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市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的通知

京劳社工发[2003]195号颁布时间:2003-12-03

     2003年12月3日 京劳社工发[2003]195号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局、总公司,计划单列企业,中央在京企业:   根据《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003年第 140号),我局制定了《北京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请于2004年1月1日起贯彻执行。  附件:北京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用人单位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 益,根据《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后,停止工作接受治 疗,继续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应连续计算。   第三条 工伤职工应及时将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或者休假证明报送给所在 单位。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按照《停工留薪期目录》(见附件), 确定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并书面通知工伤职工本人。   第四条 对于多部位、多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的,以对应的各停工留薪期中最长的期 限作为该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   第五条 遭受原发性损伤引起感染及并发症的,根据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可 以在原发性损伤停工留薪期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月。   第六条 所受伤害未列入《停工留薪期目录》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 具体期限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确定,并书面通知工伤职工本人。   第七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未满,但经工伤医疗机构证明工伤治愈的,经劳动能 力鉴定后终止停工留薪期。   第八条 工伤职工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的,应在期满前3日内向本单位提出书面申 请并提交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经用人单位同意后,可以延长停工留薪期。 工伤职工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延长停工留薪期申请的,停工留薪期到期终止。   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有异议的,应在接到申请后7日内向区、 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确认,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的,视为同意延长停工留薪期。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确认结论前工伤职工享受停工留薪期的待遇。   第九条 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将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的确认结论书面通知用人 单位和工伤职工。   第十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停发停工留薪期待遇。 需要继续治疗的,必须有工伤医疗机构的休假证明,其工伤医疗费用予以报销,但不 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由用人单位发给生活津贴,标准不得低于病假工资。   第十一条 工伤职工从事工作后旧伤复发,需要重新确定停工留薪期的,按本办法 执行。   第十二条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或者尚未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用人单位 不得与之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北京市工伤医疗期管理暂行办 法》同时废止。 附件:《停工留薪期目录》(试行)使用说明   1.本目录中所确定的停工留薪期是在参考有关省市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和交通 部门的医疗终结时间规定基础上,在征询宣武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同仁医 院、北医三院等多家医院的意见,经有关专家审核后制定。   2.本目录中的停工留薪期是针对身体的不同部位遭受原发性损伤后,进行治疗 和休息的时间。停工留薪期的延长和缩短,依据《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中 的规定执行。   3.伤害部位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损伤类型,分为头部损伤, 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下背、和骨盆损伤,肩和上臂损伤,肘和前臂损伤,腕 和手损伤,髋和大腿损伤,膝和小腿损伤,踝和足损伤,身体多部位损伤,躯干、四 肢或未特指部位损伤,异物滞留,烧伤和腐蚀伤,冻伤等十五类,共列伤害部位 437条,各伤害部位编码是按ICD-10中的编码进行编排。   4.每一部位的损伤基本上均按浅表损伤,开放性伤口,骨折,关节和韧带的脱 位、扭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部器官损伤,肌肉和肌腱损伤,挤压伤和切断伤 划分。   5.浅表损伤包括:(1)擦伤;(2)挫伤(包括青肿和血肿);(3)浅表 异物所致的损伤不伴有大的开放性伤口。   6.开放性伤口包括:(1)动物咬伤;(2)切割伤;(3)撕裂伤;(4) 穿刺伤。   7.骨折包括:(1)闭合性骨折(粉碎型、压缩型、掀起型、裂缝型、青枝型、 嵌入型、线型、行军型、单纯型、骨骺滑脱型、螺旋型);(2)开放性骨折(哆开 型、感染型、枪弹型、穿刺型)。   8.脱位、扭伤包括:关节(囊)以及韧带的(1)撕脱;(2)撕裂伤;(3) 扭伤;(4)创伤性(关节积血、破裂、不全脱位、撕裂)。   9.神经和脊髓损伤包括:(1)脊髓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损害;(2)神经和 脊髓连续性(连接)的损害;(3)创伤性(神经切断、脊髓出血、麻痹、截瘫、四 肢瘫)。   10.血管损伤包括:(1)撕脱;(2)切割伤;(3)撕裂伤;(4)创伤 性(动脉瘤或瘘、动脉血肿、破裂)。   11.肌肉和肌腱损伤包括:(1)撕脱;(2)切割伤;(3)撕裂伤;(4) 创伤性破裂。   12.本目录是指治疗各种原发性损伤所需的时间,不与各种后遗症相对应。各 种原发性损伤造成的后遗症,是损伤造成的后果。 附件:北京市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试行)(略)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