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颁发《国有农牧渔良种场财务制度》(暂行)和《国有农牧渔良种场会计制度》(暂行)的通知(8)
财农字[1994]372号颁布时间:1994-11-23
1994年11月23日 财农字[1994]372号
专项拨款和良种补贴使用情况及效果表
(农会07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各种专项拨款和良种补贴的使用情况及主要使用效果。
二、本表"上年结余"栏根据上年末各种专项存款和良种补贴的余额填列。
三、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
1."政策性社会性拨款"项目,由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有专门拨款拨入的良种
场填列,没有专门拨款投入的良种场,政策性、社会性支出项目在营业外支出表(农
会06表)中填列。填列时根据"专项应付款"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年初、年末余额
和本年发生额计算填列。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拨款"、"零星固定资产购置拨款"和"专项科研拨款"等项目
,反映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投入的专门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固定资产购建和
专门科学研究拨款的收支和结余情况。根据"专项应付款"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年
初、年末余额和本年发生额计算填列。
3."良种补贴"项目,反映国家拨给良种场的农作物良种、种畜(禽)、园艺特产
良种和渔业良种(苗)补贴的情况,根据"良种补贴"科目本年发生额数字填列。
4.主要使用效果反映因国家投入专项拨款和良种补贴产生的效果,根据有关统计
资料分别填列。
存货表(农会08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年末各项存货结存的全部情况。
二、本表"年初数"栏,根据上年末各项存货科目的数字填列。"年末数"栏,根据
存货各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三、本表各项目均按实际成本填列。采用材料计划成本和商品售价核算的,应将
计划成本和售价调整为实际成本和进货原价。
四、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
1."库存材料"项目,根据"原材料"、"农用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所属明细科
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2."库存商品"项目,根据"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
填列。
3."在途商品"项目,根据"在途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4."在产品"项目,"农业在产品"、"林业在产品"、"畜牧业在产品"、"渔业在产品
"等项目,根据"良种生产成本"和"其他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分析填列:"工业在产品"项目,根据"工业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分群核
算的幼畜及育肥畜,应根据"幼畜及育肥畜"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填入"畜牧业在产品"项
目内。
5."产成品"项目,根据"产成品"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分业产成品各
项目,与"在产品"项目的填列方法相同。
6."未完施工工程"项目,应根据"施工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五、本表"年初数"栏和"年末数"栏各项目的"合计"数,应分别与年度"资产负债表
"中"存货"项目的年末数和年初数相等。
六、本表下端附注部分所列各项目按下列公式计算填列:
各项存货全年平均余额=一至十二月各月末余额之和÷12
每百元销售收入占用的存货资金=各项存货全年平均余额÷全年产品销售收入×
100
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表(农会09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各类固定资产的原价、累计折旧和本年折旧的明细情况。
二、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
1.本表根据"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年初、年末余额和
本年计算的折旧额分别填列。
2."本年折旧"栏中的"年折旧率"可根据各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分别计算填列,
其中,"合计"项目的"年折旧率"、应填列全部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如因采用多种
方法计算资折旧而无法计算综合折旧率的,可空置不填。
3.本表下端所列各项目,反映年度内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的增减情况,应根
据"固定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其中本年各项增加的固定资产"累
计折旧"栏,应包括所增加的旧的固定资产在收到时已有的累计折旧,不应只填列收到
后由良种场计算的折旧。
本表本年各项减少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收入"栏,反映出售、毁损和报废清理固定
资产所得的价款、残料作价收入和保险赔款等减去有关的清理费用后的净额,根据"固
定资产清理"科目分析填列。
良种场如有投资转入、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在"本年增加的固定资产"
部分的"投入转入"、"捐赠转入"、"盘盈"三个项目的各栏内填列。有非常损失的固定
资产,应在"本年减少的固定资产"部分的"非常损失"项目各栏内填列。有向其他单位
投资而转出的固定资产,应在"投资转出"项目各栏内填列。产役畜淘汰转作育肥畜,
应在"产役畜淘汰转出"项目各栏内填列。
三、本表各栏合计数的关系如下:
各类固定资产原价年初数合计+本年增加固定资产原价合计-本年减少的固定资
产原价合计=各类固定资产原价年末数合计
各类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年初数合计+本年折旧额合计+本年增加固定资产已有的
累计折旧合计-本年减少的固定资产已有的累计折旧合计=各类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年
末数合计
在建工程表(农会10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在建工程支出的增减变动情况和年初、年末各项在建工程支
出的结存情况。
二、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
1.本表左方"在建工程年初数"项目和"在建工程年末数"项目应分别根据"在建工
程"科目的年初、年末余额填列。本表右方各项目的"年初数"栏和"年末数"栏应分别
根据"在建工程"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年初、年末余额逐项填列,其合计数应分别与左
方的"在建工程年初数"和"在建工程年末数"项目的金额相等。
2.本表左方"本年投入在建工程支出"各项目,为本年实际发生的在建工程支出减
去有关收入后的支出净额。应根据"在建工程"各明细科目的本年借方发生额(不包括
"在建工程"各明细科目之间相互转帐的数额),减去贷方发生额中属于多余材料处理,
多付工程款收回和清理报废工程的收入等项数字后的净额填列。
3.本表左方"本年已完工程转出数",指本年已经购建完成验收合格并已交付使用
(包括年初已完本年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根据"在建工程"科目所属明细
科目的贷方记录分析填列。
三、本表左方"本年其他转出数"项目,分别反映在建工程完工后不增加固定资产
价值或由于非常原因发生的损失净额,自"在建工程"科目转入"递延资产"或"营业外
支出"科目以及报经批准作其他处理的数额。本项目根据"在建工程"科目所属明细科
目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四、本表左方在建工程年初数+本年支出合计-本年转出数合计=在建工程年末
数。
五、良种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表左方"本年投入在建工程支出"各项目和右
方"未完工程"各项目,作必要的增加或减少。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表
(农会11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各项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在年度内的增减变动情
况。
二、本表分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三个部分,各设"年初余额"、"本年
增加"、"本年摊销"、"本年减少"和"年末余额"五栏。
三、本表各栏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年初余额"和"年末余额"两栏,分别填列各项目的年初、年末摊余净额,应根
据"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有关科目的年初、年末摊余净额填列。并与"资产负债
表"的有关数字相一致。
2."本年增加"栏,反映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本年累计增加数,应分别根据"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两科目借方发生额填列。
3."本年摊销"栏,反映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本年累计摊销数,应分别根据"无形资
产"、"递延资产"两科目贷方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4."本年减少"栏,反映无形资产因投资等转出的摊余净值,应根据"无形资产"贷
方发生额分析填列。本栏"递延资产"项目除土地开发费以外一般不发生数字。
四、本表"其他资产"项目,反映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本项目应根据
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五、良种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本表中增列或减列项目。
六、本表各合计数的年初余额栏+本年增加栏-本年摊销栏-本年减少栏=年末
余额栏。
良种业(其他农业、工业)主要产品成本表
(农会12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经营的良种业和其他农业、工业在年度内生产的主要产品的
成本。
二、本表分为良种业、其他农业、工业三大栏,在各业栏内按主要产品分设小栏。
三、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
1."直接材料"项目,反映直接耗用的自制或种子、种苗、饲料、肥料、农药等的
价值,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耗用的自制和外购的主要原材料和各种辅助材料,燃料和
动力费等,应根据有关成本明细帐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计算填列。
2."直接工资"项目,反映直接从事生产人员的工资及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
费,应根据有关成本明细帐工资及福利费项目填列。
3."其他直接费"项目,反映除直接材料、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他直接费。包括机械
作业费、灌溉费、专用设备折旧费、专用设备修理费、产畜摊销、畜牧医疗费等。本
项目应根据有关成本明细帐有关费用项目计算填列。
4."制造费用"项目,反映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应根据成本明细帐的制
造费用项目填列。
5."往年费用"项目,反映农业生产多年生作物在投产前发生的按规定的摊销方法
摊入的本期产品成本的费用。由上年结转本年的农业(包括良种业、其他农业,下同)
在产品,如秋耕地,越冬作物等的成本,应在本年各有关产品的成本项目中还原反映
,不在本项目中反映。
6."副产品价值"项目,反映在计算生产产品成本中应扣除在生产过程中附带获得
能利用的副产品的价值,应根据有关成本明细帐填列。
7."年末在产品费用"项目,反映多年生作物本年不应摊入成本,而在以后年度摊
销的费用和畜牧业产品生产需要结转的在产品费用。
8.以下各项,应根据有关生产、财务统计资料计算填列:
(1)"播种(营林)面积,饲养头数"项目,反映农业生产的播种面积,林业生
产的采割面积,育肥畜禽的本期内饲养总头(只)数。
(2)"总产量"项目,反映各主要产品在本期内的总产量。主产品计量单位与表头
注明计量单位不符的,在数字后填列计量单位。
(3)"单位面积成本,单位饲养成本"项目,反映农业、林业播种面积、营林面积
的单位成本和育肥畜禽单位饲养成本。
(4)单位面积成本(单位饲养成本)=主产品总成本÷主产品总产量
四、育肥畜(禽)年饲养头(只)数,等于年内出栏头(只)数与年末存栏头(
只)数之和。
五、主要产品同上年比较降低额。
主要产品成本同上年比较降低额=本年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
际单位成本)
六、主要产品成本同上年比较降低额。
主要产品成本同上年比较降低率=(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
七、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成本项目。
建筑安装工程成本表(农会13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所属单独核算的施工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成本。
二、本表"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各项目口径要保持一致,以保证其可比性。
三、本表各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如下:
1.本表"预算成本"是指已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工程的预算成本,根据实际完成
的工程量按照施工图预算所列工程单位和施工管理费取费标准计算填列。按照规定向
建设单位收取的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和远征工程增加费等独立费用也
包括在内。承包场内的小型工程也可以按简易施工计算填列。
2.本表"实际成本"是指已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工程的实际成本。本期工程实际
成本=本期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期初未完施工实际成本-期末未完施工的实际成本。
3.本表"成本降低额"为"预算成本"减去"实际成本"的差额,如为负数,反映成本
超支。
4."本表"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100%
5.建筑安装单位如有分包给其他单位进行施工但由建筑安装单位统一向建设单位
结算并作为自行完成工程量的工程,支付给分包单位的人工费和管理费,应分别在第
2行和第4行反映。
6."直接材料"指工程施工耗用的各种材料,包括从外单位和本单位附属内部单独
核算单位购入的结构件的成本。自行生产的结构件成本,应分别列入"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等有关项目,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7."直接工资"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人员的工资和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也包括分包给其他单位进行施工但由本单位统一向建设单位并作为本单位自行完成工
作量的工程,支付给分包单位的人工费。
8."其他直接费"指除"直接材料"、"直接工资"以外的各种直接费用支出。在施工
过程中使作用的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使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以
及按规定支付的施工机械进出场费等,在本项目内反映。
9."间接费用"指建筑安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明细表(农会14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各个生产单位(生产队和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
各项间接费用。
二、本表"本年实际"栏,根据"制造费用"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填列。
三、本表各项目的内容:
1.工资、福利费:指生产队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按规定从成本中提取的职工
福利费。
2.折旧费:指生产队、车间的各项固定资产按照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3.修理费:指生产队、车间发生的修理费。
4.机物料消耗:指生产队、车间发生的与多种产品有关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
象的机、物料消耗。
5.低值易耗品摊销:指工具、器具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6.劳动保护费:指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
7.水电费:指由于消耗水、电而支付的费用。
8.办公费:指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
9.取暖费:指所支付的取暖费。支付给职工的取暖津贴,应该包括在工资项目之
内,不列入本项目。
10.差旅费:指生产队、车间职工因公外出,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各种差旅费用。
11.运输费:指生产队、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支付或应负担的运输费。
12.保险费:指生产队、车间应负担的财产物资保险费。
13.租赁费:指生产队、车间使用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工具按规定在成本中
列支的租金(不包括融资租赁费)。
14.设计制图费:指车间设计部门的日常经费。应包括生产设计部门支付的图纸及
其他用品费和委托外部设计制图时所支付的费用等。
15.试验检验费:指对材料、产品进行分析、化验、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16.停工损失:指季节性、大修理期间车间的停工损失。
17.土地开发费摊销:指1993年以后年度土地开发费的摊销额。
18.其他:指表列1-18行以外的各项费用。
营业费用明细表(农会15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的良种业、其他农业、工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因销售产
品、商品及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及专设销售机械的各项经费。
二、本表设"合计"、"产品销售费用"、"商品流通费用"、"服务费用"四个栏目。
除"合计"栏外,各栏各项目数字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本年发生额分析
填列。
三、本表各项目的内容:
1.工资、福利费:指农业(包括良种业和其他农业)、工业产品销售部门、商业、
服务业销售、经营部门人员的工资及按规定从成本中提取的福利费用。
2.折旧费、修理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服务业销售、经营部门使用的固定
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以及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发生的修理费用。
3.物料消耗: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服务部门为维护设备等所消耗的各种材料。
服务业的材料消耗不包括计入营业成本的餐饮原料、洗染业照相业原料消耗。
4.低值易耗品摊销: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及服务部门的工具、器具及劳保用品
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服务业服务人员服装费不在本项目反映内。
5.办公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及服务部门的文具、印刷、邮电、电传、办公
用品等办公费用。
6.差旅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及服务部门人员因公出差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各
种费用。
7.保险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及服务部门发生的财产保险费用。
8.租赁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及服务部门自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及用具
按规定在营业费用内列支的租金,不包括融资租赁费。
9.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及服务部门在经营过程中发
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及包装用品,包装物摊销等费用。
10.广告宣传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及服务部门为推销产品支付的广告宣传
费用。
11.展览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部门举办的为推销产品所支付的各项展览费
用。
12.检验费:指对产品、商品质量进行检验、化验中支付的费用及手续费。
13.仓储保管费:指产品销售、商品流通部门为保管储存产品、商品所发生的挑选
整理、库存倒运、防水防潮等费用。
14.委托代销手续费:指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产品、商品所支付的手续费。
15.销售服务费:指产品、商品正常销售过程中按规定支付的服务费用。
16.商品损耗:指商品流通部门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定额内合理损耗。
17.业务费:指产品销售、服务部门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业务费用。商品流
通部门的业务费计入管理费用。
18.服装费:指服务业服务人员的服装费用。
19.外事费:指服务业在涉外业务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20.水电费:指服务业为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水电费用。产品销售、商品流通部门
可计入办公费、业务费等。
21.燃料费:指服务业为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各种燃料费用。产品销售,商品流通
部门可计入物料消耗内。
22.其他费用:指除以上各项以外的其他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明细表(农会16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管理部门包括派出机械(如分场)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
支付的各项费用。
二、本表各项目的内容。
1.本表1至19行、21行、22行、23行各项目的内容,参见"农牧渔良种场财务制度
"中有关说明。
2."开办费摊销"(20行):指开办费在本年的摊销数。
3."坏帐损失"(24行):指良种场年度终了,按规定计提的坏帐准备和计提的坏
帐准备不足冲减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
4."排污费"(25行):指良种场按规定交纳的排污费用。
5."绿化费"(26行):指良种场对场区等绿化而发生的零星费用。
6."存货盘亏和毁损(已减盘盈)"(27行):指良种场发生的并已按照规定经批
准应由管理费负担的存货盘亏和毁损。
7."其他"(28行):指表列1-27行以外的各项费用。
8."承包者实际上交管理费及劳动保险费"(30行):指按规定承包者实际上交的
管理费用及劳动保险费用。
9."管理费用支出净额"(31行):指管理费合计减承包者实际上交管理费及劳动
保险费的管理费支出净额。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农会17表)
一、本表反映良种场发生的增值税额发生及期末数。
二、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记录填列。
1."销项税额":指良种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2."出口退税":指良种场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
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3."进项税额转出":指良种场购进货物、产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
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4."进项税额":指良种场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
扣的增值税额。
5."已交税金":指良种场已交的增值税额。
三、本表各项目计算公式如下:
本表第9行=1行+2行+3行+4行-6行-7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