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释》的通知(二)
颁布时间:1999-06-29
(七)销售(营业)增长率
1、基本概念
销售(营业)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营业)收入增长额同上年销售
(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销售(营业)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企业销售(营
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2、计算公式
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
额×100%
3、内容解释
(1)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是企业本年销售(营业)收入与上年销售
(营业)收入的差额,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本年销售(营业)收入-上年
销售(营业)收入。如本年销售(营业)收入低于上年,本年销售(营业)收入
增长额用"-"表示。
(2)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指企业上年全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
4、指标说明
(1)销售(营业)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
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扩张增量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不
断增加的销售(营业)收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世界500强就
主要以销售收入的多少进行排序。
(2)该指标若大于0,表示企业本年的销售(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
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该指标小于0,则说明企
业或是产品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产品销售
不出去,市场份额萎缩。
(3)该指标在实际操作时,应结合企业历年的销售(营业)水平、企业
市场占有情况、行业未来发展及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因素进行前瞻性预测,
或者结合企业前三年的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作出趋势性分析判断。
(八)资本各累率
1、基本概念
资本积累率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资
本积累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2、计算公式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3、内容解释
(1)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与上年所有者权益
的差额,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所有者权益年初数。
(2)年初所有者权益指所有者权益的年初数。
4、指标说明
(1)资本积累率是企业当年所有者权益总的增长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
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
(2)资本积累率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志;
也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3)资本积累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
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应付风险、持续发展
的能力越大。
(4)该指标如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
应予充分重视。
二、修正指标
修正指标是从多方面调整完善基本指标评价结果的计量因素,是整个评价
指标体系的重要辅助。通过若干项定量修正指标的分析,对初步评价结果进行全
面调整和修正,以形成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结论。修正指标由销售(营业)利润
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损失比率等16项计量指标构成。
(一)资本保值增值率
1、基本概念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扣除客观增减因素后同年初所
有者权益的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
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
2、计算公式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x
100%
3、内容解释
(1)由于本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评价,该指标实际
上是要考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为便于其它所有制企业的评价,故名为资本
保值增值率。
(2)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扣除的客观增减因素,是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考核试行办法》(国资企发[1994]98号)中规定的客观因素,具体包
括国家资本金及其权益因客观因素增加额和国家资本金及其权益因客观因素减少
额两大类。
(3)年初所有者权益同上。
4、指标说明
(1)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根据"资本保全"原则设计的指标,更加谨慎、稳健
的反映了企业资本保全和增值状况。它充分体现了对所有者权益的保护,能够及
时、有效地发现侵蚀所有者权益的现象。
(2)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的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
企业发展后劲越强。
(3)该指标如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没有实现资本保全,损
害了所有者的权益,也妨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人,应予充分重视。
(二)销售(营业)利润率
1.基本概念
销售(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销售(营业)利润同销售(营业)
收入净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单位销售(营业)收入能带来多少销售(营业)
利润,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2.计算公式
销售(营业)利润率=销售(营业)利润/销售(营业)收入净额x100%
3.内容解释
(1)销售(营业)利润是指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扣除销售(营业)成
本、销售(营业)费用、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利润,不包括其他业务
利润、长期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因素。销售(营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全部利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影响
企业整体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
(2)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上。
4、指标说明
(1)销售(营业)利润率是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水平方面
对资本金收益率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体现了企业中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
以及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
(2)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获利能力,没有足够大的销售
(营业)利润率就无法形成企业的最终利润,为此,结合企业的销售(营业)收
入和销售(营业)成本分析,能够充分反映出企业成本控制、费用管理、产品营
销、经营策略等方面的不足与成绩。
(3)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产品或商品定价科学,产品附加值高,营销
策略得当,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利水平高。
(三)成本费用利润率
1.基本概念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从企业支出方面补充评价企
业的收益能力。
2.计算公式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3.内容解释
(1)成本费用总额是指企业销售(营业)成本、销售(营业)费用、管
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
(2)利润总额同上。
4.指标说明
(1)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从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对资本收益状况的进一
步修正,该指标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直接比较,客观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2)该指标从耗费角度补充评价企业收益状况,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
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
(3)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成本费
用控制的越好,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四)存货周转率
1.基本概念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存货周转率是对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
2.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3.内容解释
(1)销售成本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的实际成
本。
(2)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用于储备的材料。平均存
货是存货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即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4.指标说明
(1)存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从取得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收回(包括现
金销售和赊销)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
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的合理与否。存货周转率用时间表示称为存货周
转天数,计算方法是: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x360)/销售成本。
(2)工商企业,尤其是商业企业中,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
因此必须重视存货周转率的分析研究。采用本指标的目的在于针对存货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存货周转率在反映存货周转速度、存货占用水平的同时,也从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销售实现的快慢。所以,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示企
业资产由于销售顺畅而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快,
存货占用水平低。
(4)运用本指标时,还应综合考虑进货批量、生产销售的季节性变动以
及存货结构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