发展过程中
也出现过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等。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经济总体上供大于求,
社会主义统一的大市场正在逐步建立,东部的发展模式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
这样的形势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再沿用东部当时发展的模式就
行不通了。没有优势产品,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没有有市场的产品,就卖不出去。
卖不出去就不可能集累资金,你怎么发展?所以我们在谈西部发展的时候,特别要重
视当前的市场因素。不重视市场,西部的发展就不可能。第二个就是观念,我觉得观
念的制约是最大的制约。最近听山西的一个民营企业家说,他去承包山西一个国营企
业。在岗的安排了工作,离退休人员也相应地提高了待遇,为此出资4000万。但
退休工人就是把他堵在厂门口。他一家一家去拜访,或者根本不见,或者见了面就骂,
根本不听你解释,他们就是认为这是国有的东西,你民营企业来承包,这是我们绝对
不能允许的。我看这在广东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观念问题。西部开发要取得良好
的成效,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观念上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
四、西部大开发,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西部大开发应当如何做?还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一个关键是充分利用政策,
利用政策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工作的着眼点。西部大开发,光靠
政府今天修一条路,明天建一个项目是不够的。也就是说光靠外因不行,还要靠内因,
靠政策调动起西部人民的积极性。第二个关键是依靠科技。现在都说供大于求了,应
当怎么办?西部发展,目的就是要让人民富起来,让老百姓富起来。老百姓收入增加了,
可以扩大内需,反过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开发西部的目的。产业
结构调整,经济素质提高,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使农民富起来。如何增加人民收
入?我看只有一条,就是依靠我们整个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
场竞争力的产品。所以,朱总理讲西部大开发时强调,科教要先行。我们做科技工作
的,对于西部大开发,工作上应当先行,勇于迎接这一伟大挑战。
开发西部,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科学规划,要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
有了科学的规划,西部大开发就可以减少盲目性。要认真分析西部地区的各种有利条
件和不利因素。西部尤其是西北部最大的问题是缺水,到底水能支撑多大的经济规模,
如何开源截流。我们在一些地方搞过防渗渠,把更多的水引到农田,渗水确实减少了,
但水渠两岸的树都干死了。两岸的生态环境也要用水。无限制的资源开发利用,到了
一定程度,会带来严重后果。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比如说发展节水农业,要有适应
当地条件的有效技术。还有,要根据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调整品种结构。比如在宁夏,
还要不要大规模种水稻?调整产业结构,是不是要更好地发展旱作农业?不同的地方到
底应当种哪个树种?朱总理还提出陕北到底种树还是种草好;是种梯田还是就干脆封山
育林。这些问题都要跟科学规划的制定相结合,进行认真研究。发展林业,必须选好
树种,树种选不好,结果肯定不好。我们的林业过去把精力主要放在砍树上,树种方
面的工作应当加强。以前云南好多马尾松、小老头树,一个是长得慢,一个是固沙的
作用也不好,又爱生病虫害,松毛虫一来全军覆没,这些都是教训。要通过制订科学
规划和切实可行行动计划,真正能够使农民尽快受益,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二是刚
才讲的要特别注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规律,要注意市场,一切从市场出发。这是我们
开发西部的一个指导思想。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有没有市场,考虑将来的经济效益。
最近看到介绍河北乐乎县的经验,乐平县原来是很穷的,是贫困地区。但是经过五六
年、七八年的时间,面貌大为改观。它的经验一是立足市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根
据市场打名牌产品,生产他们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二是规模化,基地化,按照市场需
求生产,给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三是重视科技投入,高科技含
量保证高质量,高质量保证创名牌。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生
产。五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带动农产品生产。五是加快农产品市场
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持续发展。这几条经验体现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结果就使
人民收入增加了几倍。西部大开发,特别要注意市场。因为你的产品再好,如果没有
市场,生产出来也可能卖不出去。陕北也有很好的经验。陕北的苹果我觉得不错,有
一段时间就是卖不出去。可是去年,陕北的苹果就脱销,还到山东去买苹果,然后拿
到陕北再卖,为什么?原因在市场。陕北人民注重开拓苹果市场,注重培育自己的市
场品牌,有了苹果市场,自己的苹果都不够卖了。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买好苹果要
到陕北。还有好多地方开拓市场的好例子。所以西部开发如果光注重于种什么东西,
而不重视市场的话,是不行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特别要注意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恢复和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
大意义。而且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也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大开发,要特别注意这
三个问题。
五、因地制宜,明确工作重点
西部大开发,科技如何做。我们这个座谈会主要是请大家出思路,出想法,所以
我也不准备讲太多。西部开发,科技先行,首先要找准切入点。先制定总体规划,然
后分步实施。要找准切入点,突出工作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只谈项目,要弄清
这个项目跟总体规划有什么联系,对于解决关键制约因素,有什么关系。不弄清思路,
不找准工作切入点,可能会做了半天都是芝麻小事。所以要选好科技工作的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要确实能对当地的经济有比较大的贡献,使农民的收入能有比较大的增长。
一步一个脚印,务求实效。这个会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框架性的科技行动计划,请大
家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科技工作的特点和你们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提
出建议。
第二,要特别重视机制建设,科技加机制。我们地方科委在开展西部开发工作的
时候,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找什么项目上,而要把相当的精力放在重视机制建设上,包
括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机制,包括帮助我们的示范点建立比较好的服务体系,
这样科技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比如像一些地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怎么让
农民掌握你推广的技术,怎么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如何推动产供销一条龙,如何推
动农业产业化等;这些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比搞一个具体项目更重要,应当进行认真的
研究。所以开发西部不能只是几个项目,关键是把机制弄清楚,搞清到底需要哪些政
策,有些政策我们科技部门能给的就给,不能给的就到国务院呼吁。
第三,要注意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机制主要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产业化建
设。科技自身能力建设十分重要。科技的能力和水平,以及自我开发能力,四川、陕
西还比较强。但是有些省,像青海,就差一些。在青海,我看过一个研究所,一年的
费用才几万元,研究水平也很低。这样的条件,科技怎么样为当地经济服务?所以必
须提高科技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通过加强科技本身的能力建设,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留住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借东部的力量,借东部的科技优势来发
展西部,这也是能力建设的一部分。要学会把别的地方的科技人员引来帮你工作。我
上次从西部考察回来,深感西部地区加强能力建设非常重要,向财政部呼吁,能不能
给点钱支持西部地区加强科技能力建设,今年财政部给了一千万,虽然钱很少,但可
以开始启动这项工作了。把东部的研究所和西部的研究所联合起来,共同研究西部的
问题。大家通过联合研究,把西部的研究力量带起来,既解决了西部的问题,又提高
了研究水平和能力。我们希望这件事将来做得更有效。当然对有些省来说,还要解决
机制和观念,使科技的潜力能够释放出来。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科技部工作的重点主要考虑以下四点:
1.在“十五”计划中,把西部开发作为一个重点,设立专项。在“十五”计划
里面,不管是攻关计划,还是863计划都是以专项计划为主。应当把西部这一块工
作也作一个专项。因为西部和全国一比,科技水平有一定差距,因此西部的项目可能
就排不上队了,如果我们把它单列出来,通过专项支持,可能对西部开发会起很大作
用。这个专项要选择好项目,项目的选择要符合四个条件:第一,必须有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本身就有资源优势,西部开发如果没有资源优势,这个项目和东部竞争肯定
竞争不过。第二,要有科技优势。不管是引来的,还是自己研究开发的,都要有科技
优势,有科技含量。前不久深圳的高科技交易会,西部还是有很多的优势。西藏成交
两个多亿!西藏都成交了两个亿,安徽成交了六个亿,我估计可能陕西、四川成交的
更多。西藏的项目是电池,第一有这个技术优势,第二有铅这个资源优势。生产电池
没有放在西藏,而是放在成都。铅的运价本来很高,可是因为西藏进的车多,回来的
时候都放空车,所以用放空的车来运铅,运费反而比别的地方还低,使产品的竞争力
增强了,所以说要结合当地的优势,科技优势与资源优势相结合。第三,要有利于生
态环境建设。西部开发要重点选择能对经济有带动作用,并且能有利于生态建设的项
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好结合。第四,要能够和国家大工程相结合。刚才
有同志说,西部某项大工程花了25个亿把大河的水调过来,结果大水漫灌,土地盐
碱化了,然后又要来治理盐碱。如果早把科技力量介入到工程建设中,及早考虑到盐
碱化的问题,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后果了。如果搞节水灌溉,同样的水量,灌溉面
积可以扩大一倍甚至更多,还不盐碱化,这个投资效益不就大了吗?类似的例子还很
多,就是说这些大的工程,要跟科技结合,否则容易产生浪费。所以西部开发科技项
目的选择要配合国家大的工程建设。
2.做好星火西进。星火计划搞了这么多年,确实对中国的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做
出了很大的贡献。下一步怎么做,怎么才能使星火进一步燎原,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农业产业化。刚才我讲不管搞什么东西,总得卖得出去,
那么现在西部的农产品、资源的优势怎么卖出去呢,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农业产业
化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搞基地建设,我指的这个农业产业化,不是搞工厂化农业、
搞大棚,而是大田作物的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好,而且性能稳定,才能够跟后面产
业化的加工有效对接起来。否则今天生产出来这种东西,明天生产出来那种东西,原
料质量不稳定,后面的工厂怎么加工出质量稳定的、有竞争力的加工品?基地建设可
以使加工企业和原料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农民可以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东西,获得
比较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企业也可以给你提出所需原料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提供
技术帮助。企业会因为你原材料的质量高,提高经济效益;农民因为有良好的销售渠
道,减少了很多中间流通环节,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中药材、烟草都可以通过基
地来生产。星火计划也可以按照基地生产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玉米是用来生产蛋白质,
还是油脂,还是当饲料,就大有文章可做。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发生产不同的产品。
现在交公粮,不同品质的粮食堆到一起。这些做法都是小农经济的做法。产业化必须
要针对最后的加工产品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当然方式可以很多,公司加农户加基地是
一种做法;或者是找商业单位代理来收购,各种方式都可以。我认为星火计划应把农
业产业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星火计划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让千家万户农民富起来。农
业产业化是使企业和农民都受益的有效方式。当然也不排除发展一些乡镇企业。这也
是农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要搞示范试点,以点带面。
3.科技部要推动联合。就是要把东西部联合起来,把科技界的力量联合起来。
西部大开发是个大局,东部要积极帮助西部发展;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也要积极响应党
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科技部在这方面要多作工作。东部怎
么帮助西部,组织科研力量支援西部开发,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科技
支持三峡库区建设,最近报道重庆生产一批名牌产品,都是对口支援的结果。东部的
名牌企业到西部去建设,把东部的名牌产品引到了三峡库区。比如说我们支援西藏,
比较好的办法是与东部地区联合搞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或联合办企业。从科技部的角
度也要搞清楚西部地区到底需要什么,重点和关键是什么。科技部不可能有那么大的
财力,但是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做很多事。今后要在推动联合方面多做工作。西部和东
部的结合,可以是资金方面的结合,也可以是技术方面的结合,方式可以多样。
4.要选择实施一些对全局有影响的大项目。通过选择实施一些对全局有影响的
大的科技开发项目进行试点,推动西部大开发面上的工作。具体选择那些项目,大家
也可以认真地思考设计。
科技部的工作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积极地参加到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中。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内容需要探讨。这次座谈会时间很短,希望大家帮助我们出谋划策。
到底怎么做好西部大开发这篇大文章?科技怎么西进?你们希望科技部在这方面怎么来
做工作?请你们多提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完成中央国务院提出
的这一新的战略任务。我想广大西部地区也会抓住这个机遇,实现梦寐以求的大发展
目标。我就说这么多,供大家参考。
谢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