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研究

录入时间:2008-09-09

【中华财税网2008/9/9信息】   我们知道,企业管理信息中的70%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会计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化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会计信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多数人在思想观念中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深远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却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失败,投入的巨额资金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很多人对会计信息化的未来感到迷茫。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是我们思想观念的问题还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是人才的瓶颈还是政策法规的制约?笔者将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位、实施的环境、会计业务流程的改造等非技术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探索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长期以来,人们把会计信息系统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技术系统,所以早期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过多地关注于技术上的问题,过多地关注于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产品。但是,我们发现即使采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产品,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迫使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发现还有很多非技术的因素制约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人们的观念因素。网络设施、计算机技术、数据接口标准这些技术手段仅仅是为信息共享创造了有利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而大量的、基础的、关键性的工作是与此无关的,只关乎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所以人们应当在技术条件实现之前就要对会计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观念,即使在无网络环境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实现会计信息的便捷交流;反之,无论网络设施如何发达、数据接口标准如何规范科学,人们不去积极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将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事实上,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领导没有真正重视信息化工作,只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投资硬件设施,未能使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信息观念,结果在会计信息化执行环节遭到了基层会计人员的抵触。另一方面,会计业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普遍较低,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目前的财务人员多数只懂会计知识,不懂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人员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既懂会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专业人员的缺位,必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化。 
  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环境 
  会计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而且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发布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网络向股东发布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性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以及股东所关心的其他信息,所以它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系统中,会计工作只能进行电算化而不能信息化。如果将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整合,使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信息只要输入一次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实现数据的同源分流,那么管理者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在所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利益相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同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又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企业通过开展企业间的电子商务,融合上下游关联企业,构成业务协调的全程供应链,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对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信息化经济创造了一个集供应商、生产商、客户和银行、税务等政府机构于一体的信息化体系,客观上要求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各方都要在网络中密切联系起来,在互联网环境下完成各自的商务活动,实现各自的职能。会计信息系统只有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才能真正达到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促进会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信息的传递及使用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会计服务质量。所以在横向上要求企业、银行、税务等部门实现信息化;纵向上要求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即供应商和客户实现信息化。只有在全社会全面地、大规模地实行信息化,才能带来会计信息化的规模效益,才能促进更多的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 
  三、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重组 
  一方面,传统信息系统是每个职能部门建立一套信息系统,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容、交叉重叠、缺乏沟通,既增加了组织营运成本,又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效率。这种模式下构建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为了满足财务会计部门信息的需要,既缺乏与其他内部信息系统的联系沟通,又无法及时地汲取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源,成为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企业决策者无法从一个“信息孤岛”中获取决策所需的完整信息资料,而从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获取的信息,有时会出现相同事项信息的差异,使信息失去相关性和可靠性,给决策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时,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直接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方式,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均未做任何重大改变,使得很多在新技术条件下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效的工作和流程牢固地锁定在新的信息系统中,从而限制了信息技术功能的发挥,甚至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桎梏。传统的财务业务流程是信息技术不发达的产物,因此迫切需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到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如果仅仅在对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简单重复或修补的基础上进行低水平的实施,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的低效益和低效果,企业的综合效益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必须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适应计算机应用的方面进行改造,使之适应会计信息系统,而不是改造会计信息系统使之适应不合理的会计业务流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呼唤全新的业务流程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出现。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的重构应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对企业财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财务流程的构成要素重新组合,打破旧有模式,重组财务组织结构,确保信息上下左右畅通无阻,产生出更有价值的结果,以此实现财务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巨大改善。 
  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与硬件的选择策略 
  在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与硬件的选择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一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而无所不能的,尖端的信息技术更是让人五体投地。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企业采用的技术越先进,那么这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因此,许多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时总是把眼光投向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二是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完全是模仿手工处理过程,对传统会计不敢改革,完全是一个模拟手工处理的电算化仿真系统。这样的系统对会计管理职能和控制职能的实现与手工处理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对核算职能的实现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这显然不是会计信息化的初衷。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与硬件的选择策略上,我们要立足于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管理系统,它不同于生产系统,不能直接产生价值,它的价值体现在帮助企业实现其运作目标,所以,只要适应企业的需要即可。不同种类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管理需求不同,选择也就不同。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选择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并非越先进越好,而是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企业需要单机系统即可,有的则需要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语概括为:只买对的,不选贵的。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否成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实质上一场革命,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信息技术虽然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会计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传统会计理念根深蒂固,新的会计理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局部更新。因此我们要明确“会计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会计信息化的实现要依靠广大会计人员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逐步改变观念,建立适应计算机系统的一整套新的会计理论体系框架,以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