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8号颁布时间:1996-12-30
(1996年12月6日 国务院第五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6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8号
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
单采血浆站、供血浆者、原料血浆的采集及血液制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人员执行职务时,可以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抽取样品和索取有关资料,有关单位不得拒绝和隐瞒。
第三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1次对本行政区域内单采血
浆站的监督检查并进行年度注册。
设区的市启治州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
的卫生行政机构每半年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进行1次检查。
第三十二条
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应
当依照本条例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定期进行检
定。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进出口血液制品的审批及监督管理。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单
采血浆许可证》,非法从事组织、采集、供应、倒卖原料血浆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和从事违法活动的器材、设备,并
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
以下的罚款;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人身伤害等危害,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单采血浆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
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第八项所列行为的,或者有下列其他行
为并且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单来血浆许
可证》;构成犯罪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一)采集血浆前,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健康检查标准对供血浆者
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化验的;
(二)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或者其他人员的血浆的,或者不对供血浆者
进行身份识别,采集冒名顶替者、健康检查不合格者或者无《供血浆证》者的血浆的;
(三)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血浆采集技术操作标准和程序,过频过量
采集血浆的;
(四)向医疗机构直接供应原料血浆或者擅自采集血液的;
(五)未使用单采血浆机械进行血浆采集的;
(六)未使用有产品批准文号并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逐批检定合格的体
外诊断试剂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浆器材的;
(七)未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包装、储存、运输原料血浆的;
(八)对国家规定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呈阳性的血浆不清除、不及时上报的;
(九)对污染的注射器、采血浆器材及不合格血浆等不经消毒处理,擅自倾倒,
污染环境,造成社会危害的;
(十)重复使用一次性采血浆器材的;
(十一)向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供应原料血
浆的。
第三十六条
单采血浆站已知其采集的血浆检测结果呈阳性,仍向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由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人身伤害等危害,构成犯罪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涂改、伪造、转让《供血浆证》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收缴《供血浆
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
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药
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生产假药、劣药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对
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无《单采血浆许可证》的单采血浆站或者未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单
采血浆站及其他任何单位供应的原料血浆的,或者非法采集原料血浆的;
(二)投料生产前未对原料血浆进行复检的,或者使用没有产品批准文号或者未
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逐批检定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进行复检的,或者将检测
不合格的原料血浆投入生产的;
(三)擅自更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或者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出厂的;
(四)与他人共用产品批准文号的。
第三十九条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向其他单位出让、出租、出借以及与他
人共用《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或者供应原料血浆的,由省级以上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经营血液制
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在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成品库待出厂的产品中,经抽检有一批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
指标,经复检仍不合格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撤销该血液制品批准文号。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进出口血液制品或者出口原料血浆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浆和违法所得,并处所
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浆总值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血液制品检验人员虚报、瞒报、涂改、伪造检验报告及有关资料的,依法给予行
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血液制品,是特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
原料血浆,是指由单系血浆站采集的专用于血液制品生产原料的血浆。
供血浆者,是指提供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人员。
单采血浆站,是指根据地区血源资源,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经严格审批设立,
采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单位。
第四十六条
原料血浆的采集、供应和血液制品的价格标准和价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物价管
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设立的单采血浆站和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本条例施行
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凡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一
律予以关闭。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设立的单采血浆站适用本条例第六条第五项的时间,由国务院
卫生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