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06-12-21
序号 |
资产负债表项目 |
应税暂时性差异示例(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
A、资产类项目 | ||
1 |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净额或账面价值 |
|
1、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年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合计金额的5‰的部分。2、由于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对上述资产采用减值测试,导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部分。 |
2 |
应收被投资企业分配利润、应收股利等 |
1、税法规定应收股利或利润在实际收到时征税,即当期计税基础为0。2、当被投资企业税率与投资企业致时,不征税。 |
预计在将来不能收回,而进行减值测试,导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部分。 |
3 |
应收国债利息 |
税法规定国债利息免税,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一致。 |
|
4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市价高于账面价值的调整部分。 |
市价低于账面价值的调整部分。 |
5 |
存货 |
1、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2、企业将部分利息资本化造成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 |
企业根据期末可变现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
6 |
持有到期投资(非权益法) |
|
企业根据期末减值测试计提了减值准备,造成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部分。 |
7 |
持有到期投资(权益法) |
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权益增加调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 |
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权益增加调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部分。 |
8 |
商誉 |
1、与商誉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直接调整商誉的账面价值和权益,不涉及损益。2、在我国,商誉没有计税基础。在实务中,当一项调整造成商誉账面价值增加时,建议按增加额确认差额。 |
商誉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直接调整商誉的账面价值和权益,不涉及损益。 |
9 |
固定资产 |
1、税法折旧大于会计折旧形成的差额部分。2、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
1、税法折旧小于会计折旧形成的差额部分。2、企业根据期末可回收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10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1、根据最低租赁付款额确认账面价值小于根据税法规定折旧价值形成的差额部分。2、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
1、根据最低租赁付款额确认账面价值大于根据税法规定折1日价值形成的差额部分。2、企业根据期末可回收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11 |
投资性房地产 |
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
1、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2、根据税法规定允许对投资性房产计提折旧的部分。 |
12 |
在建工程 |
1、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2、企业将部分利息资本化造成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 |
企业根据期末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的部分。 |
13 |
无形资产 |
|
企业根据期末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的部分。 |
|
B、负债类项目 | ||
14 |
交易性金融负债 |
1、税法摊余成本大于会计摊余成本的部分。2、企业根据市价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
1、税法摊余成本小于会计摊余成本的部分。2、企业根据市价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
15 |
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
1、企业根据债务重组协议,调整减少了债务的账面价值的部分。2、由于债权人原因导致债务不完全清偿或不需清偿的部分。3、企业将该应付款项划为金融负债,并按市价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进行了调整。 |
企业将该应付款项划为金融负债,并按市价高于账面价值部分进行了调整。 |
16 |
或有负债 |
如果或有负债不能够成为税收扣除项目,则不能扣除部分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
如果或有负债能够成为税收扣除项目,则能扣除部分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
17 |
应付工资 |
1、税法规定了计税工资的,按计税工资确定计税基础。两者差异为永久性差异。2、在存在应付工资延期支付情况下,所有应付工资期末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部分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事实上,在我国,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很小。 |
在存在应付工资延期支付情况下,所有应付工资期末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18 |
预提费用 |
|
当预提费用不允许在当期税前扣除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19 |
长期负债 |
1、企业根据债务重组协议,调整减少了债务的账面价值的部分。2、企业将该长期负债划为金融负债,并按市价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进行了调整。 |
企业将该长期负债划为金融负债,并按市价高于账面价值部分进行了调整。 |
项目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账面金额 |
5000 |
4000 |
3000 |
2000 |
1000 |
0 |
计税基础 |
5000 |
3000 |
1800 |
1080 |
540 |
0 |
差额 |
0 |
1000 |
1200 |
920 |
460 |
0 |
税率 |
15% |
15% |
15% |
20% |
20% |
20% |
差异时点值 |
0。 |
150 |
180 |
184 |
92 |
0 |
|
|
2000年末 |
0 |
|
|
2001年 |
150 |
|
|
2001年末 |
150 |
|
|
2002年 |
30 |
|
|
2002年末 |
180 |
|
|
2003年 |
4 |
2004年 |
92 |
2003年末 |
184 |
2005年 |
92 |
2004年 |
92 |
|
|
2004年末 |
0 |
账务处理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借:所得税 |
150 |
30 |
4 |
-92 |
-92 |
贷:递延所税负债 |
150 |
30 |
4 |
-92 |
-92 |