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时间:1970-01-01
沈阳市沈河区税务局聚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瞄准纳税人、缴费人热切关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实践活动,推实招、出细招,强化跨部门深度融合,高效协同联动,推行“有速度”“有温度”“有尺度”的房地产一体化服务,全力打造负担更轻、办税更快、服务更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税收营商环境。
直达快办,流程更简,跑出便民“加速度”。在实现“一窗受理,后台集成办公,并行办理”的基础上,沈河区房地产一体化大厅紧盯流程更简,时间更短,体验更好的目标,与沈河区不动产中心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机制,打通部门之间壁垒,进一步加强跨部门业务深度融合,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不动产交易由不动产——税务——不动产“三点闭环”的办理流程,升级为不动产——税务“两点直达”的新办理模式。纳税人只需叫一次号,交一套表,由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统一受理后,核验购房年限、房屋套次、房屋面积等涉及税款信息,并将纳税人申报信息和不动产系统中房屋登记查询结果及时传递给税务部门,税务部门比对房产档案信息,核查数据真伪性,核算并征收税款后,一并发放领取房产证的取证单,纳税人无须再返回不动产登记部门领取取证单,税务部门征税后通过平台返写完税信息,再推送到不动产登记部门,避免了纳税人多窗口“往返跑”,大大节省了纳税人的办事时间,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
协同互动,服务更优,提升亲民“新温度”。该局房地产一体化大厅针对百姓办事“堵点”“难点”“痛点”,坚持把重心下移,将服务前移,积极创新服务举措,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有困必纾,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新温度”。大厅实行“固定+流动”二级导税,增设预审服务,审核人员走出后台,深入等候区,进行资料预审,及时提醒纳税人需要补充的资料,减少无谓的等待,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推行跨部门协同,联动服务模式,为有需要的百姓主动与不动产部门沟通,第一时间开通跨部门绿色通道,切实帮百姓解难题。一对抱着婴儿办理业务的夫妻,在不到半小时办理完税务与房产全部业务后,激动地说:“太感谢同志们了,沈河税务让我们享受到家人般的服务”。各窗口工作人员对于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情况不能简单说“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们管”等否定用语,要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为办事群众合理解释和正确的引导服务。对规定不明确的咨询和申请,由部门负责人给纳税人答复,最大程度解决业务疑难,变“不能办”为“称心办”。为提升纳税人办事效率,避免多头跑、反复跑,大厅主动提高服务意识,突破部门局限,加强与物业后勤保障部门、交易中心,资金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同,开展跨部门协同“当日事,当日毕”服务。不久前,在受理一对北京回来的夫妻办理23套房产的离婚析产业务时,为了确保纳税人能够当日办理完毕,大厅专门增开一个机动窗口,安排专人办理该项业务,下班后,全员加班,直到晚上6点40分,为纳税人当日办理完全部业务。事后这位女士说,“我实实在在感受到沈河营商环境的变化,我要为沈河税务的优质服务点个赞。”
核查联控,管理更细,执法为民“有尺度”。在聚焦纳税服务工作更简、更优、更便捷的同时,该局房地产一体化大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加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总结放在突出位置,让“管”跟上“放”的节奏,适应“放”的要求,紧紧抓住“学、控、晒”三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规范办事流程,有效规避执法风险,为纳税人提供更加精准化、规范化的纳税服务。定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交流会,紧紧围绕纳税人办理不动产涉税事项的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特别是对群众咨询的高频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剖析了业务易错点,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积极构建“五核查”监督制约机制,即企业销售不动产必核查;所有存量房交易归档前必核查;单笔300万元以上交易额必核查;涉税信息推送受阴必核查;房改房再次转让必核查,让纳税人缴放心税、明白税。结合市局开展的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廉政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抓好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廉政风险防范,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召开集中晒错分享会,查找漏洞,补齐短板,及时整改,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