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交通企业管理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1号颁布时间:1996-07-06

(1996年7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1号发布自发布       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以及与民用航空活动 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 空器适用本条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 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四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与民用航空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民用航空安全。 第五条 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 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六条 民用机场经营人和民用航空器经营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并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实行有关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的措施; (三)定期进行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训练,及时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隐患。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航的外国民用航空企业,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 送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 第七条 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 安全的行为。 第八条 对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 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 第九条 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中的民用部分,下同)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应 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关于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的规定。 第十条 民用机场开放使用,应当具备下列安全保卫条件: (一)设有机场控制区并配备专职警卫人员; (二)设有符合标准的防护围栏和巡逻通道; (三)设有安全保卫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装备; (四)设有安全检查机构并配备与机场运输量相适应的人员和检查设备; (五)设有专职消防组织并按照机场消防等级配备人员和设备; (六)订有应急处置方案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援救设备。 第十一条 机场控制区应当根据安全保卫的需要,划定为候机隔离区、行李分检装卸区、航 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货物存放区等,并分别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明显标志。 第十二条 机场控制区应当有严密的安全保卫措施,实行封闭式分区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 人员与车辆进入机场控制区,必须佩带机场控制区通行证并接受警卫人员的检查。 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由民航公安机关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 发和管理。 第十四条 在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内的人员、车辆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进,车辆、设备必 须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员、车辆必须避让航空器。 第十五条 停放在机场的民用航空器必须有专人警卫;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 行航空器警卫交接制度。 第十六条 机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攀(钻)越、损毁机场防护围栏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二)在机场控制区内狩猎、放牧、晾晒谷物、教练驾驶车辆; (三)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进入机场控制区; (四)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强行登、占航空器;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七)扰乱机场秩序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 民用航空营运的安全保卫 第十七条 承运人及其代理人出售客票,必须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对 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售予客票。 第十八条 承运人办理承运手续时,必须核对乘机人和行李。 第十九条 旅客登机时,承运人必须核对旅客人数。 对已经办理登机手续而未登机的旅客的行李,不得装入或者留在航空器内。 旅客在航空器飞行中途中止旅行时,必须将其行李卸下。 第二十条 承运人对承运的行李、货物,在地面存储和运输期间,必须有专人监管。 第二十一条 配制、装载供应品的单位对装入航空器的供应品,必须保证其安全性。 第二十二条 航空器在飞行中的安全保卫工作由机长统一负责。 航空安全员在机长领导下,承担安全保卫的具体工作。 机长、航空安全员和机组其他成员,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 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二十三条 机长在执行职务时,可以行使下列权力: (一)在航空器起飞前,发现有关方面对航空器未采取本条例规定的安全措施的, 拒绝起飞; (二)在航空器飞行中,对扰乱航空器内秩序,干扰机组人员正常工作而不听劝 阻的人,采取必要的管束措施; (三)在航空器飞行中,对劫持、破坏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及安全的行为,采取必 要的措施; (四)在航空器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对航空器的处置作最后决定。 第二十四条 禁止下列扰乱民用航空营运秩序的行为: (一)倒卖购票证件、客票和航空运输企业的有效订座凭证; (二)冒用他人身份证件购票、登机; (三)利用客票交运或者捎带非旅客本人的行李物品; (四)将未经安全检查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的物品装入航空器。 第二十五条 航空器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禁烟区吸烟; (二)抢占座位、行李舱(架); (三)打架、酗酒、寻衅滋事; (四)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 (五)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安全检查 第二十六条 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旅客和其他人员及其携带的行李物品,必须接受安全检查;但 是,国务院规定免检的除外。 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不准登机,损失自行承担。 第二十七条 安全检查人员应当查验旅客客票、身份证件和登机牌,使用仪器或者手工对旅客 及其行李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必要时可以从严检查。 已经安全检查的旅客应当在候机隔离区等待登机。 第二十八条 进入候机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包括机组人员)及其携带的物品,应当接受安全检 查。 接送旅客的人员和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候机隔离区。 第二十九条 外交邮袋免予安全检查。外交信使及其随身携带的其他物品应当接受安全检查;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条 空运的货物必须经过安全检查或者对其采取的其他安全措施。 货物托运人不得伪报品名托运或者在货物中夹带危险物品。 第三十一条 航空邮件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发现可疑邮件时,安全检查部门应当会同邮政部门 开包查验处理。 第三十二条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外,乘坐民用航空器的,禁止随身携带或者交运下列物品: (一)枪支、弹药、军械、警械; (二)管制刀具; (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物品;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禁运物品。 第三十三条 除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物品外,其他可以用于危害航空安全的物品,旅客不 得随身携带,但是可以作为行李交运或者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由 机组人员带到目的地后交还。 对含有易燃物质的生活用品实行限量携带。限量携带的物品及其数量,由国务院 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