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津市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天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财政局财政行政审批权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津财监[2001]3号颁布时间:2001-07-09

     2001年7月9日 津财监[2001]3号 市局机关财口各处室: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为加强我局行政审批监督 管理工作,制定下发《天津市财政局财政行政审批权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请认真贯 彻执行。 附件:天津市财政局财政行政审批权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为严格行政审批权限,强化监督制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树立“廉洁、勤政、 务实、高效”的政府机关形象,结合财政部门行政审批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监督管理 暂行办法。 第一条 财政行政审批权,是指财政部门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 政策、规定,行使行政审批事项的权力。 第二条 财政行政审批权监督管理的对象,是指具有财政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和工 作人员。 第三条 建立完备的行政审批监督制约体系。财政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 政行为,按照分权、制衡、效率原则,减少审批环节,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 建立内部约束、互相制衡、领导负责、社会监督、督察检查的监督体系和权力制约 机制,保证有效的监督管理。具体是: 1.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审批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规范、具体和 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明确审批内容和条件、审批程序和方法、审批权限和时限、法 规政策和工作纪律,对审批事项的受理、认定、核准、批复等,进行科学规范。 2.明确审批部门、人员的责任、权限。审批部门要严格按照审批操作规程和标 准办理审批事项,重大审批事项和关键审批环节要建立集体决定制度;涉及几个部门 审批的事项,要划分责任、权限,采取联审、会签等方法审批;审批人员要严格履行 岗位职责和义务,任何审批部门或人员,不得超越权限办理审批事项。 3.实行审监分离、审核分离制度。要按照一审一监、一审一核的要求,实行权 力分解,审批、监察在职能、人员上要分开,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要相互监督制 约,切实加强审批行为的内部管理和监督。 4.坚持审批公开。除明确规定不能公开的审批事项,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包括 审批的依据、内容、程序、条件、结果和纪律等。同时要设立财政行政审批工作监督 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5.实行审批人员轮岗位和回避制度。审批人员都必须定期进行交流轮岗,不应 长期固定于一个岗位。审批人员与被审批项目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或与被审批项目负 责人、经办人有亲属关系的,要实行审批项目回避。 6.审批人员的责任追究。对违法审批或审批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审批中出 现违法违纪问题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及直接领导责任,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 第四条 加强行政审批的监督管理 具有行政审批权的财政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审批工作自查。主要内容:检查 行政审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市局定期组织财政行政审批工作的专项检查。主要内容:听取行政审批部门负责 人的工作汇报;查阅行政审批案卷及有关文件材料、工作记录等;检查审批管理制度 的制定执行情况和监督制约机制配套情况;检查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审批行为和审批 岗位人员配置、分工情况;征求、了解被审批项目单位对审批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 议;及时处理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第五条 市局监察室是财政行政审批的监督部门,负责财政部门行政审批管理和 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监督。具体包括: 1.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2.行政审批行为不当或违法违纪问题的预防、督察和处理; 3.行政审批监督管理的情况综合、工作调研和有关信息反馈; 4.行政审批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第六条 财政行政审批工作的责任划分 行政审批事项主管局领导对财政行政审批工作负领导责任;行政审批事项部门领 导对行政审批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监察部门对行政审批权监督管理负组织协调和督 察责任。 第七条 本办法由局监察室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