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会计资产类 > 正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浅析

录入时间:2009-06-11

【中华财税网2009-6-11信息】  一、固定资产购置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事业单位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某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用事业经费购入一台设备,价款90000元,运杂费1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按照制度规定,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91000
  贷:银行存款
  91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
  91000
  贷:固定基金
  91000
  [例2]某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融资租入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为400000元,分四期付清,每期支付租金100000元。发生运杂费、安装费15000元,已通过银行付讫。按照制度规定,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融资租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4150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000
  银行存款
  15000
  每期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
  100000
  贷:固定基金
  100000
  同时,借:其他应付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上述会计处理存在以下问题:(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实际上是分期购置固定资产,但其账户的对应关系与其他购置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对应关系不同,使人难以理解,在实际工作中也很容易出现错误。(2)设置“固定基金”科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占用的基金。由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是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一次性计价入账,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则是分期支付的。固定基金随着租金的支付而相应增加,不同于固定资产按协议价一次入账。并且每期支付的租金中仅包括了固定资产买价的分期付款部分、出租企业垫付资金的利息,以及出租方收取的手续费等,而不包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运杂费、安装费等,因此,“固定基金”科目与“固定资产”科目的金额不相等,虚减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上占用的基金。
  
  二、固定资产购置会计处理改进的设想
  
  笔者建议,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分别资金来源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应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支付的运杂费、安装费等,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仍以上述资料为例说明如下:
  承例1,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91000
  贷:银行存款
  91000
  同时,借:事业支出
  91000
  贷:固定基金
  91000
  承例2,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融资租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4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000
  支付运杂费、安装费时,
  借:固定资产
  15000
  银行存款
  15000
  同时,借:事业支出
  15000
  贷:固定基金
  15000
  每期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
  100000
  贷:固定基金
  100000
  同时,借:其他应付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三、分期付款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置固定资产,其会计处理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尚未明确规定。实务中可做如下处理:
  [例3]某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05年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项目经费30万元。当年,该事业单位与供货商签订一项合同,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合同金额为35万元,合同规定当年该事业单位应向供货商支付30万元,余款于2006年付清。2005年,该事业单位收到了固定资产,同时收到供货商提供的有关发票账单,并向供货商支付30万元。2006年,该事业单位收到财政拨入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拨款5万元,向供货商支付了2005年购置固定资产的余款。该事业单位有关的固定资产可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2005年收到固定资产和有关发票账单时,
  借:固定资产
  35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应付账款
  50000
  同时,借:事业支出
  300000
  贷:固定基金
  300000
  2006年支付余款时,
  借:应付账款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同时,借:事业支出
  50000
  贷:固定基金
  50000
  如果是先支付部分货款50000元,然后,收到固定资产及有关的发票账单时再支付余款300000元,则
  支付部分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收到固定资产和有关发票账单,支付余款时,
  借:固定资产
  350000
  贷:预付账款
  50000
  银行存款
  300000
  同时,借:事业支出
  350000
  贷:固定基金
  350000
  这样做,不管是一次购置,还是分次购置,或是融资租入,也不管是先收货,后付款,还是先付款,后收货,其账户的对应关系都是一样的,容易使人理解,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容易出现错误。
  如果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对于支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同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支用额度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同时,借“事业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