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黑龙江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黑龙江省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条例

颁布时间:1999-12-18

     1999年12月18日   1999年12月18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督管理,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和医药商品的流通,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活动的广告主、广 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以及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和审查批准机关, 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是指从事医疗服务与药品、医疗器械 生产和经营的单位及个人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 提供的服务或者所推销的商品的活动。 第三条 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真实、健康、科学、合法,不得以任何 形式或者手段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第四条 县级以上工商行管理部门是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督管理机关;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广告的审查批准机关;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药品、医疗 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机关。 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指导下对医疗、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进行审查批准。 第五条 医疗广告必须报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中医医疗广告内容由省中 医管理部门审查),取得医疗广告审查批准文件后,方可发布。医疗广告审查批准文 件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在10日内送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广告发布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备 查。 第六条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必须报经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药品、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件后,方可发布。审查批准文件由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10 日内送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广告发布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查。 第七条 以公开发行的报纸、期刊之外的各类印刷品和户外设置等形式发布医疗、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除按本条例第五条和第六条规定的程序报批外,还需按国家与 省其他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八条 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件,应当由广告审查批准机关的 主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广告审查批准专用印章。 第九条 未取得行医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 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医疗、药 品、医疗器械广告。 第十条 禁止利用任何媒介和形式以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名义(包括军队单位、个 人)、军队医疗机构地址和冠以与军队相关的任何称谓发布医疗广告。 第十一条 医疗广告发布内容仅限于医疗机构名称、诊疗地点、从业医师姓名、 技术职称、服务商标、诊疗时间、疹疗科目、诊疗方法、通信方式、医疗广告证明文 号及其有效期截止日。 医疗广告中不得含有介绍药品、医疗器械及其性能的内容。 第十二条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应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省级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和使用说明书为准,不准任意扩大范围。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医疗广告的内容。 禁止在广告中宣传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等非医疗用品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第十三条 禁止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出现下列内容: (一)有淫秽、迷信、荒诞语言、文字和画面的; (二)贬低他人或者同类产品的; (三)含有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内容的; (四)含有治愈率、有效率及获奖内容的; (五)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机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以专家、医生、患者 皤名义、形象作证明等内容的; (六)医疗广告冠以祖传秘方、名医传授等内容的; (七)医疗广告单纯以一般通信方式(含电子邮件)诊疗疾病的; (八)医疗广告宣传或变相宣传治疗性病、艾滋病及有关计划生育内容的; (九)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不宜进行 广告宣传的; (十)违反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 第十四条 下列药品、医疗器械不得发布广告; (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以及国务院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特殊管理药品; (二)治疗肿瘤、性病、艾滋病药品、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品、医疗器械, 计划生育用药,防疫制品;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药、劣药; (四)未经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试生产的药 品和试生产阶段的医疗器械; (五)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令禁止销售和使用和药品; (六)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七)除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外,未取得注册商标的药品; (八)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进入市场的境外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 第十五条 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件的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 内变更广告内容或者期满后继续进行广告宣传的,必须重新办理审查批准手续。 医疗广告证明文号和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必须与广告内容同时发布。 第十六条 省外单位在本省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应当持所在地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批准文件及相关材料,报经本省省 级主管部门换发审查批准文件。审查批准文件由审查批准部门送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和广告发布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查。 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需在本省发布的,需送本省级广 告审查批准机关签章备案。 境外企业或单位在本省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不得伪造、涂改。 第十八条 经批准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广告发布 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通知广告发布者暂停发布该项广告,同时报省卫生行政部门或者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撤销其广告审查批准文件; (一)临床发现药品、医疗器械有新的不良反应的; (二)药品和医疗器械被撤销生产批准文号; (三)单位或个人被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的; (四)被国家列为淘汰的药品、医疗器械品种的; (五)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立案查处的。 第十九条 广告经营者承办或者代理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业务,必须查验 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件原件,并按照核定的内容设计、制作、代理 广告;未取得审查批准文件的,广告经营者不得承办或者代理。 第二十条 广告发布者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必须查验本省医疗、药 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件原件,核实广告内容;未经批准或者广告设计、制作 内容与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合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发布。 第二十一条 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医疗、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时,应有明显广告标记,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 禁止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以消息、纪实、通讯、 调查报告等新闻报道形式或以专家访谈、专家会诊、专家义诊、医生提示、厂家敬告、 养生保健、文章较载、专题节目、信息交流等变相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医疗、药品、医 疗器械广告。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违法医疗、药品、 医疗器械广告,应当及时填写违法广告通知书。移交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进行查处, 并将通知书报送省卫生行政部门或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将查 处结果及时通知广告审查批准机关。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广告审查批准机关撤销审查批 准文件,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 发布,公开更正,没收广告费用,处以广告费用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拒不 执行处理决定的,停止其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业务; (一)利用广告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作虚假宣传的; (二)未经广告审查批准机关审查批准而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医疗、药品、医 疗器械广告的; (三)篡改和歪曲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批准文件内容的; (四)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医疗机构地址和冠以军队相关的任何称谓发布 医疗广告的。 第二十四条 未经广告审查批准机关审查批准和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登记,利用散 发、张贴、邮递和设置等形式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 关责令停止发布,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并对负有责任的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各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至第十六条规定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 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发 布,公开更正,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广告审查批准机关撤销审查批准文件,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暂停其医疗、药品、医 疗器械广告业务。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者伪造、涂改广告审查批准文件 的,由广告审查批准机关撤销审查批准文件,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停 止其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业务,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以新闻报道形式或者变相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医疗、药 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没收违法所得, 每发布一次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暂停其 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业务。 第二十八条 省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外的其他任何部门和组织, 非法审查批准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其停止违法行 为,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法制作、传播、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而使消费者合法 权益受到侵害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玩忽职守,不按规定审查批准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或者对违法广告不及时填 写违法广告通知书,或者对违法广告不认真进行查处的,以及在审批、办理医疗、药 品、医疗器械广告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 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 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由省工商行政管理部 门、省卫生行政部门、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