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北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河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北省2003- 2005年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的通知

冀计通知[2002]39号颁布时间:2002-12-16

     2002年12月16日 冀计通知[2002]39号 省直有关部门,省科学院,省农林科学院,各市计委、科技局:   为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我省高新技术发展的实际,特别是结合《河 北省高技术产业化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和我省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和石 家庄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我们对1999年下发的《河北省近期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 产业化重点领域和项目指南(2000年度)》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提出了我省近期优 先发展的48个重点领域。现将《河北省2003- 2005年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 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本部门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附:河北省2003- 2005年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前  言? 《河北省近期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和项目指南》(2000年度) (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后,对落实“科教兴冀”发展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有重点地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 着技术进步、国内外市场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指南》(2000年度)已经 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为进一步明确近期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引导社会资源投向, 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有重点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以《指南》(2000年度)为框架,参照国家计委、科技部发 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在广泛听取各 方面意见并组织有关专家认真论证的基础上,省计委会同省科技厅组织修订了《河北省 2003- 2005年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此次修订继续遵循编制《指南》时确定的主要原则开展工作,即: 1、适合我省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大 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以及《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 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 3、具备产业化的技术基础,经过努力近期可以在相关产业领域中初步实现产业化, 并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 4、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注重的是可实现性,而不是面面俱到。? 依据上述原则,本《指南》在电子信息、生物及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农 业、环保技术设备和资源利用及其它共七个领域中确定了48项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 业化重点方向。? 本《指南》是引导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政府转变职能,加 强宏观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一项举措。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可视具体 情况,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选择有可能形成本地区、本行业比较优势的领域,在政策、 体制、投入等方面,对于符合《指南》要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给予有效的支 持。同时,省政府有关部门将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安排部分项目的贷款贴息、资本金 注入、开发补助、融资担保,或协助申请国家资金支持以及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等。? 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国内外市场变化、产业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 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省计委将不断会同省科技厅定期对《指南》进行 调整、修订和完善,希望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河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二○○二年十二月? 一、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主导技术,其应用及产品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实行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重要 的意义。近年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先导产业。同 时,储备了一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在近期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今后 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现代通信及网络设备? 现代通信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相应的网络设备具有极大的市 场潜力。我省现代通信已具备相当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采用LA S- CDMA码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卫星导航,卫星通讯系统,密集波分复用/ 解复 用光通信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ATM交换机,路由器,高群次光端机等,掺铒光 纤放大器,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及设备等。在网络建设及应用方面,重点支持城域宽带网, “三网合一”(广电、通信和计算机)试点工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及远程教 育,电力控制网络系统及传输技术等。近期要推广VDSL的应用及其它经济实用的宽 带接入系统。? 2、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所占 比例迅速提高。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工程的实施和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软 件产业也会向更高和更深的层次发展。我省的软件产业已有了很好的起步并取得了快速 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石家庄、三河燕郊、保定和秦皇岛等软件产 业园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智能专家 系统、专业培训考核、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及种类支撑软件、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等;近 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应用于数据库管理、中文信息处理、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制造 业信息化、医疗行业、现代农业管理和传统产业改造等领域的支撑和应用软件、各类嵌 入式软件、支撑现代通信和网络的专用软件、CIMS、ERP、MIS等应用软件。 特别支持加工出口软件的产业化。 3、新型显示器件? 各类显示器件是一切电子信息设备终端的关键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 (LCD)、等离子显示(PTP)和发光管显示(LED)等。随着大屏幕电视、高 清晰度电视(HDTV)、计算机、现代通信等产业的发展,对新型显示器件的需求在 快速增长。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在超扭曲液晶显示器件(STN- LCD)、大屏幕 超平彩色玻壳、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等方面的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并形成了一定的 产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1)液晶显示(LCD)? 在液晶显示领域,我省已初步形成基本的产业链条。龙头产品——液晶显示器件已 投产多年,现正进行产品的升级、进一步提高成品率和提高显示模块产品比例等工作。 基础材料中的液晶材料已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镀膜玻璃已有若干家企业在生产;薄板 玻璃项目也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只有偏振片项目,已酝酿多年,尚未正式启动。在液晶 显示器件方面,近期主要是通过自主开发创新,形成STN- LCD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提高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移动通信模块等要尽快规模化生产。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 创新,建设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材料及器件(TFT)生产线。? (2)发光管显示? 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生产线要在已基本建成投产的基础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 加竞争能力;开发蓝绿光发光管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努力开发固体节能灯和大尺寸、 高亮度显示屏等应用产品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 (3)支持开发其它新型显示器件,如有机膜显示器件、微阴极平板真空显示器件 等。? 4、新型电子元器件? 我省在片式电位器、石英晶体谐振器、片式二极管、电子功能陶瓷及各种敏感器件 等规模化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形成一定规模 的各种微波、毫米波模块移动通信用超小型高导磁芯产业化;在完成DVD用半导体激 光器产业化示范化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激光光头等产品;开发高温差、高致冷系 数半导体致冷材料和器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并扩大应用领域;PTC热敏元件、限 流元件等要在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尽快形成规模化产业。同时,以多品种规模化生产为目 标,加强配套关键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 5、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产品主要有动力传动总成的电子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系统的电 子控制、信息与通信系统及汽车环保类产品、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系统及软件。根据我 省汽车工业的现有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汽车安全气囊产品的技术水 平、积极支持电子点火装置、电子控制传感器、汽车电子显示装置、电子控制变速转向 系统、汽车定位系统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6、新型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 半导体器件(含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是现代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等所 有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和关键器件。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LMDS前端、移动通信用 高频器件和组件、砷化镓高速集成电路和器件、光通信用光电探测器,新型大电流高反 压电力电子器件,大功率激光器、多层电路板等;加强专用集成电路特别是通讯用IC 第三代移动通讯芯片及系统级芯片的设计和集成电路后封装生产线系列设备、光刻机、 硅片线切割机等设备制造产业化。 7、电力电子节能设备 电力电子节能设备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将电 网的市电根据不同用电设备的需要变换成不同电压、不同频率和不同相位的电力,可达 到大幅度节能的效果。我省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现已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近 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转换效率的通信用一次电源、高功率密度通信用二次电源模块 (DC- DC)、全固态高频炉组件,高频电焊机、电机调速装置、高频放电无电极节 能灯等。 二、生物及医药?医药和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医药产业是关 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产业,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等为代 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为医药、化工、轻工、农业等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8、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是生物技术中最成功的领域之一,也是新药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在 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省的生物技术药品生产在国 内居领先地位,如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人粒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G- 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重组乙肝疫苗生产规模都较大, 工艺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有部分产品出口,产业化技术在国内有较大的优势。近期 产业化的重点是:推进鲑鱼降钙素、干细胞、抗生素口含片剂、表皮生长因子(EGF)、 造血促进剂莫罗酞、白介素- 2、白介素- 15、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及肿瘤坏 死因子(TAF)等生物技术新药的产业化。推进基因工程药物涂剂、栓剂、气雾剂及 滴剂等新剂型的产业化。 生物技术疫苗是防治肝炎、肿瘤等严重疾病的重要手段。我省已成功地开发出甲肝 灭活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进一 步提高甲肝灭活疫苗的产业化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快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制和开发。 9、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和诊断药物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生物制品和临床医 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类生物活性物质,我国每年需批量进口单克隆抗体用于各种放免药 盒、酶标试剂及病理诊断分析。基因工程抗体药物在国内尚属空白,规模化生产单克隆 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药物已成为我国生物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产业化的重点 是:建设单克隆抗体的现代化生产线,加快甲型肝炎诊断试剂及检测用单克隆抗体的开 发和规模化生产,并加快甲肝狂犬病毒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的研制。 10、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近年来,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已 进入我国市场。我省在有关农作物抗虫、抗病和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研究和产业化方面 已取得了显著进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杨树和其它 抗虫、抗病、抗逆、优质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强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准 确判定和有效控制,积极推进PCR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基因探针技术等分子生物 学诊断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在动物疫病防治方面,加快基因工程疫苗、亚单位疫苗、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病毒嵌合体疫苗及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制。 11、家畜良种胚胎生物工程 采用现代胚胎生物工程技术是使畜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 径。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引进的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胚胎移 植和冷冻保存技术、诱导双胎技术、体外受精技术、动物细胞核移植(克隆)技术等胚 胎生物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逐步实现胚胎生物工程产业化。 12、现代中药 我国传统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从天然资源中不断开发新药并实现产业化,是新药 开发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现代化品种,加快通心络胶囊、丹参系列产品、腰痛宁颗 粒剂、安络化纤丸等中药品种的产业化。加快发展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具有显 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复方药物;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强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的规 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生产,以及濒危稀缺中药材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 人工种源繁育;积极发展中药注射剂等新剂型。加强超微粉碎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 取技术等在中药制药中的规范化应用;引进消化吸收与整合适用、先进、成熟的单元制 药技术及其配套设备,建设提取、浓缩、纯化、干燥、灭菌、制剂成型、包装及物料传 送等生产过程组装式自动化流水线;加快中药制药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及其装备的产业化开发与应用;建立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体系。 13、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是医药产业的基础。近年来全球每年以7%的速度高速增长。我国化学原 料药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我省是全国化学原料药重要生产基地。在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 技术等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我省的青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B12及链霉素等产 品大量出口,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和 原生质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提升抗生素和维生素等产品的生产菌种,进一步提高发酵 水平,减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研究应用酶法生产7- ACA新工艺,一步发酵法 生产维生素C新工艺及发酵法生产7- ADCA新工艺。推进丁苯酞、普伐他丁、雷帕 菌、头孢曲松、去甲基万古霉素衍生物及天然维生素E等国家一、二类新药的产业化。 开发和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国内短缺产品及新的出口优势产品。推进缓释、 控释及靶向制剂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微囊技术、包含物技术、渗透泵技术等制剂 新技术,开发药物新剂型。 三、新材料 新材料包括新型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其它专用材料,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基础,与信息、能源并列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新材料的发展将有力的推 动和促进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我省实际,近期要重点发展 电子专用材料、稀土材料、纳米材料、无机功能材料、复合金属材料和精细化材料等, 尤其对能充分发挥我省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促进产业链条形成的新材料生产给予重点 支持。 14、电子专用新材料 高性能电子专用材料分为半导体器件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制造材料,是电子信息产业 的基础。其中我省的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高性能软磁材料等产业已有很好的产业基 础和技术储备,在不少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近期重点产业化的方面是: 大直径硅单晶和硅片(含太阳能级和半导体级)、6″及以上尺寸硅外延片、锗硅 外延片材料(GeSi/ Si)、绝缘体外延片材料(SOI);砷化镓、氮化镓、磷 化镓、磷化铟、锗硅等单晶及外延晶片;功率类(PC40及以上)和高导类(R12 k及以上)高性能软磁材料。为充分利用我省发达的钢铁产业的下脚料,鼓励发展高性 能硬磁材料和高纯铁红粉(Fe2O3),氮氧化铝陶瓷基片等产品要尽快产业化。 在液晶显示产业链中,重点是发展高性能液晶材料(TFT、多稳态和负性液晶材 料);开发生产STN和TFT液晶显示器件用镀膜玻璃;薄板玻璃项目要尽快攻克技 术难关,投入生产;创造条件启动偏振片项目,形成完整的液晶显示产业链条。 15、稀土材料及应用 稀土是我国特有的资源丰富的材料之一,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应用已很广泛。我省 的稀土产业也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产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加快稀土在钢铁 冶金、玻璃陶瓷、石油化工以及农业等方面的应用,建设稀土基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示 范生产线;建设大口径稀土球墨铸铁管产业化基地。推进永磁直拉单晶炉、稀土贮氢合 金、稀土荧光材料、稀土多元复合肥、稀土永磁电机、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彩色多功 能玻璃、高效节能灯等稀土产品的应用开发和产业化。 16、纳米材料和特种粉末及其制品 纳米材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发展速度很快。国内对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开始产业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 设纳米级钛酸钡及其系列精细陶瓷原料粉产业化项目,支持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 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金属材料的产业化项目;加快纳米材料在通信、医疗和环保等新兴 产业以及化工、建材、纺织和轻工等基础产业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发展纳米级或近纳米 级钛白粉材料、高温合金粉末以及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17、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 工程塑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和低成本在各行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对增强性能、减轻重 量及降低能耗等具有重要意义。我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尼龙- 11生产线及配 套生产设施;逐步实现万吨级高绝缘性通信和电力电缆用、油气输送用聚烯烃管材料生 产;加快氟塑料成型加工及开发应用;完善并优化塑料电磁动态成型工艺,形成塑料电 磁动态注射、反应成型和塑化挤出设备系列化生产能力。 18、膜工程技术 膜工程技术在环保、轻工、医药、能源、石化和冶金工业等领域应用的重要的环保 和分离技术之一。我省的膜技术刚刚起步。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支持膜技术的应用开 发和产业化项目,如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液体脱气膜、装置及应用,聚烯烃 类微滤膜及应用。 19、油田化学品 油田化学品对增加产量、提高采油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次采油需要超高分子 量聚合物驱油剂,耐高温和耐盐聚合物驱油剂及新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我国原油的特 点是含蜡量高,中长输油管线需高效清防蜡剂和降凝降粘剂;三采出来的油水微乳液也 需要大量的原油破乳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支持为配合油田三次采油的需求所需的 新技术,逐步实现系列油田化学品规模化生产。 20、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而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增强纤维和增强颗粒的调质而使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了各异的性能,从而克服 了传统材料的性能不足。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支持纤维增强和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 料生产的前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成熟技术的转化及产业化,积极拓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应用领域,支持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推进复合钢板坯、大型复合高速钢轧辊的 产业化。 21、精细化工材料 精细化工是一个门类齐全、包含面广、功能性强、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产业,精细 化工产品的应用范围很广。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推进通信光缆硅芯复合保护套、偏苯 三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新工艺乙醛酸及其后加工产品、石油树脂、高氯化聚乙烯、 氯乙醇橡胶、纳米/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强耐磨合金材料、聚酰胺及聚碳酸酯工程塑料 等的规模化生产。支持环保型涂料及隐身、热障、红外辐射等功能涂料;碳纤维及原丝、 复合高仿真和功能化纤维;环保型高固色率活性染料、超细纤维用分散染料、高档有机 颜料新品种及其中间体;新型造纸用助剂;食用磷酸、丙酸、泛酸钙等食品添加剂;饲 料用氨基酸、维生素、抗菌素、复合酶制剂等添加剂和有机稀土生长促进剂等;有机硅 及深加工产品、钛白粉、高纯环氧树脂等的产业化;新型化工催化剂、微生物催化、膜 催化、微波催化等新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中试和工业性试验。 四、先进制造 机电一体化融合网络化制造技术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最有效的手段,它是集机械制造 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软件为一体的系统集成,不仅能提升机械的技术水平, 也使提高制造行业的水平,特别是对加快我省传统行业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22、新型传感器 传感器是先进制造业中数据采集和伺服传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器件,新型传感器不 仅追求高精度、大量程、高可靠、低功耗和微型化,而且向着集成化、多功能和智能化 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支持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传感 器及红外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规模化生产;加快在线优化控制系统及多参数生物传感 器在线监控系统;肾透析生化参数联检、老年疾病联检传感器等多功能临床诊断用传感 器;有机磷农药污染测定传感器等环境监测用生物传感器的开发。 23、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 激光加工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工艺灵活多样、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生产清洁、 易逐步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等优点,可以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切割、焊接、 表面处理、打标、打孔及微细加工等。我省已开发出激光切割、焊接、表面处理和热处 理设备,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对已掌握的技术与工艺进行系 统集成和设备配套,加快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特别是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激 光器、大型轧辊表面强化成套设备、激光精密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激光切割和薄钢板 拼焊成套设备等。积极推进光学级金刚石膜、热沉膜、工具膜及镀膜关键设备的产业化。 24、工业过程自动化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包括产品质量监测与控制、工艺过程参数测量与控制、设备运 行状态监测诊断与控制、生产状态监控和管理决策控制等,我省在集散控制系统的研究 开发和应用推广上已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技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智能控制同步电机 励磁控制机、复合与激光火灾探测系统;以全开放分散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为龙头,带 动符合现场总线标准的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实时智能控制软件及系统集成平台、 高精度模块化的智能I/ 0技术的开发;适用于多种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件产品;智 能化工业控制部件与执行机构;柔性制造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5、智能化仪器仪表 智能化仪器仪表是工业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获得、传输及处理 的重要手段。当前的发展趋势是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及更高的环境适应性方向发展,并 逐步实现全数字化、智能化、现场总线网络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推进电子式智能 电能表、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及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加快人体生物电动态监护系统等医 疗诊断仪器、新型自动化仪表、智能化分析仪器、精密科学测试仪器的产业化;发展集 成电路、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的专用测量仪器,以及数字通用测量 仪器、综合在线测试仪器等?五、现代农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加快农业现 代化步伐的主要途径,也是构建面向21世纪农业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我省是一个传 统农业大省,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建 立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综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6、农林节水技术及成套设备 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亩均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和10%,同时在 用水中又存在大量浪费,这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 出问题。因此,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及成套设备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 是:逐步实现适用于大田、温室大棚和园林等场所农艺要求的喷灌、微灌、滴灌、渗灌、 管道灌溉成套设备及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进行保墒剂、保水剂、土壤调理剂及水肥调理 剂等的产业化生产和示范;大幅度提高机灌设备的整体配套性、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以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雨水 蓄集和利用示范工程。 27、主要农作物、林、草新品种及种苗 品种改良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优良品种 都将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示范推广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和 方法培育的高产、优质、抗旱节水、适宜加工的农作物、林木、草优良新品种,并建设 相应的优良种苗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繁育、加工等配套的种子工程示范体系;积极示范推 广脱毒、快繁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其相应的制繁种基地建设。 28、集约化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设施栽培国家,但落后的集约化设施农业技术严重阻碍着 农业向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培育工厂化集约生产专用的作物品 种,发展塑料温棚、节能日光温室、大型现代化温室等,完善集约化生产用的设备和集 成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环境调控配套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生产规范等 等。支持集约化农业的新技术和配套技术,例如新品种的培育和生产、营养液配置设备、 工厂化种育苗成套设备、土壤消毒设备、专用农机具等设备的配套及产业化。 29、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储运技术与设备 农产品的深加工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 变的重要手段,提高农副产品贮藏、保鲜、深加工技术,完善流通技术与体系,不仅会 提高我省农副产品的出口创汇,而且也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近期 产业化的重点是:主要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技术、综合利用技术与成套设备开发、 品牌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培育和发展,支持充分利用我省农产品的产量和地域优势,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保鲜、深加工、提取和利用。 30、高效、安全新农药、兽药及生物防治技术 合理使用农药、兽药是保障农业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之 一,而高效、低毒、安全、无公害、应用生物技术的新农药和兽药、建立合理施用农药 和兽药的标准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点领域,这项工作对生产低残留、绿色、健康的农产 品,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能力,保障我国农业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和长远的 意义。我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高效生物农药、兽药和肥药 合剂;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产业化;繁育优势天敌昆 虫,建立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农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1、可降解农膜母料和农用新材料?农林牧渔业生产中农膜(地膜、棚膜)的需 求量迅速增加,对农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着色地膜、保温棚膜将逐渐占主导 地位;同时随着节水灌溉技术、海水养殖技术的推广,对塑料管材、网箱的需求越来越 大,迫切需要具有耐老化、耐磨损、抗腐蚀和高强度等性能的塑料管材和网箱。近期产 业化的重点是:着色地膜母料,保温棚膜专用料及阴离子型层状结构红外吸收材料,稀 土有机物光功能助剂,高性能防雾滴棚膜专用料,可生物降解农膜,农用灌溉管材。 32、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贯穿于农业生产 的全过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服务支撑体系和推动力量。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开 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家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和多媒体产品;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及 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系统;支持在资源监测、资源管理、灾害监测预报及农业宏观决策等 领域的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加速农产品电子交易商务平台与农产品安全性监 控系统等的建设和应用。 33、高效有机肥规模化生产工艺与成套设备 有机肥不仅包括传统的动物粪尿、有机垃圾的生成物,也包括生物菌肥。我省近年 来在畜禽粪便、工厂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肥料化处理方面积累了一些技术,同时也 开发了多种高效生物菌肥。加快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的生产和使用技术,对于提高农 业生产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改善作物品质和减少环境污染均有重要意义,是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生物菌肥生产技术水平;发展高 浓度缓释化肥、三元复合肥料和专用肥料;城市生活与工业有机废弃物肥料化系列产品 规模化生产及其相关的成套设备制造,实现高效肥料菌剂及菌肥的产业化生产。 六、环保技术设备及资源利用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环保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环保产业成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之一。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着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对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经 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是经济的基础。新能源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又是近期能源的补充。为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和合理使用矿物资源,必须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高性能电池等新 能源,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 34、环境与污染源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 我国的环境监测基本上处于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阶段,采样仪器以手动、半自动 为主,直读型、在线型、应急检测用仪器市场被国外产品占据,而我国5000多个监 测站和大量的企业检测机构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依托省环境计 量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污水流量测量及比例采 样、COD、BOD、总悬浮物酸度、总磷、总氮、氨、氰化物、挥发酚、矿物油以及 烟尘烟气等在线自动检测仪器及系统;大气环境及水源地水中典型污染物的连续自动检 测仪器及系统;规模化生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仪及报警器、便携式现场快速直读型测量 仪等的产业化。 35、烟气脱硫成套设备 烟气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我国目前仅有不到1%装机容量 的火电厂建有引进的烟气脱硫装置。我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烟气脱硫气力输送 设备产业化示范工程,同时加快中小型工业锅炉脱硫成套设备的产业化。对有引进技术 装备基础的湿式石灰石- 石膏法、旋转喷雾干燥法、电子束辐照法、脉冲电晕等离子体 法、荷电干式等脱硫工艺及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实现国产化。对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磷铵肥法、活性炭纤维法、PC型选择吸收式等烟气脱硫技术相关的新材料、新 设备、新工艺,加强技术集成和自动化水平,实现成套化、大型化的目标。 36、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 目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省城市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现有 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由此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目前我省正在建设或筹建若干个城市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备的市场需求很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支持城市污水处理 自动控制系统与设备的国产化,发展适合省情、低投资、低运行费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和 成套设备,包括新型预处理设备、曝气设备、排泥设备、污泥机械浓缩脱水设备、污泥 消化与沼气利用设备、污泥综合利用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设备、新型水回收再利 用设备等,逐步实现从综合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到运行管理的总体能力。推进适 合我省省情的地面水污染总量控制成套技术、高效生物净化技术、截污分流控制技术、 城镇、城市小区、宾馆、旅游区及不能进入城市管网的区域的中水处理及回用水技术和 矿井水资源化技术的产业化。 37、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生成量以年均6%左右的速度增 加。大量生活垃圾堆放处置,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我省通过技术引进和 消化吸收,在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建设城市固态生活垃圾生产高效有机肥料和垃圾卫生填埋用HDPE管膜产品产业化示 范工程;实现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与垃圾分拣、运转、焚烧等资源化处理成套装备;低 成本无害化卫生填埋技术及其相关材料与成套设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 38、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成套设备 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污水总量的比重很大,而且不易生物降解、毒性大、固含物浓度 高,是废水处理的重点与难点,应从源头控制污染,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我省在工 业废水的处理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污水处理系列药剂 产业化示范工程;依托“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国内先 进水平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及设备产业化基地;加快造纸行业 中、高浓制设备、快速造纸机等高效、节能、减污的生产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及示范推广; 进一步熟化生物酶皮革脱毛技术,推进其在皮革行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39、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 尾矿、煤矸石、冶炼渣、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存,不但对生态环境带 来巨大危害,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我省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一 定的技术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粉煤灰、煤矸石、氟石膏综合利用以及废弃物 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新型轻质建材、有用矿物与金属提取等领域,建立一批有代 表性、技术起点高、综合效益显著、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逐步形成适用、 先进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成套设备及工艺;推进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 料、建筑垃圾再生建材技术的产业化。 40、洁净煤技术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省的主要能源。然而,由于煤炭燃烧效率低, 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加快循环流化床等高效洁净燃烧技术、 煤炭转化及先进的煤制气化技术及设备、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的开 发和试验;加速推广应用大直径重介旋流器、大型动筛淘汰机、空气重介和复合式干法 选煤机等高效洗选、配煤装备,形成从设计、设备制造、模块组合式安装到运行管理的 总体工程能力;在大型火力发电厂推广洁净燃料水煤浆技术,建设水煤浆制备、水煤浆 燃烧示范工程,推进水煤浆技术及成套设备的产业化。 41、海水、苦咸水及中水利用 我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淡水资源比较短缺,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利用海水、苦咸水及中水替代淡水是缓解我省淡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 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预处理设备;抗腐蚀、防生物附着、 无毒缓蚀剂及阻垢分散剂等;工业用海水循环冷却、直流冷却设备;膜组件及膜法水处 理装置;万吨级节能型海水淡化系列装置;苦咸水淡化装置及配套技术;中水回用新技 术研究及成套设备的研制,大力推广膜生物技术及设备,建立示范工程。 42、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在微波通讯、广播电视、水文地质、交通等领 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还可为边远无电地区、野外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电力。通过技术引 进和创新,我省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研究开发已居国内领先地位。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在建设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产业化示范工程;积极发展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加 快原材料和光伏发电系统部件的配套供应以及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推进全自动跟 踪太阳发电设备、太阳能聚光电站、薄膜太阳能电池供电设备的产业化。 43、高能电池?目前,我省镍氢电池正极材料氢氧化镍质量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 水平,并已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在电池的制造方面也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近期产 业化的重点是:加快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硅电池及高性能全密闭免维护铅酸电池的 规模化生产,同时注重原材料及配套件的供应。积极发展电动汽车、自行车用的动力型 电池。 七、其它 44、智能运输系统(ITS) 智能运输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对挖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潜力、 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改善交通安全以及缓解交通拥挤有重要的和现实的意义。近期产 业化的重点是:①道路自动收费和视频检测设备;②路边及路外停车设备与收费系统, 新型交通信号控制机;③交通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化城市综合交通管理系统;⑤交通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⑦高速公路控制、诱导、管理系统集成软件;⑥交通规划与交通特 性分析成套软件,物流管理系统。 45、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新型 防水密封材料和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其具有减轻墙体自重、节约原料和土地、提高施工 效率、降低建筑造价和改善隔热保温性能等优点。目前,新型建材从总体上说仍存在产 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等问题。如我国现使用的墙体材料65%以上 仍为黏土实心砖,而我省使用黏土实心砖的比例更是高达70%。我省近期产业化的重 点是:通过主导产品的示范作用,带动各类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重点发展单班年产5 万立方米以上规模的混凝土砌块生产线,着力解决混凝土砌块的施工应用配套技术;发 展加气混凝土板材和年产10~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完善发泡成型技 术;根据市场需求,重点抓好纸面石膏板的市场开拓与推广应用工作,发展以农作物秸 秆为原料的轻质板材,开发成套技术与装备,提高产品功能及装饰性能;发展年产60 00万块以上规模的烧结空心砖生产线,推广废渣高掺量、全煤矸石烧结新工艺;积极 发展内外墙装饰材料、塑料门窗等现代建筑门窗以及塑料管材管件等新型建材产品。重 点解决外墙涂料的研制开发、生产和供应,以及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等问题。 塑料门窗重点发展优质产品,抓好配套五金件的生产与供应,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塑 料管材的发展重点是开发和推广室内上水管、燃气管、热水管和地下排水管等新品种, 形成一批品种齐全、规格系列配套的企业,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开发生产具有隔热、保 温、安全装饰的超薄、超厚、着色、自洁净、热反射、低辐射等多功能性玻璃;发展节 水、易洁、噪音低、造型美的高档卫生陶瓷制品;大力支持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窑工艺 生产水泥产品;发展池窑拉丝玻璃纤维,实现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根据市场需求,发 展电子级覆铜板纱布以及优质增强型玻纤无捻粗纱、短切纤维及毡等产品。 46、重要产业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品种和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发达国家产业 用纺织品消耗纺织纤维用量的迅速增长,都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新型建材、水利及环保、服装等领域使用 的纺织品的成套设备制造和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包括:①出口服装用高档面料的织造 技术与工艺;②功能化织造材料(包括防静电、防辐射材料);③过滤材料(气体净化 用、袋式过滤除尘用高效过滤材料和阻燃、抗静电、耐高温型高性能过滤材料);④汽 车配套用纺织材料(汽车轮胎帘子布、气囊、内饰材料、新型蓬盖材料、高性能复合材 料和车用非织造布等);⑤医疗卫生功能性非织造布及制品;⑥新型建材用高性能纤维 材料等。 47、工业用新型、高效酶制剂产品?工业用新型、高效酶制剂的发展非常迅速, 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也逐步扩大。在这一领域,我省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基础,但需 要合理调整工业酶制剂的产品结构。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采用遗传异变等方法提高酶 的活性,增加酶的品种,强化酶的特异性和安全性,提高转化率;进一步完善回收与提 纯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酶制剂应用推广的力度和低聚糖酶制剂、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凝乳酶与复合酶制剂、洗涤剂酶制剂和化妆品用酶制剂的规模化生产。 48、高档面料织造技术?我省作为一个纺织大省,在纺织、印染和服装业等方面 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产量优势。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服装的要求,围绕面料开 发,应搞好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机整合。近期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是:发展梳平技术,无梭 织机技术,开发多纤维混纺面料、提花面料等高档面料,合理配套电子多臂和高速电子 提花装置。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