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行政性违法收费处理办法
福建省省政府令第27号颁布时间:1995-05-18
1995年5月18日 福建省省政府令第27号
第一条 为加强对行政性收费的监督管理,制止行政性违法收费,促进行政机关廉
政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性收费(以下简称收费)必须有法律、法规或者省政府规章为依据,
没有法律、法规或者省政府规章依据的,任何地方或者部门均不得批准收费,擅自批
准的,其批准决定自批准之日起无效,应比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福建
省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第十四条处理。
第三条 收费项目,应经省人民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审核,符合法律、法规或者省政
府规章规定的应予以确认;收费标准,应经省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核定,并颁发收
费许可证。法律、法规或者省政府规章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审计部门应对收费及其使用情况加强审计监督,对违反审计制度的应依法予以处
理。
第四条 经确认、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统一由省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通过福
建省人民政府机关报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
收费单位应将省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收费项目、标准置于
收费处的明显位置,并有义务对缴费人提出的有关收费依据等质询作出解答。
第五条 收费应当场出具省人民政府财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的《福建省行政事业性
收费票据》(以下简称收据),收据应填写完整。
第六条 行政性违法收费(以下简称违法收费)是指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规
章授权的组织或者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的以下收费:
(一)没有法律、法规或者省政府规章依据,擅自规定收费项目的;
(二)收费项目、标准未经合法程序确认、核定的;
(三)超越批准的范围、种类、期限、标难的;
(四)未在收费处明显位置公布收费许可证、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的;
(五)不当场出具收据或者收据填写不完整、未经经办人签名(盖章)以及未加
盖收费机关印章的;
(六)使用其他票据的;
(七)收费项目已被明令废止的;
(八)法律、法规、规章明令禁止收取的费用。
第七条 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或者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利用行政权直接或者间接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出售物
品或者提供有偿服务,并从中牟利的,其所得应视为违法收费。
第八条 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或者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利用行政权协助其他组织强行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
费,并从中牟利的,其所得应视为违法收费。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行政机关以其主管的社会团体或者组织的名义,利用行政权向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收取费用的,应视为行政机关的违法收费。
第九条 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向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核发各种证、照,除按确认、核定的收费项目、标准收取工本费
外,禁止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非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或者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核验证、照或者换发新
证、照需要收费的,其收费项目和标准必须经省人民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和省人民政府
物价主管部门重新确认、核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补发或者更换新证、照的,
工本费按前款规定收取。
第十条 收费单位应建立收费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收费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物价
主管部门报告收费情况(报告内容由省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规定);人民政府物价
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收费单位的收费情况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向社会公告。
第十一条 对违法收费分别情况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属第六条第(一)、(二)、(三)、(七)、(八)项情形的,违法收
费的单位或者个人应自被确认属于违法收费之日起的5日内公告,通知缴费人到指定
地点领取退款或者由违法收费单位或者个人将违法收取的款项退还缴费人;
(二)办理退款时间应不少于30天,在退款截止日起的5日内,违法收费单位
或者个人无法退还的款项,由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予以没收上缴国库3
(三)属第六条第(四)、(五)项情形的,由人民政府财政主管部门或者人民
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纠正,拒不纠正的,由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没收
违法收取的款项;
(四)属第六条第(六)项和第七条、第八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政府财政或者物
价主管部门应责令立即纠正、没收违法所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还应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违反第九条规定的违法收费,由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予以没收;
(六)违反第十条规定拒报、瞒报收费情况的,应通报批评;违法收费,由人民
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予以没收;
(七)行政机关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擅自规定收费项目的,按《福建省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福建省权力机关、行
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若干规定》办理,所收费用按本条第(一)、(二)项
规定处理。
本条规定应退款项和没收、上缴款项应包括利息以及由所收费用孽生的其他收益。
没收款项应自没收之日起30日内全额上缴国库。
第十二条 对违法收费或者滥用职权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拒绝,并
可根据违法情形分别向人民政府财政、物价、工商行政、监察、审计等主管部门投诉,
也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人民政府财政、物价、工商行政、监察、审计等主管部门应按各自职责自接到投
诉之日起的15日内,单独或者协同对投诉内容进行核查,并依法作出处理。
第十三条 违法收费单位将违法收取的款项私分或者作为福利开支的,由法定代表
人负责追回。无法追回的,由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负责赔偿,无法一次性缴付赔
偿金的,由、其所在单位在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金额府不少于工资总额的50%。
应由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缴付的赔偿金,所在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予以补偿。
前款情形,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除应监督违法收费单位按本办法第十一条第
(一)、(二)项规定办理退款、缴库手续外,还应建议同级或者上级监察机关依法
追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未经行政机关委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擅自违法收费并占为已有的,除
责令退还所收款项外,根据情节处以留用察看或者开除公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应
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处理违法收费的程序。适用本办法和《福建省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福建省金融机构收缴罚款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处理违法收费的情况,可以通过福建省人民政府
机关报和其他新闻媒介予以公开披露。
第十七条 人民政府财政、物价、工商行政、监察、审计等主管总门应主动履行法
定职责、秉公执法,不得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放纵违法收费,违者依照国务院关
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奖惩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对人民政府财政或者物价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
被处理的违法收费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作出处
理决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裁决。在裁决期间,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九条 行政机关法一代表人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依国有
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规定的程序申诉.
第二十条 本办法规定由人民政府财政和物价主管部门行使的权限,得擅自委托
或者变更。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