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颁布时间:2004-04-22
2004年4月22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
《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
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维护建设工程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活动以及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编
制活动的管理(以下统称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适用本办法。
交通、水利等专业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管理,依照国家有关专业建设工程的管理
规定执行,并可以参照适用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活动,是指编制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
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约定工程合同价,编制工程结算等测算、确
定或者调整建设工程造价的活动,以及建设工程造价的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活动。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调查统计和分
析测算方法,从工程建设经济技术活动和市场交易活动中获取的可用于预测、评估、
计算工程造价的参数、量值、方法等,具体包括由政府设立的有关机构编制的工程定
额、指标等指导性计价依据、建筑市场信息价格依据、企业(行业)自行编制的经验
性计价依据以及其他能够用于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
第五条 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活动和计价依据编制活动应当适用国家标准《建设工程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必须执行国家标
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有
关机构做好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指导、服务工作以及对计价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发展和改革、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工作。
省和设区的市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负责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的具体事务。
工商、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和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与建设工程造
价计价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建设工程造价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发挥行业指导、服务和协
调作用。
建设工程造价行业协会可以受有关机构的委托,承担指导性计价依据编制等工作。
第二章 计价依据编制
第九条 指导性计价依据由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负责编制并定期修订,报省人
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和改革、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
指导性计价依据的编制或者修订应当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需要,反映本省建筑业
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指导性计价依据的编制或者修订应当充分听取工程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
工作者的意见。
指导性计价依据由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负责日常解释工作;必要时,提请颁
布部门予以解释。
第十条 为处理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需要对指导性计价依据予以
补充的,由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负责编制补充计价依据。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
构可以委托市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或者有关工程建设单位编制补充计价依据。
补充计价依据由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统一颁布,并报省人民政府建设、发展
和改革、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省和设区的市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定期采集、测算和发布市场
价格信息,向社会提供服务。
第十二条 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计算机软件和辅助管理系统。
第十三条 鼓励工程建设单位参照指导性计价依据,编制和应用能反映本企业先进
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内部定额。
鼓励有关行业协会向工程建设单位提供计价依据编制的服务。
企业内部定额中的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
第三章 计价管理
第十四条 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招标人和投标人的计价行为应当符
合招标投标法律的规定;工程建设项目依法不适宜进行招标的,其合同价的确定应当
有明确的计价依据。
第十五条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
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招标标底和工程量清单应当依法由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
标人或者其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
投标报价由投标人或者其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
第十七条 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
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者在设有标底时明显低于标底的,可以要求该投标人就其投标报
价符合不低于成本的规定作出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投标人不能作出合理的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
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其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第十八条 招标人与投标人应当依据招标投标法律、合同法律的有关规定,按中标
价订立合同。招标人与中标人不得在订立合同后再行订立不符合合同定价的其他协议,
但根据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格的除外。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工程合同行为的监督
管理。
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合同约定采用可调价方式的,发包方与承包方应当依法约定合
同价格调整的内容、方法和程序。
调整合同价格应当由发包方或者发包方授权的监理方与承包方双方当事人确认并
盖章。
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发包方与承包方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工程的具体情况,
在施工合同中约定预付工程款和支付工程进度款事项。
发包方可以依法要求承包方提交履约保证金。承包方也可以依法要求发包方提供
支付担保。
第二十一条 承包方应当在工程验收合格后的约定期限内,向发包方提交工程结算
文件。
工程结算应当以施工合同约定的价格为基础,结合合同约定的价格调整内容进行
编制。
第二十二条 发包方应当在收到工程结算文件后的约定期限内进行审核,并予以答
复。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对工程结算的提交或者答复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具体期限按28个工作日确定,但双方就具体期限达成协议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 工程结算文件经发包方认可并签章,即作为工程结算款支付和财务决
算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双方对工程结算文件有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或者向有关行政
主管部门或者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申请调解。
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国家建设项目工程计价依据的适用、计价活动的
评审或者审计监督等有专门规定的,有关建设工程当事人应当遵照执行。
第二十六条 从事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活动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造价工程师应
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或者资格认可,并应当遵守相关执业准则和规范。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发展和
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
的,可以处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建设工程当事人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利用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社
会公共利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建设工程当事人在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活动中违反招标投标、反不正当
竞争、政府采购、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审计监督等有关法律、法规和
规章的,由建设、发展和改革、财政、工商、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
依法处理。
第三十条 对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造价执业人员违反有关资质、资格管理规定
或者执业准则和规范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一条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设、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符合
法律规定条件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计价行为
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
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三条 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对建设工程造价计价
行为、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的管理职责,或者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违反本办法
的有关规定履行计价依据编制、服务职责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当事人的计价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民事法
律规定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