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管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
冀政办函[2001]3号颁布时间:2001-02-18
2001年2月18日 冀政办函[2001]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我省省管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建立健全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
束机制,充分体现企业经营者的劳动价值,调动企业经营者积极性,同时进一步规范企
业经营者的报酬,增加透明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
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非垄断性行业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管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工业
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省管工业企业是指省属企业和资产属市但领导班子归省管理的企业。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经营者是指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工厂制企业的厂长。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年薪制是指对经营者通过实施契约化管理,落实经营责任,确定经
营者年度报酬的制度。
第六条 实施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年薪水平与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
紧密挂钩;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规范收入分配;保证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避
免经营者短期行为;经营者年薪收入与企业员工收入采用不同分配方式;股份分配与现
金兑付相结合。
第七条 实施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已改制企业必须产权清晰,权责
明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未改制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各项制度较为完善;领
导班子团结,锐意改革;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品市场稳定;科学管理水平较高,经济
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能够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金。
第二章 经营者年薪收入的确定
第八条 经营者施行年薪制前,须由审计部门或中介审计机构对企业进行审计。
第九条 经营者年薪收入主要依据企业规模、《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和企业
效绩评价结果确定。《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由省经贸部门与企业经营者签订,其内容
主要包括经营期限、经营目标、年薪收入、奖惩办法及其他事项。企业效绩评价依据财
政部等四部门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
的规定实施。
第十条 经营者的经营期限一般确定为3年。公司制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期限按公司章程有
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经营者承担的经营目标由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两部分构成。主要指标包括实
现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辅助指标包括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和新产品开发、职工工
资收入增长、固定资产折旧与技术开发费提取、社会保险金上缴和安全生产等。
主要指标是评价经营者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是对经营者实施奖惩的主要依据;辅助指
标是经营者按规定必须完成的基本指标,完不成的相应扣减经营者的年薪收入。
第十二条 《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中要载明经营者在一个经营期限内的经营总目标和
分年度目标。
第十三条 经营者在经营期限内的年薪收入由基本年薪和风险年薪两部分组成。
第十四条 经营者基本年薪以本企业职工本年度平均工资额乘以年薪倍数确定。年薪倍
数主要依据企业规模类型确定。特大型企业为6-8倍,大型企业为4-6倍,中型企业
为2-4倍。
第十五条 经营者风险年薪主要以企业当年实现利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两项主要经
营指标完成情况和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确定。
风险年薪=按实现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目标完成情况确定的风险年薪(F1)+
按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确定的风险年薪(F2)
F1依据企业当年实现利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两项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确定。F1
=本企业当年超过(或低于)目标利润部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6%
F2依据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确定。F2=基本年薪×系数(k)。系数(k)依据效绩评
价结果确定。当效绩评价结果为优+时,系数k=1.0;为优时,k=0.6;为良时,
k=0.4;为中时,k=0;为差时,k=-0.4。
对未完成辅助指标的相应扣减风险年薪;对未完成主要指标的,依次扣减以前年度风险
年薪中转作的股份、风险抵押金、基本年薪,直至扣减到本企业职工当年平均工资收入
为限。
第三章 经营者年薪收入的兑现
第十六条 经营者所获得的基本年薪,先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额的2-4倍分月预付,次
年再统一结算进行兑付。
第十七条 经营者所获得的风险年薪,次年初进行结算后,20%以现金方式支付,80%
转作本企业股份。但现金方式年支付最高不超过20万元,超过部分转为股份。
第十八条 对经营者获得风险年薪的80%转为股份部分,从转股之日起视为个人股份并
享受应有权益,但不予兑付,待经营期满后再予以确认。对工厂制企业,经营者的股份
在企业改制时办理股权确认手续;对有限责任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待经营者
一个经营期限届满后,按公司章程规定,在公司增资扩股时办理股权转增手续;对上市
的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增资扩股时,按有关规定办理股权转增手续。
第十九条 经营者风险年薪中转增的企业股份,在经营者任职期间内不得抵押和兑现。经
营者离任后,经审计或稽察(检查)无误,其转增的企业股份归经营者个人所有,可依
法继承或在企业内部转让。若所持为上市公司股份,在一个经营期满后,经营者可在股
票市场上自由转让。
第四章 经营者年薪收入的审批
第二十条 经营者年薪收入由省经贸部门会同劳动、财政、体改、企业干部管理等有关
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要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和审批程序进行。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年薪收入审批程序是:先由审计部门(或中介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或由稽察部门(省外派监事会)进行稽察(检查);企业依据审计或稽察(检查)结果
(省政府派入稽察特派员或外派监事会的企业以稽察或检查结果为依据,未派入稽察特
派员或外派监事会的以审计结果为依据)填报经营者年薪收入审批表报省经贸部门;省
经贸部门初审后,由省财政部门负责审核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情况,省劳动保
障部门负责审核经营者年薪收入水平,省经贸部门负责批复。公司制企业经营者实行年
薪制应经公司股东会或出资人同意。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任期期间,因各种原因工作变动,不满一年的,不实行年薪制;超
过一年的,按任期整年度实行年薪制,其以前年度的风险年薪收入转作股份部分,经审
计或稽察(检查)无误后,应予以确认。凡任期未满,经营者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不
再继续执行年薪制,其以前年度获得的所有年薪收入按原列支科目予以冲回。
第五章 经营者的风险抵押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在签订《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以前,应以现金形式交纳风险抵押
金。风险抵押金按上一任经营者最后一个年度基本年薪标准的4倍交纳。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任期届满或离任后,经审计或稽查(检查),任职期间经营成果属
实的,风险抵押金余额一次结清。
第六章 经营者年薪收入的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年薪收入审核及兑现结果,企业每年要向职工公开,实行民主监督。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后,不得再领取本企业的其他工资性收入,也不得领取
由企业开支或变相开支的其他任何奖金。对超出规定从本企业获取个人收入者,一经发
现,对不合法收入部分,责令其加倍退还。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直至
撤销(解聘)其职务。对蓄意侵吞国有财产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省经贸部门要会同省财政、劳动保障、审计、企业干部管理等有关部门切
实加强对经营者年薪收入的监督和检查,对弄虚作假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企业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子企业的经营者年薪收入由母公司董事会确定。
第二十九条 市属及以下工业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实施,由各设区市、县(市、区)根
据各地情况,可按原来自定的办法执行,也可参照本办法进行修订。
第三十条 本办法发布前省管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执行的有关规定,凡是与本办
法有抵触的,一律改按本办法办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解释并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