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辽宁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企业管理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1999]5号
颁布时间:1999-01-04
1999年1月4日 辽政办发[1999]5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经贸委《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企业管理整顿工作的 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企业管理整顿工作的意见 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重要基础。 根据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精神,1999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以整顿质量管理、成本 管理、资金管理、现场管理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整顿工作, 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我省企业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九五”以来,全省工业战线通过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 “强化企业管理年”、“学习推广邯钢经验”等活动,企业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状况的好转,涌现出凌钢、冰山、一汽金杯、东 药等一批企业管理先进典型,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但是,从总体上 看,我省企业管理薄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多数企业仍未摆脱粗放经 营模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不良品损失严重。近几年来,我省工业产品一次抽 检合格率始终在70%至80%之间徘徊,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仅为 4%,不良品损 失率接近企业工业总产值的10%。每年不良品损失影响全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 效益高达180亿元。 2.企业成本上升、物耗增加、效益下降。1997年与1993年相比,全省国有大中 型工业企业成本费用 利润率由5.2%降低到0.5%,下降了 4.7个百分点;物耗占产 品成本的比重由68%上升到73%,提高了5 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由32亿元增加 到48亿元,增长50%。 3.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效率低、周转慢、占用大。1997年与1993年相比,全省国 有大中型工业企 业应收帐款周转率由 423%,降低为415%,下降8个百分点;存货 周转率由343%,降低为297%,下降46个百分点。 4.企业生产现场和厂区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全省60户国有大企业中, 基本达到现场管理六条标准的只有11户,占18%。 5.一些企业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领导企业走出困境的能力。据对部分亏 损企业调查分析,有近40%的企业亏损是由于领导班子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经营 管理不善造成的。 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 的实现。 二、1999年全面开展企业管理整顿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强化企业管理作为国有 企业脱困的根本性措施,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现场管理整顿工 作,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推动企业从严治厂,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提高素质, 为实现国有企业三年两大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1.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 100%,主导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2%以上,不 良品损失率下降1个百分点; 2.成本费用利润率比上年提高0.5 个百分点,企业主导产品的单位产品物耗达到 历史最好水平; 3.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提高10%; 4.现场管理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5.企业领导班子要做到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懂经营、会管理、团结 协调、廉洁公正、开拓进取,得到职工群众拥护。 (三)主要内容: 1.整顿质量管理。重点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不严、产品质量差、档次低、 不良品损失严重等问题。 (1)开展全省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大检查活动。从1999 年上半年开始,由省经贸 委会同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省行业主管部门对全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和 质量管理大检查,促使企业加强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重点检查进厂原材料、零配 件和出厂产品的质量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检查出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在 全省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两次检查不合格的企业,责令停产整顿,并通过新 闻媒体进行曝光。同时,要总结和树立一批质量管理的先进典型,推广科学的全面质 量管理经验。 (2) 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所有企业都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发动职工群众, 认真 开展"揭、摆、查"质 量问 题活动,按照GB/T19000-ISO9000 系列标准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有出口产品、生产重大技术装 备和为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的企业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质量保证体系认证。60户国 有大企业1999年内要100%通过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3) 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企业经营者对产品质量承担主要责任,要逐级建立质 量责任制,将市场对产品质量的需求信号传递到每个职工,以实现用户满意为工作目 标,严格实行质量否决。将产品质量与职工的工资收入、技术职务晋级、定岗定员、 保险和福利等要素指标挂钩,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4) 积极开展降废减损活动。重点解决不良品增加、产品成本上升的问题,提高 企业 一次投入产出合 格率。1999年所有企业都要开展降低不良品损失活动,建立质 量成本科目和统计网络,加强质量成本核算,减少返修费、索赔费、降级损失费等支 出,降低质量损失率。省经贸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降废减损工作定 期进行考核。 2.整顿成本管理。重点解决企业物耗居高不下、成本持续上升,核算不实,明潜 亏严重的问题。 (1) 整顿企业采购和营销环节,全面实行采购招标比价管理制度。国有大中型工 业企业要建立大宗原材料产品市场价格动态数据库,实行招标比价采购,做到能够从 专业生产厂购入的产品,不经过中间商;实行销售回款大包干制,减少企业销售费用。 (2)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要参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和本 企业历史最好水平,制定出本企业成本管理整顿的具体目标。1999年,60户国有大企 业主导产品单位物耗要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 (3) 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所有企业都要按照市场有竞争力的价格 制定成本目标,将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将市场压力和降低成本 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严格实行考核,兑现奖惩。 (4) 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监督。所有企业都要严格按照“两则”、“两制”的要 求,严格执行成本开支标准和范围,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杜绝虚盈实亏。 3.整顿资金管理。重点解决企业产成品、应收帐款持续增加,资金周转缓慢的问 题。 (1) 推行全面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定期编制资金预算,分析现 金流量状况,强化资金运筹、控制。 (2) 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要建立资金使用的垂直管理 体系,建立企业资金集中使用、集中审批制度,提高资金运营效率。1999年,60户国 有大企业的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要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 水平。 4.整顿现场管理。重点解决企业生产现场脏、乱、差,劳动纪律不严,跑冒滴漏 严重的问题。 (1) 制定工作标准,完善规章制度。所有企业都要制定和完善企业管理标准、工 作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现场管理整顿工作实施细则。 (2) 整顿现场秩序,严肃劳动纪律。要实行定置管理,采用科学的工艺流程和操 作规程,严格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对现场各生产要素实施优化配置,做到环境整洁、 纪律严明、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物流有序和安全生产。 (3) 美化厂容厂貌,重塑企业形象。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整顿厂容厂貌工作规 划,分别实施。60户国有大企业要创建花园式工厂,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形象。 5.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重点解决企业领导班子政治素质不高、市场观念不强、 脱困信心不足、改革力度不够等问题。 (1) 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素质。组织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 大精神和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坚定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信心,使国有大中型企业领 导班子成为能够带领企业摆脱困境和持续发展的坚强集体。 (2) 建立企业经营者资格审核、业绩评价和任期审计制度。由省经贸委会同省委 组织部、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制定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国有大中型 工业企业每季度评价一次,并把评价结果通报全省,作为考核企业经营者业绩的主要 依据。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者离任审计制度,凡审计未作结论前,不得就任新职、 不得调离。对60户国有大企业建立年度审计制度,具体实施意见由省审计厅会同省 经贸委、省财政厅制定。 (3) 考核调整一批重点企业领导班子。加强亏损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工作,对因经 营管理不善导致亏损的企业领导班子,要及时果断地进行调整。大胆选拔一批懂经营、 善管理、廉洁自律、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企业领导职务。 (4)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稳步推行稽察特派员制度。向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稽 察特派员,首批拟在盈利大户、亏损大户和国家投资大户中选择10户企业进行稽察试 点,从制度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试行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总会计师委派制 度,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管理。 三、加强企业管理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 1.建立辽宁省企业管理整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为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对企业管理整顿工作领导,建立辽宁省企业管理整 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组成人员名单附后 ),负责协调处理企业管理整顿工作中遇到 的重大问题。 企业管理整顿工作实行部门分工责任制。质量管理整顿工作由省经贸委会同省技 术监督局具体负责;成本管理整顿工作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审计厅具体负责;资金管理 整顿工作由省经贸委负责,省财政厅、审计厅配合工作;现场管理整顿由省经贸委负 责;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经贸委、人事厅具体负责。派驻 稽察特派员工作由省人事厅负责。各分工负责部门于1999年 3月末前完成具体工作方 案的制定工作,并组织实施。 各市也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企业是开展企业管 理整顿工作的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明确责任部门,针对本企业自身管理上的 薄弱环节,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切实将企业管理整顿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企业管理整顿工作的调度考核 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要按照全省企业管理整顿工作的总体要求,层层建立目标 责任制,要明确重点,明确目标,明确进度,明确责任。省经贸委要实行一月一调度、 一季度一检查的工作制度,及时通报全省工作进度,表扬先进,通报批评工作差的 地区、部门和企业。 3.抓典型,开展企业管理培训 省将重点总结一批学邯钢效果好的企业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用典型的示范作 用,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对管理混乱、效益差、成本居高不下、质量检查 不 合格、扭亏不力的 企业及其厂长(经理)进行批评和曝光。上半年将组织全省所有 亏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厂长(经理)分期分批到凌钢、东药、一汽金杯等先进企业 进行培训,帮助其拓宽思路,拿出扭亏脱困对策。 4.狠抓企业管理整顿的落实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要按照省里统一要求,从1999年2 月份开始,抓紧制定企 业管理整顿方案,并且要做到边制定方案、边进行整顿。上半年省经贸委将会同省政 府有关部门对各市和企业开展企业管理整顿工作情况进行大检查,并适时召开全省企 业管理整顿现场经验交流会。年末要对全省企业管理整顿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 省经贸委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五日 附:辽宁省企业管理整顿工作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名单 召 集 人:陈政高 副省长 协助召集人:王华彬 省经贸委主任 陈政夫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成 员:张小普 省经贸委副主任 成 刚 省财政厅总会计师 张绍宗 省劳动厅副厅长 尹布民 省人事厅副厅长 王继维 省审计厅副厅长 梁春裕 省技术监督局局长 (3)
上一篇:
辽宁省鼓励留学人员来辽工作暂行规定
下一篇:
辽宁省物价局关于对农村贫困户特困户实行收费减免政策的通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