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会计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
录入时间:2008-08-28
【中华财税网2008/8/28信息】 加入WTO几年来, 国际竞争加剧,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已按照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逐步开放国内会计市场,国际会计机构也已逐渐进入我国会计服务业,给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使经济交易、资本决策等在瞬间完成, 从而增大了审计和咨询服务的难度, 导致审计风险发生,将导致国内一部分规模小、业务单一、防风险能力低的会计师事务所将破产或被兼并,使我国会计工作面临的风险加大。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会计业国际分工,加强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水平。中国入世加快了我国会计业融入世界会计行业的脚步,加剧了会计市场的竞争,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迎接新形势带来的各种挑战,把国外会计业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确定我国会计行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会计业面临的挑战
1.会计规范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市场有待规范,制定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会计惯例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会计政策和会计法规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及WTO协议规定,不利于外方投资者了解中方合作者的经营状况和进行国际间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比较。加入WTO几年来, 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涌入已对我国会计业产生冲击,加剧了我国会计市场的竞争压力。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国际结算业务的增加,必须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范体系,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积极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加强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协调。我们必须适应会计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规定允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开展会计业务,加快制定适应国际会计市场的交易规则,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与实施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会计法律法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与可比性,建立公开、公平的会计行业的法律规范,完善了我国会计法规体系,遵循国际惯例,及时修改我国会计准则内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协调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本国化的关系,已适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
2.会计市场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国内会计服务业重点定位于会计报表审计和验资方面业务领域,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范围狭小,主要承担审计与验资业务服务,而对资产评估、税务代理和管理咨询等方面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收益有限,限制了会计服务业的发展。加入WTO几年来,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已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开展会计业务,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展开竞争,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准则办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随着会计市场的开放,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将进入中国市场,迅速扩展会计业务,凭借其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审计技术以及强大的国际背景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争夺会计业务,抢占国内会计市场的份额。国外会计公司将运用其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专业技术、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强大的国际背景, 对我国会计服务业市场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直接争夺我国的市场份额。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不论是在服务范围、人员素质、内部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都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相距很大,实力雄厚的国际会计公司对会计市场的掠夺将减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营业利润,给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使得市场竞争力弱的事务所经营困难,加大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风险,导致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部分客户流失。那些规模小、业务单一、防风险能力差的会计中介机构被兼并或破产,甚至面临被“蚕食”和吞并的危险。
3.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加入WTO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将实行雇员本地化,高薪招聘我国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要求我国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而且精通外语、计算机、网络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会计行业竞争的实质就是高水平的会计人才争夺与竞争,谁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谁就获得中国会计市场的未来。目前,我国会计队伍虽然很庞大,但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综合素质低,高级会计人才缺乏,会计行业整体素质不高。通过全国统考的注册会计师占33%,大学本科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占17%。新形势下,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企业经营环境和会计环境的发生变化,很多前所未闻的经济业务与会计处理方法将不断涌现,国外会计事务所进入中国市场,迅速扩大会计业务量,实行会计人才本土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外资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薪金待遇将对我国会计人才产生巨大的诱惑,我国会计业将面临着人才竞争的挑战和流失的压力。
二、我国会计业应采取的对策
1.制定规模化发展战略。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机构设置重叠,开展验资、查证、基建投资以及管理咨询等业务,小而全,重叠服务,人才匮乏,实力薄弱,而国外会计公司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我们很难与其相抗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规模化经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跨地区、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与联合, 设立分所,实现跨地区实行强强联手,建立起服务功能强大、内部管理严格、执业质量高、布局合理的事务所服务网络, 组建由若干事务所联合起来组成的大规模、高水平的事务所集团。集团所应该以一个事务所作为核心,可以由核心层、紧密层、扩散层等不同层次的事务所组成。要吸收专业人员,增加业务种类,扩大业务范围,开拓新型业务,发挥规模优势和各自特长,形成专业化程度高,分工细密的集团型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多样化经营战略,向经营管理咨询、税务法律咨询、代理记账、代理申报纳税等多方面拓展,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会计服务市场会有巨大潜力,由单一服务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2.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入WTO几年来, 随着全球性贸易往来和跨国交易更加频繁,按照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开展会计业务, 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促进我国会计业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外会计公司合办会计师事务所,利用其庞大的网络、先进的管理经验,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全面提升竞争力,走国际化发展之路。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为了确保会计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我国应当学习与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内容,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已颁布的具体准则,制定适合我国会计业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准则,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基本上保持一致。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符合国际会计惯例,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在国际间的可比性,为国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利益各方进行经营决策的提供相关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把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结合起来,走会计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
3.培养国际型会计人才。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企业商务活动将更多地依靠网络,我国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将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我国会计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从业会计人员必须增强竞争意识与风险意识,树立国际化的观念。不但要精通国内会计业务,而且要掌握国际会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惯例,具有较广博的国际经济知识,懂外语,会电脑,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对外交往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必须加强对现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增加国际贸易知识、国际会计准则、外语、网络技术以及WTO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迅速更新知识和观念,能较全面地了解国际会计惯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快我国会计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中国的会计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加入我国会计行业,提高我国会计行业的业务水平、执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和国际会计机构的进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国际竞争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加强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加快中国会计行业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我国会计行业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走会计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从而促进中国会计将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