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贸委法规 > 正文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部分进口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的终裁决定(一)

国经贸调查[2002]829号颁布时间:2002-11-12

     2002年11月12日 国经贸调查[2002]829号   根据2002年4月1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首钢总公司和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提 出的申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对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于2002年5月20日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 国,本文特指中国大陆地区)境内的部分进口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国家经济 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贸委)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所受损害 及损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现作出终裁决定如下:   第一章 调查程序   一、成立调查组   立案后,国家经贸委成立了本案产业损害调查组(以下简称调查组),具体负责本 案的产业损害调查工作。调查组调查了1997-2002年1季度的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基 础确定国内产业是否受到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二、应诉登记   2002年5月29日,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产业损 害调查的通知》,要求本案利害关系方进行参与调查活动登记。共355户企业进行了登 记,其中国内生产者6户,国内进口商20户,国内用户263户,国外生产者50户,国外出 口商16户。   三、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   2002年6月18日至21日,国家经贸委向有关利害关系方发放了《国内生产者调查问 卷》、《国外生产者调查问卷》、《国内用户调查问卷》、《国内进口商调查问卷》 近400份。在规定时间内共回收答卷276份,约占发放问卷的70%,其中回收《国内生产 者调查问卷》答卷66份,约占该类问卷发放量的95%左右。调查组对答卷进行了认真汇 总分析。   四、听取有关利害关系方陈述   2002年6月至9月,国家经贸委分别召开本案申请人及其他国内钢铁产业代表陈述 会和部分下游企业意见陈述会。先后听取了申请人及其他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就提起保 障措施调查的理由陈述,汽车、家电、冶金、造船、石油、化工和建筑等行业的下游 用户企业的意见陈述。同时,还接受了相关利害关系方提交的大量书面意见及相应的 证据。   五、听取有关国家政府意见   2002年7月至10月,乌克兰、韩国等有关国家政府代表团就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 等事宜向国家经贸委陈述了意见。国家经贸委有关人员还参与了与日本等国的保障措 施磋商。欧盟驻华使团等机构向国家经贸委提交了书面意见。国家经贸委认真听取、 研究了他们对本案的意见。   六、召开产业损害调查听证会   为了给申请人、国内钢铁产业和其他利害关系方提供公开发表意见的机会,进一 步获取证据材料,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进口钢铁产品 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听证会”。部分中国国内钢铁生产企业、进口商、用户及其代 理人,涉案国家(地区)钢铁生产企业、出口商及其代理人以及乌克兰、俄罗斯、法 国、美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驻华使馆的代表共800多人次参加了听证会,72家单 位递交了书面材料,67人次在听证会上作了发言。   七、调取相关数据   国家经贸委对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同时还向海关总署、国 家统计局等有关机构调取了全国和行业数据。   国家经贸委对调查获取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对相关利害关系方 的意见依法予以了充分考虑。本案的调查和终裁是按照调查获取的事实和相关证据, 严格依据《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的。   第二章 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本案申请人申请调查的产品为进口至中国的普通中厚板、普薄板、硅电钢、不锈 钢板、其他普钢带、普盘条、普通条杆、普通型材、无缝管、焊管和钢坯。   根据有关利害关系方的意见和钢铁产品划分的一般标准,国家经贸委对上述产品 进行了细分,共分为普通中厚板、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镀锡板(带)、镀锌板 (带)、彩涂板(带)、取向硅电钢、无取向冷轧硅电钢、不锈钢中板(带)、热轧 不锈钢薄板(带)、冷轧不锈钢薄板(带)、其他不锈钢板、其他(热轧)普钢带、 普盘条(带有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凹痕、凸痕、槽沟及其他变形的不规则盘卷的铁及非 合金钢的热轧条、杆除外)、螺纹钢、冷轧棒材、H型钢、截面高≥80毫米槽钢、截面 高≥80毫米角钢、其他普通型钢、冷弯型钢、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石油天然气用套、 导及钻管、焊管、钢坯等25类。这25类产品为本案的被调查产品。   被调查产品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 产品 产品类别 海关税则号 序号 1 (一)普通中厚板 72082500 72083700 72085200 72083600 72085100 (二)普薄板 2 1.热轧普薄板 72081000 72084000 72082600 72083800 72085300 72082700 72083900 72085400 72089000 3 2.冷轧普薄板 72091500 72091600 72091700 72091800 72092500 72092600 72092700 72092800 4 3.镀锡板(带) 72099000 5 4.镀锌板(带) 72101100 72101200 72121000 6 5.彩涂板(带) 72103000 72104100 72104900 72122000 72123000 72107000 72124000 (三)硅电钢 7 1.取向硅电钢 72251100 72261100 8 2.无取向冷轧硅电钢 72251900 72261900 (四)不锈钢板(带) 9 1.不锈钢中板(带) 72191200 72193100 10 72201200 72191300 72191400 72192300 2.热轧不锈钢薄板(带) 72192400 11 72193200 72193300 72193400 72193500 12 3.冷轧不锈钢薄板(带) 72202000 72199000 72209000 4.其他不锈钢板 13 (五)其他(热轧)普钢带 72111300 72111400 72111900 72119000 14 (六)普盘条(带有轧制 72139100 72132000 过程中产生的凹痕、凸 缘、槽沟及其他变形的 不规则盘卷的铁及非合 金钢的热轧条、杆除外) (七)普通条杆   15 1.螺纹钢 72142000 16 2.冷轧棒材 72151000 72155000 72159000 (八)普通型材 17 1.H型钢 72161010 72163300 18 2.截面高≥80mm槽钢 72163100 19 3.截面高≥80mm角钢 72164010 20 4.其他普通型钢 72165090 21 5.冷弯型钢 72166100 72166900 72169100 72169900 (九)无缝管 22 1.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 73041000 23 2.石油天然气用套、导 73042100 73042900 及钻管 24 (十)焊管 73051100 73051200 73051900 73052000 73061000 73062000 73063000 25 (十一)钢坯 72071100 72071200 72071900 72072000   国家经贸委从产品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能、生产工艺、产品用途、海关税则分类、 市场销售特点等方面对中国国内生产的相关钢铁产品与被调查产品进行了比较,认定 中国国内生产的相关产品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产品用途 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国家 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相关产品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 生产这25类产品的国内生产者或其产量占国内总产量大部分的国内生产者构成25个国 内产业。国家经贸委的调查和最终裁定按照上述25类产品和国内产业分别作出。   第三章 不可预见情形的发展   一、申请人的意见   申请人指出,2001年7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 2002年3月5日,美国宣布并于2002年3月20日始对进口至美国的部分钢铁产品实施保障 措施;2002年3月27日,欧盟宣布并于3月29日始对进口至欧盟的部分钢铁产品实施临 时保障措施;2002年9月29日欧盟正式实施最终保障措施。   申请人认为,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时,虽然知道美国发起了钢铁产品保 障措施调查,但是不可能预见到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的方式、范围等, 更不可能预见到美国实施保障措施对欧盟或其他国家(地区)的影响程度以及欧盟和 其他国家(地区)也开始实施保障措施。中国同样也不可能预见到美国的保障措施对 中国钢铁产品进口的影响程度。因此,不可预见情形的发展条件是成立的。   申请人认为,上述变化是不可预见的,它直接导致了进口钢铁产品数量的激增。   二、其他利害关系方的意见   关于不可预见情形的发展问题,其他利害关系方指出:   (一)美国、欧盟采取的保障措施不属于不可预见的范围。美国发起部分钢铁产 品保障措施调查是在2001年7月,发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期间。中国应当知 道美国会采取保障措施,且能够预见到美国实施保障措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二)美国、欧盟采取措施的产品范围与中国调查产品的范围不一致。   美国、欧盟调查的产品范围和采取措施的产品范围与中国本次调查的产品范围不 一致,即便中国国内产业确实由于美国、欧盟的措施而受到了影响,这些措施之外的 产品对中国也不可能有任何影响。   (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美国实施过的贸易措施不是不可预见的。美国于 1998-2001年间采取的措施,发生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是中国已经知道的事实, 不是不可预见的。   (四)中国国内进口的增加是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履行承诺引起的,不属于 不可预见的范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降低钢铁产品的进口关税,并且取消非关 税壁垒。这些承诺必然导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钢铁产品进口量的增加,这是中国能 够预见且应当预见到的。   (五)不应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的数据作为认定损害和因果关系的理由。中国 调查机关在调查国内产业是否受到损害时,调查了1997-2002年1季度的数据。中国加 入世贸组织前国内产业受到的损害并不是由于加入世贸组织造成的,因此,这部分数 据不应作为认定损害和因果关系的依据。   三、国家经贸委的认定结论   国家经贸委审查了上述各方的观点及所附的证据,认定美国采取的保障措施和欧 盟及其他国家(地区)采取的临时保障措施、最终保障措施和其他形式的贸易保护措 施属于不可预见情形的发展。   (一)美国最终采取的保障措施是中国不能预见的。   虽然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期间知道美国于2001年7月发起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 调查,但中国不可能预见到美国最终会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大面积的、十分严厉的保 护措施,对保障措施的方式、范围等是不能预见的。   (二)美国保障措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中国不能预见的。   美国采取保障措施的结果是,欧盟仅在7天之后(即2002年3月27日)就宣布并于 3月29日始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9月29日,欧盟已经宣布实施最终保障 措施。国家经贸委注意到,这是欧盟自世贸组织成立以来采取的第一个保障措施,这 表明欧盟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其在保障措施问题上的态度。   与此同时,加拿大、保加利亚、智利、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国也宣布启动保障 措施调查程序,有的已经实施临时或最终保障措施。其他一些国家(地区)也相继对 钢铁产品采取了限制进口措施。   这些都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所不能预见的。   (三)由于美国等国家(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导致中国钢铁产品进口的增 长是中国不能预见的。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期间,根本不会预见到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钢铁进 口市场的美国和欧盟将会在2002年3月先后采取保障措施或临时保障措施,也无法预见 到其他国家(地区)也采取类似的限制钢铁进口的措施。事实上,世界范围内已经形 成了对钢铁比较严重的贸易保护。由于其他国家(地区)限制钢铁进口,导致同样作 为世界主要钢铁进口国之一的中国钢铁产品进口量的增长。本次裁定存在严重损害并 存在因果关系的5种钢铁产品,2002年1季度比2001年4季度进口量增加了475894吨,增 长20.22%,比2001年1季度增长9%。数据表明,被调查产品的进口不仅已出现较快的增 加,而且已呈现继续快速增加的趋势。   由于各类钢铁产品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即便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地区) 没有实施保障措施的钢铁产品,也会由于其限制进口措施的影响,导致对中国出口的 大量增加。   (四)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前年度的数据是确定国内产业损害的需要。   国家经贸委为调查国内产业受到损害的情况,有必要对几年来国内产业的状况进 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比较分析,发现产业变化的趋势,分析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原 因。这种做法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综上所述,国家经贸委认为,部分钢铁产品进口增长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 属于不可预见情形的发展。为了弥补国内产业已经受到的损害并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为中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时间,有必要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采取保障措 施。   第四章 对被调查产品各品种的裁决   第一节 裁定存在严重损害并且存在因果关系的产品   经过调查和分析,国家经贸委认定,生产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彩涂板(带)、 无取向冷轧硅电钢、冷轧不锈钢薄板(带)5个产品的国内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且进 口增长与国内产业所受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分述如下:   产品一 热轧普薄板(产品序号 2)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热轧普薄板是进口至中国的宽度在600毫米及以上的经热轧的铁或非合 金钢平板轧材。该类产品未经包覆、镀层或涂层,主要包括各种经热轧的卷材和板材。   被调查产品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081000,72084000,72082600,72083800, 72085300,72082700,72083900,72085400,72089000。   热轧普薄板的主要生产过程有两种:一是将钢坯加热后通过热连轧机轧制、冷却、 再卷取而成;二是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成热轧卷,热轧卷开卷后,矫平或平 整、剪定尺,即成为热轧薄板。该产品主要是作为冷轧钢板、焊管、冷弯和焊接型钢 的原料卷或用于制作各种结构件、容器、汽车、集装箱等。   中国国内生产的热轧普薄板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 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 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热轧普薄板与被调查产品属 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热轧普薄板的8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 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热轧普薄板进口量分别为2173757吨、1922186吨、 2802302吨、2716024吨和2630803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1.57%、增 长45.79%、下降3.08%和下降3.14%。1999年比1998年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之后一直保 持在较高水平上,没有明显下降。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增长21.03%,年均增长4.89%。 2002年1季度比2001年4季度增长58.78%。进口数量呈大幅增长趋势。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热轧普薄板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1.68%、 18.50%、23.33%、25.30%和21.71%。总体呈上升趋势,1999年和2000年均比上年有较 大幅度上升。   (三)国内产业指标。   1.生产能力、产量增长趋缓,开工率下降。   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1997-2001年分别为8145531吨、8932076吨、10816312吨、 14106158吨和12891511吨,1998-2001年生产能力分别比上年增长9.66%、增长21.10%、 增长30.42%、下降8.61%,2001年下降幅度较大。   被调查企业总产量1997-2001年分别为6111200吨、7142148吨、8418469吨、 8041439吨和8519557吨,1998-2001年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6.87%、增长17.87%、下降 4.48%和增长5.95%。2002年1季度比2001年1季度产量下降3.17%。总体看,产量近期增 长趋缓,且2002年1季度产量同比也有所下降。   被调查企业开工率1997-2001年分别为75.03%、79.96%、77.83%、57.01%和66.09%, 2000年下降幅度较大,比1999年下降20.82个百分点,2001年略有上升,但仍比1997年下 降8.9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23个百分点。开工率总体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2.销售量、市场份额增长趋缓。   被调查企业销售量1997-2001年分别为3841174吨、8180775吨、6492946吨、 7615642吨和8036182吨,1998-2001年销售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2.98%、下降20.63%、 增长17.29%和增长5.52%。2000年和2001年销售量增长趋缓。   被调查企业市场份额1997-2001年分别为37.95%、77.14%、46.63%、54.00%和 58.86%,1998-2001年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增加39.19个百分点、下降30.51个百分点、 增加7.38个百分点和增加4.86个百分点。1999年市场份额下降幅度较大,且2001年增 长趋缓。   3.销售价格明显下降,销售收入近期出现下降趋势,税前利润近期明显下降。   被调查企业加权平均销售价格1997-2001年分别为2266元/吨、2092元/吨、 2009元/吨、2313元/吨和2102元/吨,1998-2001年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7.67%、下 降3.96%、上升15.10%和下降9.13%,2002年1季度比2001年1季度下降13.65%。2001年 比1997年下降7.24%,年均下降1.86%,下降幅度十分明显。   被调查企业销售收入1997-2001年分别为10204320790元、19512551232元、 15181226932元、19927523079元和19819491229元,1998-2001年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 增长91.22%、下降22.20%、增长31.26%和下降0.54%。2001年销售收入开始出现下降趋 势。   被调查企业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204694099元、-753752565元、 -290491232元、1557936611和835424615元。1998-2001年税前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 468.23%、上升61.46%、上升636.31%和下降46.38%。2002年1季度比2001年1季度税前 利润下降85.14%。2001年比2000年明显下降,2002年1季度同比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被调查企业单位产品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45.45元/吨、-80.82元/吨、 -38.45元/吨、180.82元/吨和88.59元/吨,1998-2001年分别比上年下降277.81%、 上升52.42%、上升570.26%和下降51.00%。2001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4.就业人数近期持续下降,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   被调查企业就业总人数1997-2001年分别为6604人、8051人、11630人、10646人和 10048人,1998-2001年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上升21.91%、上升44.45%、下降8.46%和下 降5.62%。就业人数2000年和2001年持续下降。   被调查企业人均工资1997-2001年分别为16403元、16236元、14912元、15770和 18276元,2001年比1997年增长11.42%,年均增长2.74%。总体呈上升趋势。   被调查企业劳动生产率1997-2001年分别为1180吨/人、1170吨/人、1102吨/人、 1093吨/人和1529吨/人,2001年比1997年上升29.58%,年均上升6.69%。总体呈上升趋 势。   (四)中国国内热轧普薄板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   1997-2001年,国内热轧普薄板产业生产能力、产量近期有所下降,开工率下降; 销售量、市场份额增长趋缓;销售价格明显下降,销售收入近期出现下降趋势,税前 利润近期明显下降;就业人数近期持续下降,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   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热轧普薄板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且在近期表现更为 明显。   (五)被调查产品中以下产品没有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1.国家经贸委调查认定,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税则号72082700 项下轿车底盘冲压件、车轮轮辐、商用车车厢用部分超深冲热轧普薄板,由于国内产 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该类进口产品没有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2.国家经贸委调查认定,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税则号72083800、 72083900、72085300、72085400项下集装箱用部分热轧普薄板,由于国内产业不能完 全满足需求,该类进口产品没有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三、进口与严重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进口增长是造成国内产业严重损害的重要原因。   调查表明,热轧普薄板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9年比1998年有很大幅度增长, 之后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同时,进口产品市场份额逐步加大,总体呈上升趋势。 与之相对应,国内热轧普薄板产业各项指标出现恶化趋势,这种指标的恶化在2001和 2002年1季度表现得更加明显。国家经贸委据此认为,热轧普薄板进口量和市场份额的 增长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进口增长与严重损害之 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国内产业的损害并非由于以下原因造成。   1.国内需求和经济形势的影响。1997-2001年,热轧普薄板的国内表观消费量增长 较快,2001年比1997年增长20.86%。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对国内产业状况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表观消费量的变化不是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原因。   2.国内产业经营情况的变化。1997-2001年,中国国内热轧普薄板生产企业不断加 强企业管理,规模效益逐步提高,成本不断降低。热轧普薄板单位产品销售成本从 1997年的1875.55元/吨降到2001年的1719.25元/吨,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同时,调查 表明有关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呈上升趋势。2001年比1997年上升29.58%,年均上升 6.69%。这些因素表明,国内产业经营情况的变化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是正面的,不是造 成国内产业损害的原因。   3.技术进步的影响。1997-2001年,中国钢铁工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热 轧普薄板的生产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技术条件的变化没有给国内产业 造成损害。   (三)其他因素分析。   国家经贸委认为,国内热轧普薄板产业生产能力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热 轧普薄板供应量的扩大,行业内竞争加剧。但由于中国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增长和国内 产业生产能力在2001年也有所减少,这种影响受到了削弱。综合分析,热轧普薄板的 进口量的大量增长是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述分析,国家经贸委认定,被调查产品进口的增长与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 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四、裁定   (一)根据上述事实、证据及分析,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被调查产品进口的增 长造成了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进口增长与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税则号72082700项下轿车底盘冲压件、车轮轮辐、商用车车厢用部分超深 冲热轧普薄板以及税则号72083800、72083900、72085300、72085400项下集装箱用部 分热轧普薄板,没有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进口上述产品时,不应被采取保障措 施。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