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财政法规 > 正文

行纪人介入权指的是什么?

颁布时间:1999-10-22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2/99信息】 行纪人可以作为出卖人或者买受人,卖 出或者购买受托人的委托物。这就是通说的行纪人的介入权,即行纪人按照委托 人的指示,实施行纪行为时,有权以自己作为买受人或者出卖人与委托人进行交 易活动。行纪人的介入权由商业习惯发展而来的,最早出现于《德国商法》,此 后,《日本商法》、《瑞士商务法》等纷纷仿效。   对此,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行纪人卖出或者买入具有市场定价的商 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的以外,行纪人自己可以作为买受人或者出卖人。 行纪人有前款情形的,仍然可以请求委托人支付报酬。   行纪人行使介入权,实际上就是行纪人自己作为买受人或出卖人,其与委托 人之间直接订立买卖合同。买卖合同的成立,一般认为介入是实施行纪行为的一 种特殊方法,行纪人虽然实施介入到买卖合同中来,但依然是行纪人。   行纪合同的委托物必须是有市场价格的商品。这是介入权构成的要件。这一 要件既是行纪人产生介入权的要件,又是判定行纪人是否在对委托人不利时实施 介入以及行纪人实施介入对委托人不利时损害赔偿的标准。行纪人所依据的价格 应当明确,以便能公平地行使介入权。   既然行纪人仍然是行纪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委托人就应当按照行纪合同约定 的报酬支付给行纪人,而不能以行纪人是买卖合同的买受人为由,拒绝支付报酬。 因为这是买卖合同和行纪合同两个合同关系,就应当分别由这两个合同关系的法 律调整,不能混合。例如,甲委托乙购买一部汽车。乙正好有一辆车同型号同质 量的新车,便按照委托人指定的价格,自己以出卖人的身份把该辆汽车卖给甲。 这时乙既是买卖合同的出卖人,又是行纪合同的行纪人。甲不仅要向乙支付买车 的价款,而且还应向乙支付行纪合同所约定的报酬。   但是,如果在订立行纪合同或者行纪人在履行义务时告之委托人自己想作为 买受人或者出卖人时,委托人明确表示不同意的,行纪人便不能实施该行为。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