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浙江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市区农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杭政办[2005]4号颁布时间:2005-02-08

     2005年2月8日 杭政办[2005]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市区农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 执行。 附件:杭州市市区农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居建设管理,规范农居建设行为和办事程序,推进我市城市 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杭州市城 市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我市市区农居建设 管理暂行办法。   一、凡杭州市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内(不含撤村建居区域和经各区政府确定 需按城市近期规划建设严格控制的非撤村建居村)的农民自建住宅适用本办法。   二、农居建设原则。   (一)农居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必须符合农居点修 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二)农居建设以低层联体式(宜4户以上联体)为主,推广公寓式多层农居, 禁止新建单户独院式农居。公寓式多层农居建设管理按我市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管理 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政府应保证农居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规划农居点用地涉及农 用地的,应依法办理农转用报批手续;涉及占用林地及其他规划控制区用地的,需征 得相关部门同意。   (四)农居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和2层以上(含2层)的农居施工图必须由有相应 设计资质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或采用经批准的通用设计图和施工图。   (五)农居施工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或村镇建筑工匠承担。   (六)新农居点原则上应由村委会实施统一建设。   未由村委会实施统一建设的农居点,区建设局必须对农居建筑的外形、层次高度、 色彩、外墙材质等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农居点建筑的整齐。乡(镇)政府 按区建设局的规定对农居建设实行全程监督。   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严格控制宅基地面积。   (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居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前,危房和灾 毁房按本办法有关程序可在原址按原宅基地规模和原面积、原层次高度予以翻建。   (八)农居建设涉及的公建设施迁建和大中型公建设施配套建设,按杭州市固定 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的规定办理。   三、农居建设标准与人口资格标准。   (一)农居宅基地用地面积(含主房、附房和庭院用地):6人以上户不超过1 25平方米;4至5人户不超过110平方米;3人以下户不超过75平方米。主房、 附房等建筑占地面积应控制在规定宅基地面积的85%以内。(二)农居建筑层次不 得超过3层,层高不得超过3.4米,上人坡屋顶最高处不得超过1.5米,总建筑 高度不得超过10.2米。半地下室、架空层等层高超过2.2米(含2.2米)的 均各按1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   (三)人口按申请建房户在册常住人口计算,农业人口及征地农转非人员按1人 计算;其他非农业人口减半。未婚独生子女凭证可按2人计算。符合单独分户条件且 已婚(均属农业人口)尚未有子女的,凭结婚证可享受4至5人户的有关面积标准。   家在农村的在校学生和回村落户的高校、中专毕业生、转业复退军人,家在农村 的应征入伍的义务兵以及服刑人员,与本村村民同等待遇。   已享受过承租公房、房改房、集资建房、安居房、解困房和货币分房补贴、廉租 房、经济适用住房待遇的不得计入申请建房人口。   四、农居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申报与审批程序。   (一)由乡(镇)政府备齐以下农居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申报资料:   1、人口资料。包括总户数及人口、居民户数及人口、农居混合户数及人口、即 将建新房的户数及人口等情况,由当地派出所出具证明并盖章。   2、现状农居建造情况。包括已建成户数及人口、占地及建筑面积,已经规划批 准定点的农居点户数及人口、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等情况,由乡(镇)政府提供资料 并盖章确认。   3、土地利用规划图。由区国土资源局提供申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市国土资源局予以确认。   4、1?1000地形图两套。由市规划设计院划出规划控制线。   (二)填写《建设项目报建预审单》、《建设项目定点规划设计条件申请表》, 报市规划局。   (三)由市规划局负责审核收件、预审、定点并划出规划红线,提出规划要求, 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低层联体式农居点用地指标按人均用地不超过60平方米执行。   (四)乡(镇)政府根据市规划局批准的定点规划红线及规划设计条件,委托有 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再报市规划局,由市规划局会同市建委审批。   (五)需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农居点,以各村村委会为申报主体,备 齐资料后统一向市规划局申请办理用地手续。由市规划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及附图。   涉及农用地的,村委会应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按规定程序报市国土 资源局办理农转用报批手续。   (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与报批手续,乡(镇)政府可委托区建设局具 体承办。   五、农村私人建房审批程序。   (一)提出建房申请。   联体式农居由共建村民(2户以上)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并填写《农村村民建 房用地申请表》,村委会应公示3天征求各方意见,无异议后签署审核意见,上报乡 (镇)政府。   村委会对新农居点实施统一建房的,由村委会收齐《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申请表》, 公示3天,无异议后签署审核意见,上报乡(镇)政府。   (二)办理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手续。   乡(镇)村镇建设办公室、国土资源所于10个工作日内填写《农村村民建房用 地审批表》,报区国土资源局审查。   (三)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区国土资源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居点修建性详细规 划的要求,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于1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并将村委 会(村民)建房用地审查情况在所在村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政府。   区政府批准后,村委会(村民)凭已批准的《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表》领取区 国土资源局核发的农居建房用地通知书。   (四)办理村镇规划建设许可手续。   村委会(村民)持《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表》、区国土资源局核发的农居建房 用地通知书、农居施工图向区规划分局办理《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村委会需同时 向区规划分局、建设局申报该农居点配套公建建设计划。区规划分局根据农居修建性 详细规划的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核发《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   (五)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村委会(村民)持《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农居施工图、施工承建合同等资料 向区建设局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区建设局接到申请后,于10个工作日内完成施 工许可审批手续。   (六)申报开工和竣工手续。   村委会(村民)在农居开工前,应先提交新房建成后1个月内自行拆除旧房的书 面承诺后方可提出申请,报区规划分局、乡(镇)村镇建设办公室、乡镇国土资源所。 区规划分局、乡(镇)村镇建设办公室、乡镇国土资源所派员赴现场进行实地放样, 监督开挖基槽,签发定位放样合格单后方可施工。施工现场必须出示合法批准的有关 证件。   农居施工质量、安全由业主负责,实行备案制。施工过程中,区建设局和乡(镇) 政府应对农居施工的质量、安全和农居建筑外观进行监督巡查。   村委会(村民)农居施工结束后,应报区规划分局、建设局、乡(镇)村镇建设 办公室、乡镇国土资源所进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签署意见后,农居方能投入使用。   验收合格的农居,由区政府核发土地使用证。   (七)农居点公建配套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批准后,由村委会统一建设。分步 实施的,应以保障先期入住村民必须的生活条件为前提进行配套建设。区规划分局、 建设局根据农居建设实施情况,可要求村委会先期实施部分公建配套。公建配套项目 竣工应由区建设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八)农居点内道路、桥梁、绿化、河道驳坎等由村委会按规划要求统一实施建 设。   (九)各有关乡(镇)政府应于每季度末将本乡(镇)农居审批、开工和竣工情 况报区建设局、规划分局、国土资源局备案。各区建设局、规划分局、国土资源局应 将本区农居审批、开工和竣工情况按年度分别报市建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备案。   (十)各区建管中心应将公寓式多层农居建设的审批和开工、竣工情况按季报市 建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备案。   六、农居建设的督察管理。   (一)村委会(村民)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或超过批准的用地面积建设农居的, 由区国土资源局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予以没收。   建新房不拆除旧房的,由区国土资源局责令限期拆除原旧房。   (二)村委会(村民)未取得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或违反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的 要求建设农居,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区政府责成乡(镇)政府停止违建物施工, 限期拆除或予以没收;影响农居点修建性详细规划但尚可采取矫正措施的,由区政府 责成乡(镇)政府限期矫正违建物,并按《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进行处罚,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补办审批手续。   (三)各区建管中心未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办理各项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 设农居及擅自将农居交付使用的,按《杭州市违法建设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 罚。   (四)任何单位和个人无相应资质承担农居施工或无有效施工图组织农居施工, 由区建设局责令其停止施工,并按《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 处罚。   (五)各级管理部门应依法管理农居建设工作,凡违法审批的,批准机关应承担 违法审批的法律责任。凡未经批准而建成的农居,土地管理部门不得发放土地使用权 证,房产管理部门不得发放房屋所有权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发放营业执照等证 照。   (六)各级农居建设管理人员如有违法行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 行为,依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其纪律责任。   (七)乡(镇)政府、村委会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加强对农居建设的巡查督察管 理,发现违法建设项目要及时制止,制止无效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八)市规划局要加强农居规划审批的指导工作,及时纠正不良的规划审批行为。 各区建设局要加强农居建设的质量安全巡查管理,责令违规的村委会(村民)和建设 施工单位采取措施,保证农居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九)市建委应会同市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农居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协助建设 单位在保证农居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尽快完成农居的建设任务。   (十)本暂行办法实施前发生的违法建设项目按原程序进行处罚。   七、本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 释。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