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利润表的附表
录入时间:2006-08-10
【中华财税网2006/8/10信息】 (一)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对当年利润以及以前年度利润进行分配的实际情况,并掌握年末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的,以便检查分析企业利润分配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董事会的决定。
1.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和内容。利润分配表的内容包括“净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和“年末未分配的利润”三个部分,分别在“本年实际”栏和“上年实际”栏填列。表内各项目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可供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储备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
年末未分配利润=可供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已分配股利-利润归还投资
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本年实际”栏的数字,应与“年末未分配”项目的“上年实际”栏的数字相符。“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应与资产负债表中“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相符。
2.利润分配表的填制方法。本表各项目的本年实际栏的各项数字应根据“未分配利润”帐户的记录分析填列;“上年实际”栏的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度利润分配表的“本年实际”栏各项数字填列。
企业提取的各项基金数可根据有关帐户的本年贷方发生额填列。“利润归还投资”项目适用于合作经营企业,反映企业本年以利润归还投资人投资的数额。
企业如有以筹建期间汇兑收益或储备基金弥补年度亏损的,应在“可供所有者分配的利润”项目之上,增列“已弥补亏损数”项目予以反映。
(二)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
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是反映本年度内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其目的是为了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和比较产品成本的变动因素,从而为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供参考数据。
1.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的结构和内容。本表分为“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三大项目。其中: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在产品及自制半成品年初余额-在产品及自制半成品年末余额
产品销售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年初余额+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年初余额+存货变现损失准备年末余额-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年末余额-存货变现损失准备年初余额
本表“附注”部分包括“年末职工人数”和“全年工资总额”,应分别按“本年实际”和“上年实际”填列。
2.本表的填列方法。本表“上年实际”栏,根据上年度本表的“本年实际”栏的数字填列,“本年实际”栏各项目填列方法如下:
(1)“生产成本”各项目应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帐中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分摊转入的制造费用全年累计发生净额计算填列。
(2)“在产品及自制半成品”年初余额和年末余额可根据“生产成本”帐户和“自制半成品”帐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填列。
(3)“产成品年初余额”和“产成品年末余额”可根据“产成品”帐户的年初或年末余额填列。
(4)“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年初余额”、“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年末余额”和“存货变现损失准备年初余额”、“存货变现损失准备年末余额”可分别根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帐户及“存货变现损失准备”帐户的年初、年末余额填列。
(5)附注部分中的“全年工资总额”应根据“应付工资”帐户中“应付中方职工工资”和“应付外方职工工资”两个明细帐户的全年累计借方发生额的总和填列。
(三)主要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表
主要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年内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累计生产总成本、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以及期末结存情况的。制表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主要产品的构成情况,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水平,以及各种产品产、销、存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外销的比重,从而为加强产品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和安排产销和产品存量提供信息。
1.主要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表的结构和内容。本表分为“单位生产成本”、“本年累计生产”、“本年累计销售”和“期末结存”四大栏,按每种主要产品逐项填列,非主要产品合并为一行填列。列入本表的主要产品的范围和种类,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自行规定,凡有出口销售的产品都要列为主要产品。
2.本表的填制方法。本表根据生产成本明细帐、产成品明细帐和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明细帐中各有关产品的记录计算填列。
(1)“单位生产成本”栏的降低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填列:
降低率= (上年实际单位生产成本-本年累计实际单位生产成本)/上年实际单位生产成本×100%
假如为负数表示成本升高。
(2)“本年累计生产”栏中的“总成本”应根据“生产成本明细帐”中转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填列。该项数字应等于“本年累计实际”(单位生产成本)ד数量”(本年累计生产)的数字。
(3)“本年累计销售”栏中的“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出口销售成本”应与“利润表”中有关项目的数字相等。
(4)“本年累计生产总成本”栏合计数,应与“产品生产及销售成本表”中的“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本年实际”栏数字相等;“期末结存成本”栏的合计数应与“存货表”中的“产成品”项目的“本年实际”栏的数字相等。
(四)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和管理费用明细表
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明细表是分别反映企业年度内发生的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明细情况的,以便于与计划数和上年实绩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从而采取节约支出的措施。
1.各表的结构和内容。三架明细表各分为“本年计划”、“上年实际”和“本年实际”三栏。具体项目一般根据帐户明细项目排列。如果表列项目与上年度有不一致的,应对上年度各项数额进行调整并在年度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2.各表填制的方法。各表“本年计划”栏根据企业制订的年度计划数填列;“本年实际”栏根据有关科目的明细记录填列;“上年实际”栏根据上年各报表“本年实际”栏的数字填列。
“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的各项目合计数,应分别与年度“利润表”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数额相等。“制造费用明细表”各项目,只反映各生产车间和工厂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包括分摊至其他部门的费用,因而各项目的合计数与“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中生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项目的数额不一定相等。
(五)营业外收支明细表
营业外收支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在年度内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明细情况的,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和分析企业营业外收支发生的情况,有利于加强营业外收支的管理。
1.营业外收支明细表的结构和内容。营业外收支明细表分为“本年实际”和“上年实际”两栏,分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两个部分。其中“营业外收入”包括“处理固定资产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和“罚款收入”三项;“营业外支出”包括“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固定资产盘亏”、“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和“非常损失”五项。企业如有其他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应在表中增列有关项目。
2.营业外收支明细表的填制方法。本表的“本年实际”栏的各项数字应根据“营业外收入”帐户和“营业外支出”帐户所属明细帐户的全年发生额填列。“营业外收入”合计数及“营业外支出”合计数应等于“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帐户的全年发生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