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
国发[1996]16号颁布时间:1996-04-19
1996年4月19日 国发[1996]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八五"期间,我国会计工作在法制建设、核算制度模式转换以及注册会计师事业
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会计工作秩序仍存在不少问题,假造会计票
据,乱摊成本,搞"两本帐"、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
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突出,严重干扰了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助长了腐败行为,
对此必须认真加以整顿。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严格会计核算,强化
会计监督,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是十分重要
的。要把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作为整顿经济秩序和严肃财经纪律的突破口。为贯彻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
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经济秩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现就整顿
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全国范围内整顿会计工作秩序
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工作秩序
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顿,并督促所属各单位依法开展会计工作,建
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
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在各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进行,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整顿工作从本文下发时开始,1996年年底前结束。所有企业和
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都要认真进行自我检查,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在普遍
自查整顿的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抽调一批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进行重点检查,
重点检查面不得低于20%。在整顿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
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内容,是在全面检查执行国家财政、税务、财务、会计等法
规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整顿以下问题:(一)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建帐而没有建帐,或
者帐目严重混乱的;(二)帐外设帐,或者假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隐
瞒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三)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挤乱摊成本、随意核
销费用,任意减少利润或者增加亏损,擅自冲减国家资本金的;(四)截留、转移国
家和单位的收入,私设"小金库"的;(五)各地区、各部门认为需要重点整顿的其他
问题。
对查出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进行处理。属
于内部管理不严的,要责令其限期整顿并取得成效;属于单位领导人授意、指使、强
令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要撤销其领导
人的职务;属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指使、强迫所属单位编报虚假会计报表的,要追
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人的责任,直至撤职;凡属会计人员对违法违纪活动知情
不举或者通同作弊的,除追究责任外,要取消其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以上构成
犯罪的,均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选择几个重大典型案例公开处
理。
二、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及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并通过不断深化改革,
建立健全包括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在内的会计监督体系,保证会计工
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一)政府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会计监督。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
严格加强会计报表管理,严肃查处编造、篡改会计报表和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业务
主管部门要对所属单位上报的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全面审查,在此基础上,还须对其中
20%以上的报表进行重点抽查,以确保年度会计报表客观真实地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国有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监
督。税务部门要加强发票管理,逐步实行发票跟踪抽查制度,对在发票领用、填制、
报销入帐等环节违反国家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照法律规定从严处理。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要结合办理工商企业登记和年检,加强对工商企业的监督,对没有按规定配备
必要的会计人员、经财政部门确认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建帐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企业,
应要求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不予办理登记注册或年检。
(二)加强社会会计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为了有效制止
和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提高会计报表质量,要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
计制度。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
要采取分步到位的办法,即:凡是没有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和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1996年年底前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
凡是没有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在1997年年底前实行
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到2000年,依法应当实行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所有企业,必
须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
国家主管机关应当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
监督检查,每年应抽查一定数量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对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或
审计准则、规则,有意隐瞒真实情况、甚至通同作弊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取消其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吊销该会计师事务所
或审计事务所的营业执照。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三)加强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均应严格按照
《会计法》的规定开展会计工作。单位领导人要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督
促会计部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基础管理,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使之成为单位自我约
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会计核算,
严格会计监督,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各单位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
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三、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一)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对全社会会计工作的管理。要把会计管理列入财政管理工作的议
事日程,健全机构,配备和充实必要的干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也要制定加强会计工
作管理的措施,指导所属单位做好会计工作。
(二)进一步健全会计法制。继续加强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以
《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建立
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从1997年
起选择部分经营机制较好、基础健全的企业试行。要认真做好《会计法》和其他财政、
财务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财务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根据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抓好在职会
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充实和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要在财政
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把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同专业知识培训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各单位应当
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的业务学习时间。要继续坚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
持证上岗制度、表彰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四)加强会计社会中介机构管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按照"法律规
范、政府监管、市场引导、行业自律"的原则,统一社会审计管理。国家主管机关要
加强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和业务质量监督制度建设,保证社会审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建立并完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和后续教育制度,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公正客观、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逐步改革会计师事务
所(审计事务所)的管理体制,建立行业自律管理的运行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执行以上通知,并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部署和执行情况
及时报告国务院,同时抄送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