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会计收入和利润 > 正文

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录入时间:2008-11-19

【中华财税网2008/11/19信息】     利润的核算以净利润为中心,分为二部分,即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 
  (一)利润形成 
  1.利润的计算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包括三个层次: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注:这三个层次的利润可以通过第十七章的利润表来掌握。 
  2.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1)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入,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融资租赁时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大于该项融资租赁资产账面余额的差额、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收到的因享受税收优惠而返还的消费税和营业税等税金、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划转出去的应付款项、接受捐赠利得、盘盈利得等。 
  (2)政府补助的核算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属于利得,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但有二种做法:如果补助的是已经发生的费用,则计入本期营业外收入;如果补助的是以后将要发生的费用,则先将政府补助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在发生费用时转入营业外收入。 
  【例33】说明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甲企业生产一种先进的模具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该企业的这种产品适用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即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然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返还70%。20×1年1月,该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120万元。20×1年2月,该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额84万元。 
  20×1年2月,甲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额时 
  借:银行存款840000 
    贷:营业外收入840000(120万×70%) 
  【例34】说明计入以后期间营业外收入 
  20×1年1月1日,政府拨付A企业50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并规定若有结余,留归企业自行支配。20×1年2月1日,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假设不需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20×9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 
  (1)20×1年1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5000000 
    贷:递延收益5000000 
  (2)20×1年2月1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4800000 
    贷:银行存款4800000 
  (3)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每个月计提折旧和分配递延收益: 
  借:研发支出40000 
    贷:累计折旧40000 
  借:递延收益41666.67(5000000÷10÷12) 
    贷:营业外收入41666.67 
  (4)20x9年2月1日出售该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960000 
    累计折旧3840000 
    贷:固定资产4800000 
  借:递延收益1000000 
    贷:营业外收入1000000 
  3.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融资租赁时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小于该项融资租赁资产账面余额的差额、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4.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 
  在利润形成阶段,要掌握三笔分录: 
  (1)将所有收入转入“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100(假设) 
  (2)将所有的费用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80(假设)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3)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2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企业实现净利润后,应进行利润分配,包括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在利润分配阶段,要掌握两笔分录: 
  (1)进行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20×10%)(接利润形成的数据)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假设) 
    贷:盈余公积3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10 
    贷:应付利润10(假设) 
  (2)将利润分配明细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 
      ——应付利润10 
  上述结转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为企业历年积存的可供分配利润;如为借方余额,为尚未弥补的亏损。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