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辅导库 > 正文

私营企业骗贷的手段及审计方法

录入时间:2005-06-21

  近年来,私营企业以各种手段诈骗银行贷款的现象屡屡发生,且数额不断加大, 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成为金融风险的隐患。如何识破私营企业骗贷手段,并予以及 时揭露和查处,减少国家损失,是当前金融监管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根据多年 来的金融审计实践,对私营企业骗贷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探讨审计方法。  一、私营企业骗贷的几种手段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贷。   1.虚假注册。目前,私营企业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以参与国有或集体企业改 制等名义,以租赁、托管的国有或集体资产办理验资和工商注册手续,取得私营企业 营业执照,其实质是用“借鸡生蛋”的形式,骗取国有资产。   2.出具虚假会计报表。私营企业往往受自身利益的驱动,根据不同的需要编制 多份不同的会计报表,分别提供给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如某私营企业为了骗取 银行贷款,提供给工商、税务部门的会计报表反映,资产总额2.4亿元、实收资本 2000万元,而在提供给银行的同期会计报表上,上述金额却变为4.8亿元和 1.2亿元,分别是原来的2倍和6倍,为顺利骗取银行贷款提供了可能。   3.出具虚假产权证明资料。私营企业私刻印章,编造虚假产权证明文件,以他 人资产或虚构资产办理抵押以骗取贷款。   4.开具虚假存单作质押。私营企业与银行员工内外勾结,利用虚假存单作抵押 骗取银行贷款。   (二)以设备、存货等动产作抵押。骗取贷款后,私营企业暗度陈仓,将抵押物 全部变卖,并将资金转移。   (三)以贷款资金作保证金。私营企业在某一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转入另一金融 机构作保证金,并以此为担保,签发大量银行承兑汇票,并将资金转移,银行承兑汇 票到期不能偿还,保证金不足部分转为不良贷款。   (四)以银行承兑汇票作质押骗贷。私营企业利用其关联企业在某一金融机构签 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在另一金融机构作质押,骗取贷款,到期后, 质押不足部分形成损失。   二、查处私营企业骗贷的审计方法   (一)查贷款资金去向   1.查账户中大额提现金情况。私营企业骗贷后,往往大额提现金,销售货款不 入账,逃避银行监督。审计时,利用电子数据,应特别关注私营企业中大额提现金的 企业账户。   2.查贷款资金转入信用卡、个人账户情况。私营业主为转移、挥霍资金,大多 将贷款资金转入信用卡或个人账户,以大量提现或消费。审计时,在电子数据中查询 以私营企业法人代表为户名的信用卡账户,对其资金收支进行细致分析,并全面核对 信用卡账户与私营企业账户的资金往来。   3.查贷款资金转入境外或与企业生产无关单位情况。特别关注将资金转入房地 产公司、证券公司和境外公司账户等情况。   (二)盘点抵押物的存在和价值折损情况   审计人员为了解贷款损失情况,应与银行人员到私营企业进行现场盘点,将抵押 物与抵押清单或他项权利证核对,对抵押物的数量、新旧程度、价值进行认证,以核 实抵押物是否存在,抵押价值是否足值,以便确定损失情况。   (三)延伸审计调查   1.到工商部门调查企业注册、年检等情况。查询企业注册资本金的数额及是否 到位,用来注册的资产是否为个人所有,企业是否正常进行工商年检,并取得财务报 表,与贷款档案中的会计报表核对,确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2.到税务部门调查企业收入、利润、纳税申报情况。通过查询企业纳税申报情 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是否按期纳税,提供给税务部门的会计报表反映的 收入等是否与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一致。   3.到土地、房产等部门了解抵押物情况。查询抵押的土地、房产是否为贷款企 业所有,是否抵押给第三人或被法院查封;到工商、车辆户籍管理部门了解抵押的动 产是否真实,资产产权是否为其所有。   4.到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存款、贷款情况。对以大额存单为质押进行贷款的企业, 应到出具存单的银行深入调查存单是否真实,调查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的来源 是否为他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是否有真实贸易背景。   5.到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查询企业开户和贷款情况。通过人民银行账户管理 系统和信贷咨询系统,查询企业在当地金融机构全部开户和贷款情况,到当地银监局 调阅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报告、风险提示预警等资料,了解私营企业的信用、贷款风 险等情况。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