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北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邢台市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五年计划(1996-2000年)

邢政[1995]17号颁布时间:1995-08-24

     1995年8月24日 邢政[1995]17号   根据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2000年战略目标规划纲要,结合邢台市区实 际,制定市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五年(1996-2000年)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市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台阶,使市政公用设施陈旧老化和设施不健全的现状得到改 观,为市区人民创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市区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市区94年末建成区面积25.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万人。   市区94年末路总面积234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9平方米,95年团结西路 开通,市区内环线形成,年末道路总面积约达到240万平方米。   市区现在公共供水能力12万吨/日,供水管网总长度138公里。   市区现有防洪设施只能达到5年一遇水平,且市区上游没有设防。   市区现有城市下水管道长总长度为125公里,雨污合流部分污水管道还没有接通。 北围城通往污水泵站的一条主干管还未沟通,城市污水还没得到处理,直接往河道排 放。   市区内没有集中供热系统,94年末联片和零星供热普及率为44.6%。市区内燃气 气源主要以管道煤气、石油液化气为主,94年末城市燃气化率为47%,用气户数为4万 户。   市区绿化总面积,4年末为161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6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 率28.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9平方米。   市区现有环卫设施:公厕118座,其中水溃公厕占50%;集装垃圾转运站7座,年 清运生活垃圾19万吨,日清扫面积198万平方米,年清掏粪便4万吨。   市区94年末拥有公交车辆127标台,万人拥有公共汽车3.7标台。   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五年计划   初步测算“九五”期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总投资估算约为6.3亿元,(不含通讯、 电力、燃气、供热部分)主要建设项目如下:   (一)城市道桥建设   根据国家制定的2000年规划,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为8平方米的目标,市区内路网 按总体规划基本形成。“九五”期间,铺设道路208万平方米,(需投资2.3亿元)到 2000年达到铺装道路面积448万平方米,市区按50万人口计算,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可 达到9平方米。其中:需新修外环线142万平方米,结合跨越我市的高速公路的开通, 尽快完善我市的路网工程。96-97年计划新铺道路75万平方米,以外环路为主,开通 北外环路、南外环路东段,使外环路和高速公路进出口相联接;修建北外环铁路立交 桥和西二环路北段,修建东外环路,实施107国道的改造计划,建成收费路段,使南 北过境车辆途经南外环东段、东外环和北外环东段绕过市区,以减轻市区内的交通压 力。   98-99年计划新铺道路78万平方米(投资8300万元),新建西外环路南段、南外 环路全部形成。力争钢铁路、梁庄路向北延伸使南北向新增两条干道和北外环沟通; 新建高庄桥路地道桥,使高庄桥路和达活泉路沟通,并向东延至梁庄路;力争新建围 寨河路和建设路沟通,向东延至东围城路;延伸北围城路东段至梁庄路,使用东西向 新增两条沟通桥东桥西交通的干道。   99-2000年,计划新铺道路55万平方米(投资6200万元),主要修建北二环路、 东二环路和南二环路,使市区中环线形成。修建中华路、延伸团结路、八一路西至西 环路。力争内环、中环、外环3个环路沟通。   “九五”期间,结合市区旧城区改造,逐年拓宽和改造顺德路、红星街、西门里 街、东门里街、新西街、西关街、西大街、北大街、车站南路、车站北路、东大街、 清风路等,争取在“九五”末使市区主次干道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计划期内拟安排在长途汽车站对面和新亚商城对面建造两座地下停车场。   (二)城市公共供水工程   到2000年,根据市区人口发展公共供水能力将达到32万吨/日。目前董村水厂的 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10万吨/日,总投资为1.32亿元,其中利用外资414.5万美元(约 折合人民币3600万元),建设分3年完成,95年末预计可完成国内配套投资3200万元, 96年和97年各完成国内配套投资3200万元。届时城市公共供水能力可达到22万吨/日, “九五”后3年准备引朱水库地表水进入市鸢概供工业用水为主,地下水主要供生活 用水,引泉朱济邢工程主要补充我市地下水的不足,供水规模10万吨/日。   (三)城市防洪工程   按城市防洪规划要求我市防洪设施水平应达到50年--遇水平,按城市防洪规划“ 九五”期间完成市区防洪工程;改造治理市区河道约19公里(围寨河6.2公里,牛尾 河5.9公里,小黄河6.3公里),“九五”末,使市区防洪体系全部形成。   (四)城市排水工程   按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九五”末城市下水管道长度要达到280公里。“九五”期 间,还需铺设管道155公里(投资约需3000万元),96-97年主要铺设和沟通城市污水 管理,重点解决污水出路,结合污水厂的兴建力争将排污系统形成。“九五”后3年 主要解决城市雨水管道和部分污水分、支管的铺设。“九五”末力争使市区雨、污水 排水体系全部按规划形成。   (五)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我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近期为15万立方米/日,远期内20万立方米/日, 总投资1.13亿元,建设期为3年(95年-97年),95年计划投资5899万元,96年计划投 资2592万元,97年计划投资2809万元。使市区内排放的污水大部分达到净化处理。   (六)城市集中供热和城市燃气   2000年,按国家要求规划目标供热普及率为70%,在建的东郊热电厂建成后,部 分区域实现集中供热。另外采用联片供热和集中供热相结合,使供热普及率进一步提 高。2000年根据国家的要求,规划目标城市燃气气化率达到80%,用气户数要达到11 万户。拟对现有的供气设施进行改造,新增液化气储备能力400立方米;利用我市现 有的气源进行设备改造和并网,“九五”末,市区供气规模要达到9.6万立方米/日。 气源随60万吨焦化厂建设投产解决。   (七)园林绿化建设   按国家要求“九五”规划目标,市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要达 到7平方米。“九五”期间(投资4200万元),市区新增公共绿地183公顷,植造白 马河、七里河防网林带;在外环路建成后,形成环城绿地带;完善达活泉公园、森林 公园配套建设,拟在桥东和桥西区各兴建一座区级公园,并兴建部分街心游园,为城 市居民提供游憩娱乐的场所。   (八)环卫设施建设   按国家“九五”规划目标,在“九五”末要实现厕所水冲化,垃圾、粪便清运密 封化,垃圾处理无害化,准备在“九五”期间(投资1500万元),新建高标准公厕20 座,改造公厕50座,新建集装箱垃圾转运站20座,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九)城市公交   按“九五”国家要求达到的万人拥有7标台的目标,需新增223标台(需投资1800 万元),运营车辆达到350标台,拟采取国办、民办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个体和私营 车辆加入运营,解决公交收费价格倒挂的现象,使城市公交事业得到发展。   (十)城市、电力、通讯   “九五”末全市用电量预计为64亿KW.h ,最大负荷116KW。市区通讯联系以光缆 传输为主,数字微波传输为辅,市区电话普及率,2000年规划目标为37.7%,电力通 讯作为城市主要的基础设施,要和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其线网铺设和设施站点的分布 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地上线网和地下电缆要随着城市道路的建设进行铺设和预埋。   实现以上目标总投资估算6.3亿元,资金来源渠道如下:   (一)城市维护建设费,投资22500万元。   (二)城市外环线道路投资由省补助,交通部门筹措14000万元。   (三)利用外资7900万元。   (四)开征新收费项目和提高部分收费标准筹措5000万元。   (五)新建大型企业增收道路使用费6000万元。   (六)社会力量搞公交运输和公用设施投入2500万元。   (七)城建集资、义务劳动,以资带劳等筹措5100万元。   三、实现五年计划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投资体制,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投资市场,逐步建立以 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使城市建设逐步形成“ 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资金良性循环机制。   1、加大利用国外资金的力度,积极利用国外贷款,独资或合资建设城市基础设 施,以经营收费还贷,分期偿还,分年回报。中外合资建设、经营城市公用事业,以 股份制方式经营促进城市公用事业向市场经济转轨。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资,利用国内外贷款和集资入股的办法修建城市道路、 桥梁,按有关规定收费偿还,促进市政工程建设滚动发展。   3、继续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适当调整收费标准,除已开征的“新水厂 建设基金”、“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外,对“机动车辆城市道路维修费”、“流动 人口市政设施使用费”等收费标准进行调整,拟开征“污水处理厂建设基金”。   4、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 采取主要街道以政府投资为主,小街、小巷以区街投资或集资为主,市政府适当补助。 城市公交可采用以城市公交为主,集体个体经营为铺,解决乘车难问题。   5、倡导“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人人作贡献”的方法,城市建设工程发动义务 劳动或以资带劳,有条件实施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采用“公办民助”,“民办 公助”的办法来兴办,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二)改变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城建企事业单位自身改革,努力减少政府投入。   1、变全额管理为差额管理或自收自支管理,有条件的都要向企业化管理过渡, 对全额补贴的事业单位经费核定要“适度从紧,促其转轨”。   2、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通过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达到经费自给或减少政 府的投入和补贴。   3、对部分公用设施建设的投资拨款为借(贷)款,政府投资建设有收益的建设 项目,待有效益时逐年定期收回。   4、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市政建设工程招投标和质量追踪责任制,实行投资、建 设、维护、投资回收一条龙管理方式,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   (三)强化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城建管理的各种法规,使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管 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