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西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山西省文物市场管理办法

晋政发第64号颁布时间:1995-07-03

     1995年7月3日 晋政发第64号 第一条 为加强文物市场管理,打击制止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活动,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结合本省实 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专营文物和监督文物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 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主管文物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市场管理 工作。各级工商、公安、海关等部门,应配合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文物市场实行监管。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专营文物是指: (一)1911年以前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或出版的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及其他金属 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种质料的雕刻品、家具、书画、碑帖、拓片、图书、文 献资料、织绣、文化用品、邮票、货币、器具、工艺美术品等; (二)191l年至1949年间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或出版的属于本条(一)所列物品中 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 (三)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在1949年以后己故的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专营文物由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经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 第五条 专营文物的单位所经营的专营文物,统一由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文物 鉴定单位进行鉴定。外销文物需钤盖外销标识。外销文物可设专柜内销。 第六条 专营文物的单位应设置中文、英文标识,标明:本单位依照法律获准代理或 销售允许携运出境的文物。 第七条 专营文物的单位可以跨省建立多种形式的购销协作关系。省外任何单位和个 人,末经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均不得在本省境内收购或销售专营文物。 第八条 本办法所称监管文物是指1911年至1949年间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或出版的 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种质料的雕刻品、家 具、书画、碑帖、拓片、图书、文献资料、织绣、文化用品、邮票、货币、器具、工艺美 术品等,但属于本办法第四条(二)规定的除外。 第九条 监管文物可在县级以上城市的旧货市场经营。销售监管文物的旧货市场应具 备必需的文物保护条件和专业力量,对文物流通秩序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禁止在街头摆摊设点经销监管文物。 第十条 在旧货市场经营监管文物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县级以上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提 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报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一条 在旧货市场经营监管文物的单位和个人,在销售前必须按品类填报销售申 报单,由省文物鉴定单位鉴定。经鉴定,属国家需要保护收藏的文物,由文物行政管理部 门征购;属专营文物的,由专营文物单位收购或代售;属监管文物的,应钤盖“晋文检” 鉴定标识后,方可销售。 第十二条 经营监管文物的旧货市场,应设置中文、英文标识。标明:购买本市场文 物如需携运出境,须持发票和所购文物由省文物鉴定单位核发出境许可证。未办理出境手 续的,海关不予放行。 第十三条 禁止出土文物进入文物市场。 第十四条 博物馆、文物保管单位和其他全民所有制单位收藏的文物,禁止出卖、赠 送。不够馆藏文物标准的处理品,经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由专营文物单位收购经 销。 第十五条 私人收藏的文物如需出售,属专营文物的,可售给专营文物单位或由其代 售;属监管文物的,可在经营监管文物的旧货市场出售或由其代售,禁止私自交易,买卖 文物。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给予 表彰或奖励: (一)将国家需要收藏的重要文物向全民所有制博物馆、图书馆、科学研究单位提供 的; (二)发现国家需要收藏的重要文物,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使文物得以保护的; (三)发现出售出土文物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使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得以保护的; (四)对非法经营、倒卖走私、盗窃和盗运文物举报有功的; (五)管理文物市场成绩显著的。 第十七条 未取得营业执照,私自进行文物经营活动或将私人收藏文物私自卖给外国 人的。由公安、工商会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 对滥用职权、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或放纵非法经营活动的文物市场管理人 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