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录入时间:2008-11-04
【中华财税网2008/11/4信息】 企业的薪资福利管理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道理非常简单:工资是员工跟企业之间聘用关系的直接反应,而且这个反应是通过职位体现出来的,职位是员工跟企业之间的桥梁,职位的职责和职能反映了该职位在企业业务运作中的作用和效益价值(经济价值),职位的角色要求和任职资格反映了担任该职位的员工所应具备的能力和应该付出的劳动,因此工资的系统设计要围绕职位系统的设计展开,工资结构和工资标准应针对职位制定。对企业来说,职位体系是它的基本支撑体系。
能够为所有的员工提供一个公平合理工资的职位体系应具备哪些内容呢?
职位体系内容:
●职位设置
●职位类型
●职位标准
●职位要求
职位体系的内容由企业业务性质和运作流程直接决定。职位描述和职位评估都必须以职位要素的确定为前提。
一般来说,职位体系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分析业务流程
◆划分职能部门
◆划分职系
◆确定职位
◆建立职位体系
1.分析业务流程
人力资源工作、薪资工作都是围绕业务展开的,不能跟业务脱节,职位体系的建立也是一样,首先要做业务流程分析,如:
生产流程-
企业的主业是什么→原材料来源→初加工→再加工→……→成品→市场销售→消费者
2.划分职能部门
业务流程的过程包括哪些业务范围,相对来讲就有哪些职能部门。比如说现金的管理或者帐目的记录,都应该放在财务部门。此外还有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产品开发部门等。
3.划分职系
划分了职能部门之后,就要看一个职能部门里有哪些职系。即使在共同的职能部门里也会有不同类型的工作。比如财务部门中的会计,主要做帐目记录,有一些专业方法,这就是一个职系;帐目记录以后,有分析企业的成本情况、经营效益的,这就是又一个职系,叫做财务分析,是和会计不同的两个职系。有些规模大一点的企业,还会有税务、审计的职系。
4.确定职位
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经验、年数的要求和对技能的要求,每个职系里面又会有不同的职位,比如会计职系,可能包括会计助理、初级会计和高级会计这样三个职位。
5.建立职位体系
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个职能部门的职系,以及每个职系的每个职位确定了以后,职位体系也就可以建立了。
[自检]
参照以上5个步骤,为企业重新设计职能体系。
步骤 例解 实施情况填写
步骤一分析业务流程 企业的主业是什么→原材料来源→初加工→再加工→……→成品→市场销售→消费者
步骤二划分职能部门 比如说现金的管理或者帐目的记录,都应该放在财务部门。此外还有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产品开发部门等。
步骤三划分职系 比如财务部门中的会计,主要做帐目记录,有一些专业的方法,这就是一个职系。帐目记录以后,又有分析企业的成本情况、经营效益的,这就是又一个职系,叫做财务分析,是和会计不同的两个职系。有些规模大一点的企业,还会有税务、审计的职系。
步骤四确定职位 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经验、年数的要求和对技能的要求,会计职系就可以划分出这样三个职位,即会计助理、初级会计和高级会计。
步骤五建立职位体系 部门和每个职能部门的职系,以及每个职系的每个职位确定了以后,职位体系也就可以建立了。
企业的职位体系决定工资系统的框架
职位体系确定之后,不同职位有不同职位的级别,一个是员工的级别制度,另一个是员工的宽带制度。同一个级别,薪资的范围大概都差不多。宽带也是类似等级的,是比较新的概念,其特点就是把“级”的范围定得比较宽,一个大型企业,可能从最基本的初级员工,到最高的总裁、总经理职位,有5个、6个带别。
一般企业无论职位体系是什么样的,都会有一个级别或带别。因为不同的业务部门要合作,人力资源部门要制定很多薪资福利政策,肯定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部门之间怎样比较,怎样平衡,很复杂,很难操作,有了级别或带别之后,就把整个公司都给界定清楚了。所以职位体系除了本身的职能部门、职系和职位之外,还要有级别,而且级别跟工资是直接相关的。
怎样设计工资系统呢?
一种是采用级别工资制。工资设计有几种不同的做法和思路,比较简单的一个做法,就是根据级别来设计。比如说有10个职能部门,有30个职系,100个或者150个职位,但是整个级别就15个,工资系统就是按15个等级的工资系统,每一个级别,都给一个范围,在哪个级别里,就用哪个级别的工资范围来发工资。
另外一种是采用职能化的工资系统。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