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时间:1970-01-01
6月11日,为落实“六保”要求,有效促进复工复产,杭州市税务部门主动作为、因企施策,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打通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上的痛点堵点,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经济健康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依托税收数据,打通供应链“肠梗阻”
疫情之下,不少企业复工复产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供应链受阻、原材料短缺。稳定供应链成为了稳定生产的关键。杭州市税务部门充分挖掘税收数据潜力,帮助对接购销需求,协助解决上下游、供需方配套衔接等问题,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这个春天,杭州艺佳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银姣一度非常焦虑。受国外疫情扩散影响,企业将生产线从原先的纺织品出口调整为生产口罩。就在一切都准备妥当时,上游供应链却出现了问题,生产口罩必需的原材料熔喷布不能准时供货,让艺佳的口罩生产陷入了困境。眼见着刚接到的100万元口罩订单即将打水漂,范银姣心里直犯愁。就在公司一筹莫展之际,建德市税务局通过税收数据分析比对,发现当地企业钧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正为天津一家企业提供生产熔喷布的原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德市税务局与当地政府沟通协作,通过钧科新材料联系天津企业,采购熔喷布。第二天,200公斤熔喷布就到货进厂,公司得以顺利投入生产。
经济生产环环相扣,供应链是保障生产的重要支撑点。为了破解企业供应链困境,杭州市税务部门借助“浙江税务大数据平台”,应用税收大数据对企业进行摸底、测算,详细了解复工复产复销情况。结合企业需求、产品型号、供货速度、供货规模等多种因素,通过对增值税发票等税收数据开展分析比对,为原材料短缺企业精准定位供应商。实施“一企一策”跟进服务,协调上下游企业开展沟通对接,切实帮助困难企业解决面临的供应链阻塞等问题。在税收大数据的作用下,杭州市税务部门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帮助浙江安伴汽车安全急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寻找到紧缺的货源,协助安排原材料进厂,成为税务“云数据”助力企业迈出复产“关键一步”的典型。
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链“硬实力”
在提高产业链复工复产的系统性、协同性中,龙头企业占据着主导引领地位。重视龙头企业发展,保障龙头企业稳定,能够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上下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杭州市税务部门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龙头企业发展,为提高产业链竞争力提供支持。
在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组装链条。疫情期间,东华链条生产的口罩机链条,被运往全国各地,用于口罩机生产。作为单项制造业冠军企业,东华链条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近年来,东华链条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升链条精度,推动国内链条行业转型升级。这其中,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增加了底气。2019年,东华链条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388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78万元,社会保险费减免优惠205万元,2020年疫情期间享受社保费优惠减免44万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税收提升产业链综合实力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拉动作用同样明显。作为家电制造外贸行业的龙头企业,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关系着铜、铝、钢材、压缩机、电机、家电经销商等上下游产业链和外贸市场的稳定和繁荣。疫情期间,杭州市经开区税务局成立服务专班,专员对接落实优惠政策。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出台后,企业预计减免可社保费812.5万元。“特殊时期,切实有力的税收优惠给了我们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厨卫空间事业部系长刘廷为“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点赞。他表示,公司将把减免的税费投入创新创造,深耕家电领域“黑科技”,提高出口产品和智慧家居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疫情大爆发的背景下,有些出口企业依靠技术取胜,而还有些企业,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实现逆势发展。2020年一季度,杭州鼎胜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销售额达到8264万美元,同比增长37.92%,靠的正是超预期的服务。“多亏税务部门便捷快速的服务,保证我们在特殊时期也能及时收到退税款。有了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企业财务总监李香说道。据了解,2020年,企业已办理出口退税9922.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18%,出口退税平均受理时间不超过三天。李香表示,企业的逆势发展也带动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提升了铝箔加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纾困小微企业,扫除融资难“拦路石”
在产业链条上,大、中、小企业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合作共生关系。要想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除了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好带动作用外,加大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服务好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共赢的理念驱动整个生态链焕发生机也显得至关重要。
资金紧张,是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受到疫情影响,“缺钱”成为了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一道“障碍”。为了帮助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实现资金供应有保障,杭州市税务部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推进“银税互动”,以小微企业纳税信用情况为参考,集成税务数据和银行数据,共同为小微企业“精准画像”,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让诚信经营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无抵押、低利息的信用贷款。
杭州三创有机硅有限公司是余杭区内一家有机硅材料生产企业,产品涉及重症呼吸机结构件等,主要为医疗器械的生产提供原材料。疫情发生以来,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由于备货资金短缺,导致公司不敢扩大生产,也不敢接受更多订单。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当地税务部门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其对接建设银行余杭支行,并与银行共享了企业的纳税信用数据。经过综合评估后,建设银行余杭支行为企业办理了“云税贷”100万元的额度授信,有效缓解了企业备货的短期流动资金周转压力。企业负责人表示,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备货,争取更多订单。接单量越大,客户对企业的信心也越足,有助于形成产销良性循环。
同样通过“银税互动”解决资金供应难题的,还有杭州硕林纺织有限公司。受到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进度较慢,资金流转承压导致生产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当地税务部门知晓情况后,主动帮助企业与银行取得联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公司推荐“税金贷”的融资服务。通过在线申请、线上审批的方式,在短短几天时间内,硕林纺织就申请到了5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多亏税务部门的倾力帮助,我们才能平稳渡过难关。有了这笔贷款,我们就能放心联系客户,安心生产了。”杭州硕林纺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叶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