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冀国资[2004]1号颁布时间:2004-01-17
2004年1月17日 冀国资[2004]1号
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为切实履行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
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企业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 号)等法律法规,参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经
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 号),我们制订了《河
北省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河北省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履行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
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
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参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 号),结合省属企业实际,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考核的省属企业负责人是指省政府确定的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
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
简称企业)的下列人员:(一)国有独资企业和不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总经理
(厂长)、副总经理(副厂长)、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二)设董事会的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
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三)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
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列入省国资委党委管理的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
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
第三条 考核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
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制度。
第四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采取由省国资委主任或其授权代表与
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考核原则。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资本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
要求,依法考核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
(二)分类考核原则。按照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和类型,资产经营的不同水平和主
营业务等不同特点,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实施科学规范的分类考核。
(三)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
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追溯的资产经营责任制。
第二章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
第六条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公历年作为考核期。
第七条 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双方的名称、地址和姓名
;(二)考核内容及指标;(三)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四)考核与奖惩;(五)责任
书的变更、解除和终止;(六)其它需要规定的事项。
第八条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
(一)基本指标包括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1.年度利润总额是指经核定后的企业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年度利润计算可加上经核
准的当期企业消化以前年度潜亏。
2.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考核当期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净资
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100%其中:净资产中不含少数股东权益。
平均净资产= (期初净资产+ 期末净资产)÷2 对净资产为负值的企业,按总资产
收益率考核。
(二)分类指标由省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和特点,综合考虑反映企业经营管理
水平及发展能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明确。
第九条确定军工企业、资产经营公司和主要承担国家、省政策性业务等特殊企业的
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可优先考虑政策性业务完成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
明确。
第十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按下列程序签订:
(一)预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每年 11 月底以前,企业负责人按照省
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及经营状况,提出下一年度拟完成的经营业绩
考核目标建议值,并将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报省国资委。
(二)核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省国资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企业运营
环境,对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就考核目标值及有关
内容与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
(三)由省国资委主任或其授权代表同企业负责人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
第十一条 省国资委结合企业月度快报、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工作调度和企业重要
情况报告等手段,对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检查与监控。企业负
责人于每年 8月底以前将经营业绩责任书半年执行情况及相关说明材料报省国资委。
对上半年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明显滞后的企业,省国资委将向企业负责人提出
预警并进行督促。
第十二条建立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和质量事故、重大经济损失、重大投融资、重大
贷款担保和资产重组等重要情况报告制度。企业发生上述情况时,企业负责人应当立即
向省国资委报告。
第十三条 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期间,企业因发生重大事件,影响责任书正常
执行,需变更、解除或终止责任书的,由企业负责人提出申请,报省国资委决定。
第十四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完成情况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考核:
(一)每年 4月底以前,企业负责人依据经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对上年度经
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年度总结分析报告报省国资委。企业负
责人年度总结分析报告格式和主要内容由省国资委另行规定。
(二)省国资委依据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结
合企业负责人年度总结分析报告,对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
考核(具体办法见附件1 ),形成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
(三)派驻监事会企业,依据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经审查的统计
数据和监事会《监督检查报告》,认真听取监事会对企业的年度评价意见,结合企业负
责人年度总结分析报告,对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具
体办法参照附件1 ),形成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
(四)省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反馈各企业
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异议的,可向省国资委反映。省
国资委调查核实后妥善处理。
第三章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
第十五条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以三年为考核期,由于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由省国
资委决定。
第十六条 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双方的名称、地址和姓
名;(二)考核内容及指标;(三)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四)考核与奖惩;(五)责
任书的变更、解除和终止;(六)其它需要规定的事项。
第十七条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
(一)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同考核期初
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
有者权益÷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 100%客观因素由省国资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具体审
核确定。
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果以省国资委确认的结果为准。
2.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是指企业主营业务连续三年的平均增长情况,计算
公式为: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考核期末当年主营业务收入/ 三年前主营业
务收入)1/3-1]×100%(二)分类指标由省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和特点,综合考虑
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明确。
第十八条确定军工企业、资产经营公司和主要承担国家、省政策性业务等特殊企业
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可优先考虑其政策性业务完成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任期
责任书中明确。
第十九条 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按下列程序签订:
(一)预报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考核期初,企业负责人按照省国资委任
期经营业绩考核的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及经营状况,提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
并将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报省国资委。
(二)核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省国资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企业运营
环境,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就考核目标值及责任
书有关内容与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
(三)由省国资委主任或其授权代表同企业负责人签订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
第二十条 省国资委对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跟踪检查,实施动态
监控。
第二十一条 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完成情况按下列程序进行考核:
(一)考核期末,企业负责人对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并将总结分析报告报省国资委。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总结分析报告格式和主要内容
由省国资委另行规定。
(二)省国资委依据任期内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
据,结合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总结分析报告,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
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办法见附件2 ),形成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
奖惩意见。
(三)派驻监事会企业,依据任期内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经审查
的统计数据和监事会《监督检查报告》,认真听取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评价意见,
结合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总结分析报告,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
成情况进行考核(具体办法参照附件2 ),形成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
见。
(四)省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反馈各企业
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异议的,可向省国资委反映。省
国资委调查核实后妥善处理。
第四章 奖惩
第二十二条 根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得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
绩考核最终结果分为A 、B 、C 、D 、E 五个级别,完成考核目标值为C 级进级点。
第二十三条省国资委依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
责人实施奖惩。
第二十四条 对企业负责人的奖励分为年度薪酬奖励和任期中长期激励。
第二十五条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分为基薪和绩效薪酬两个部分。绩效薪酬与年度考
核结果挂钩。企业负责人基薪的计算办法和标准等由省国资委另行制定。
当考核结果为A 级时,绩效薪酬按" 基薪×[2+ (考核分数-A级起点分数)/ (A
级封顶分数-A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酬在2 倍基薪到3 倍基薪之间;当考核结果
为B 级时,绩效薪酬按" 基薪×[1.5+0.5×(考核分数-B级起点分数)/ (A 级起点分
数-B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酬在1.5 倍基薪到2 倍基薪之间;当考核结果为C 级
时,绩效薪酬按" 基薪×[1+0.5×(考核分数-C级起点分数)/ (B 级起点分数-C级起
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酬在1 倍基薪到1.5 倍基薪之间;当考核结果为D 级时,绩效
薪酬按" 基薪×(考核分数-D级起点分数)/ (C 级起点分数-D级起点分数)" 确定,
绩效薪酬在0 到1 倍基薪之间;当考核结果为E 级时,绩效薪酬为0.第二十六条 被考
核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其分配系数为1.对于其余被考核人的分配系数,省国资委
根据企业负责人的不同职务另行制定参照系数,由企业参照省国资委的规定,根据各负
责人的责任和贡献研究确定,并报省国资委备案。
第二十七条绩效薪酬的60% 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40% 根据任期考核结
果等因素延期到连任或离任的下一年兑现。
第二十八条 依据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实行奖惩与任免:
(一)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A 级和B 级的企业负责人,除按期兑现全部延
期绩效薪酬外,给予相应的中长期激励。
(二)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C 级的企业负责人,按期兑现全部延期绩效薪
酬。
(三)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D 级的企业负责人,根据考核分数扣减延期绩
效薪酬。
(四)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E 级的企业负责人,除根据考核分数扣减延期
绩效薪酬外,将根据具体情况,可不再对其任命、续聘或对其进行工作调整。
具体扣减绩效薪酬的公式为:扣减延期绩效薪酬= 任期内积累的延期绩效薪酬×
(C 级起点分数- 实得分数)/C级起点分数第二十九条 对社会、行业和企业发展作出
重大贡献的企业负责人,省国资委设立特别贡献奖。特别贡献奖和中长期激励的具体办
法由省国资委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 企业虚报、瞒报财务状况的,除由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
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处理外,酌情扣发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
负责人的绩效薪酬或延期绩效薪酬;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移
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导致重大决策
失误、重大安全与质量责任事故、严重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违纪案件,给企业造成重大
不良影响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除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外,酌情扣发其绩效薪酬或延
期绩效薪酬;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
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 政府投融资类企业和地方金融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三条因清产核资、工作调动等原因导致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指标数据发生变
化的,省国资委可根据具体情况变更经营业绩责任书的相关内容。
第三十四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
书记、工会主席的考核及其奖惩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职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监事等
的考核及其奖惩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国有参股企业、实施被兼并破产企业、连续两年以上的亏损企业、资不
抵债企业和基本建设项目法人单位等企业中,由省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负责人的考核
参照本办法执行。具体经营业绩考核事项在经营业绩责任书中确定。
第三十七条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公司法》的规定,抓紧建立
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后,本办法规定的企业经营业
绩考核对象将按《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第三十八条对公司制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奖惩及相关事宜,企业应当按照《公司法
》及有关规定,履行相关法律程序或手续。
第三十九条各企业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对子企业、控股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实施办法。
第四十条各设区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由省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2.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
附件1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1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计分
综合得分=年度利润总额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经营
难度系数+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
经营难度系数根据企业净资产、资产总额、营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职工平
均人数、离退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因素加权计算,分类确定。经营难度系数为1
-1.15. 若某项指标未达到基本分,则该指标不乘以经营难度系数。
2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各项指标计分⑴年度利润总额指标:基本分30分,下限为24
分,上限为36分。
对目标利润值定为正值的盈利企业,计分公式为:
对目标利润值定为负值的亏损企业,计分公式为:
⑵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基本分40分,下限为32分,上限为48分,计分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得分=40+(实际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值)/0.5%
对净资产为零或负值的企业,不考核净资产收益率,而考核总资产收益率。
⑶分类指标:分类指标只设一项的,该指标的基本分为30分,下限为24分,上限为
36分;若设两项,则每个指标的基本分为15分,下限为12分,上限为18分。分类指标若
为绝对值指标,打分方法与年度利润总额指标类同;若为相对值指标,打分方法与净资
产收益率指标类同。
3 、考核分级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分为A 、B 、C 、D 、E 五个级别。对三项
(分类指标两项相加算一项)考核指标均得到基本分的企业,根据各企业年度经营业绩
考核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最靠前的20% 为A 级,往后的40% 为B 级,最靠后的40%
为C 级;对至少有一项未得基本分的企业,根据各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综合得分,从
高到低排序,前70% 为D 级,后30% 为E 级。
附件2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1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计分
综合得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
增长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
营业绩考核结果得分
经营难度系数根据企业净资产、资产总额、营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职工平
均人数、离退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因素加权计算,分类确定。经营难度系数为1
-1.15. 若某项指标未达到基本分,则该指标不乘以经营难度系数。
2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各项指标计分⑴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基本分40分,下限为
32分,上限为48分。在经过法定的清产核资程序核实的净资产基础上确定资产保值增值
率,目标值应大于100%. 实际完成保值增值率超过目标值或低于100%时,计分公式为:
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得分=40+ (实际完成保值增值率-保值增值率目标值)/0.5%
实际完成保值增值率若低于目标值但仍大于100%时,计分公式为:资产保值增值率
指标得分=40+(实际完成保值增值率-保值增值率目标值)/1%
对净资产为零或负值的企业,不考核资产保值增值率,而考核净资产数额。计分方
法同年度利润总额目标值为负值时的计分方法。
⑵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基本分20分,下限为16分,上限为24分,计
分公式为:
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得分=20+(实际平均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目标值)/1%
⑶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指标:基本分20分,下限为16分,上限为24
分。
企业负责人任期三年内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没有D 或E 级的,即得基本分20分。
每得一次A 级加4/3 分,每得一次B 级加2/3 分,每得一次C 级加0 分,每得一次D 级
扣2/3 分,每得一次E 级,扣4/3 分。
⑷分类指标:分类指标只设一项的,该指标的基本分为20分,下限为16分,上限为
24分;若设两项,则每个指标的基本分为10分,下限为8 分,上限为12分。分类指标若
为绝对值指标,打分方法与年度利润总额指标类同;若为相对值指标,打分方法与资产
保值增值率类同。
3 、考核分级企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分为A 、B 、C 、D 、E 五个级别。对资产保
值增值率指标得到基本分的企业,根据各企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
最靠前的20% 为A 级,往后的40% 为B 级,最靠后的40% 为C 级;对资产保值增值率未
得基本分的企业,根据各企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前70% 为D
级,后30% 为E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