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境外机构和个人在沪合作办学管理办法
颁布时间:1993-12-26
1993年12月26日
自1994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境外机构和个人在本市合作办学的管理,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境外机构和个人在沪合作办学(以下简称合作办学),系指
境外机构或个人与国内机构共同承担办学经费或以其他合作形式,共同参与学校的教
学与管理,在本市举办的除义务教育以外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本办法所指的境外机构和个人,系指除境外宗教机构和神职人员之外的机构和个
人。
本条第一款所指的学历教育,系指颁发中国政府承认的学历证书或学位证书的教
育。
第三条 合作办学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达到国家规定
的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
合作办学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上海市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市合作办学的统一管理工作。
区、县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按各自职责负责对本区域内合作办学的管理工作。
本办法所称的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系指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以下
简称市政府教卫办)、上海市教育局(以下简称市教育局)、上海市高等教育局(以
下简称市高教局)。
第五条 合作办学的学校应当接受教育、劳动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督导
和评估。
第二章 合作办学设置的管理
第六条 申请合作办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明确中外双方的合作形式;
(二)设置董事会,明确董事长和董事人选;董事会的中方人数不得少于1/2;
(三)法定代表人、校长由中国公民担任;
(四)有熟悉教学业务和学校管理的人员主持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并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专职和兼职教师,且教师
的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办学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用计划;
(七)有符合办学需要的教学场所和设备;
(八)有必要的开办资金和能保证日常教学正常开展的经费来源。
合作举办高等教育的,除符合前款规定的要求外,还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设置
暂行条例》所规定的办学基本条件。
第七条 申请合作办学的,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
(二)中方合作者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中外双方合作者的身份证明;
(四)办学资金的资信证明;
(五)合作意向书和办学方案。
第八条 申请合作办学的,应按下列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一)举办除高级技工学历教育以外的高等学历教育的,向市高教局提出申请,
市高教局在接到申请后组织上海市高等学校设置审议委员会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
由市高教局报上海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举办本科以及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
由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二)举办除中级技工学历教育以外的中等学历教育的,向市教育局提出申请,
市教育局在接到申请之日起15天内作出初审决定。对初审合格的,由市教育局报市
政府教卫办审批。市政府教卫办在接到初审决定之日起15天内作出审批决定;
(三)举办高、中级技工学历教育的,向市劳动局提出申请,市劳动局在接到申
请之日起15天内作出初审决定。对初审合格的,由市劳动局报市政府教卫办审批。
市政府教卫办在接到初审决定之日起15天内作出审批决定;
(四)举办除幼儿教育以外的各类非学历教育的,按隶属关系,向有关教育、劳
动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有关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申请之日起15天内
作出初审决定。对初审合格的,由有关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报市高教局或市教育
局或市劳动局审批。市高教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局在接到初审决定之日起15天内
作出审批决定,并报市政府教卫办备案;
(五)举办幼儿教育的,向所在地的区、县教育局提出申请,区、县教育局在接
到申请之日起15天内作出初审决定。对初审合格的,由区、县教育局报市教育局审
批。市教育局在接到初审决定之日起15天内作出审批决定,并报市政府教卫办备案。
第九条 合作办学项目经批准后,合作双方应落实办学所需的资金、场所、设备和
人员等必备条件,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正式开办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中外双方的合作合同和学校章程;
(二)董事会和学校高级管理人员的名单;
(三)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用计划;
(四)教学场所的使用证明。
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开办后,合作双方必须在1个月内向原审批机关指定的教育、
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经登记注册后方可正式办学。
第三章 合作办学的管理
第十条 合作办学者应与教职员工签订聘任合同。教职员工的招聘、辞退、辞职、
工资、福利、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等的具体规定,由市政府教卫办会同有
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各类学历教育的合作办学,经登记注册后,应向原审批机关指定的教育
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招生计划,经批准后方可办理具体招生事宜。
第十二条 高等学历教育的合作办学,其招生、考试和录取办法按照市教育行政管
理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学历教育的合作办学,其主要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时数,应参照国家举办
的同级同类学校对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的要求;所用教材必须经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审定。
第十四条 合作办学的教学场所和设备,未经批准不得挪作它用。
学校的开办资金、批准开办之后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以及以学校的名义向境外募
集的资金(包括设备),必须用于学校预算项目的支出或作为学校的基金,不得挪作
它用或汇往境外。
第十五条 合作办学中,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宗教宣传活动。
第十六条 合作办学中的外汇管理以及人民币帐户、外币帐户设立等的具体规定,
由市政府教卫办会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合作办学的境外合作者或学校聘用的外籍教职员工出入中国国境,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合作办学学费的收取标准,按市物价局和市财政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合作办学的境外合作者从境外携带入境的教学设备需要减免关税的,按
海关总署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停止或撤销合作办学的,应提供学校善后处置的方案和学校的财产清单,
向原受理合作办学申请的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后报原审批机
关审批。
第二十一条 各级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停止或撤销合作办学的申请后,应
对学校资产进行清理,并指定财政、审计部门对学校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学校剩余
资产,除按合同规定需返还境外合作者的部分外,剩余部分收归中方合作者。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各级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按下列规定给
予处罚:
(一)擅自进行合作办学的,责令其改正并停止招生;
(二)未经审批机关批准而招生的,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取消其办学资
格;
(三)合作办学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其停止招生或取消其办学资格;
(四)擅自将教学场所、资金和设备挪作它用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
可责令其停止招生或取消其办学资格;
(五)滥发学历证书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取消其办学资格;
(六)以任何形式进行宗教宣传活动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可责令
其停止招生或取消其办学资格。
对前款所列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视其情节轻重,可并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
罚款。
对违反我国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行为,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
处罚。
第二十三条 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时,应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教育、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按
《行政复议条例》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当
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教育、劳动
行政管理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以外籍人员子女为招生对象的合作办学的具体规定,另行制定。浦东
新区合作办学的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政府教卫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4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